尊敬的张老师、各位教研员和来自一线的同行朋友:
大家好!
首先我要感谢张老师和各县市区的教研员给我话语权。下面我谨代表本次大赛郢都中学小组五位评委老师,综合各评委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的体会与心得,希望能引起老师们的兴趣。
我们在郢都中学小组共听了七节课。他们分别是:监利县翔宇中学柳勇和公安县玉胡中学廖盛雄两位老师教《浮力》;松滋市庆贺寺中学汪灵芝和荆州区益华中学李华峰两位老师执教《串联和并联》;监利实验中学执穆俊和荆棉学校的肖滔生两位老师执教《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松滋市向上中学艾军执教《浮力的应用》。七节课各具特色,精彩纷呈。是比赛,更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次精神盛宴。只有赢家,没有输家。来的都是优秀与骨干。(不要刻意去追求比赛结果。为了寻找而寻找,只会在寻找中迷失!)通过这七节课,看到了年轻的物理教师走进新课程后,给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带来的生气与活力,同时也听到了年轻的物理教师成长的声音!
首先,谈谈我自己评价一节课的标准——“以学生为中心”。如果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那么这节课就是成功的。否则,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教案为中心、以课件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预设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的课是值得深度反思的、是必须改进的,甚至是要摒弃的课。
以学生为中心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并尊重学生的情感、关注并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并尊重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征、关注并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关注并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认知规律……一句话:关注并尊重学生这些鲜活的生命个体——未成年人。
例如:这七节课的导入就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柳勇老师用死海不死的图片导入;公安县玉胡中学廖盛雄老师用快乐的动画导入:女儿看到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鸭子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呢?松滋市庆贺寺中学汪灵芝老师用夜景导入(天安门、鸟巢、东方明珠、松滋电力大楼的夜景);荆州区益华中学李华峰老师采用生活中的各种电路导入;监利实验中学穆俊老师用魔术导入(管子的旋转);松滋市向上中学艾军老师也是魔术导入(三个鸡蛋);荆棉的肖滔生老师采用播放视频的方式导入。这些导入都具有极大地趣味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强烈愿望。——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并尊重学生这个鲜活的生命个体。
又如:监利县翔宇中学柳勇老师有几个细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有环保意识,塑料袋用完后要回收的;老师再三强调:实验数据一定要实事求是!公安县玉胡中学廖盛雄老师也一再强调:大家不能编数据,而要实事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突破学科本位,软化学科界限,强化学科渗透!
还如:监利实验中学穆俊和荆棉学校的肖滔生老师设置了一个实验:点燃蜡烛,然后用吸管在火焰中间吹气。穆老师做了泡沫飞机模型,讲解升力的产生原理——用最简单的器材解释深奥的道理。这也是苏州大学的朱正元教授提倡的“瓶瓶罐罐做实验”。同时体现了新课程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松滋市向上中学艾军老师做了潜水艇、浮筒、氢气球模型,让学生一饱眼福!荆棉的肖滔生老师在同学们了解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列举了许多交通、科技上的实例。如赛车的结构、轮船的结构、滑翔飞机的结构等。
二、不以学生为中心的几种表现:
1.以老师为中心。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抄学生写,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说鼓掌学生
就拼命鼓掌。特点主要是告知,(视、听内容多,仅使用学生的两个器官;告知的主体是老师而不是学生;告知更注重结论。)有时候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生怕学生不能答出来,或者不能正确答出来,老师迫不及待地把答案告诉给学生。鼓掌也是盲目地,不是为发自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动和激动而鼓掌,甚至有些过头。我记了一下,有节课老师要求学生鼓掌达八次。这就没有意义了。
2.以课件为中心。课件是教学辅助工具,它主要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一种补充。如宏大的场面(发射卫星),微观的世界(分子的运动),课件主要是在缩小与放大、运动与静止之间的转换。比如鸭子水上游的动画,还配上音乐,很美。但有的老师竟然把所有的板书都用课件展示,或者所有的实验也用课件展示,这就失去了课件的本真意义。这样就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遏制他们的思维,窒息他们的思想。
那传统的黑板难道还比现代的课件更好吗?在某种情况下确实没有黑板好。但是,黑板可以长时间的留下痕迹,而课件仅仅像放电影。如果放电影的效率在任何情况下都比黑板高的话,那全国只要一位物理老师即可。
3.以预设为中心。为什么老师上课显得比较紧张,其重要原因就是怕自己课前预设的内容讲不完,所以很赶进度,一环扣一环地按照预设前行,让学生有钻笼子的嫌疑。预设肯定是要的,但课堂没有生成的课也是苍白的、干瘪的。正如一位外国专家到中国听课后发表感慨:老师讲的内容学生全都能正确回答,那为什么还要老师教呢?纵观七节课,课堂上的生成还不充分。有一节课几乎是“满堂红”——整齐划一地回答出正确答案。我前不久写过一篇博文《激烈争辩的物理课》,还有学生写的文章《从未有过的风景》和《永不退色的记忆》,这些都是我把课堂还给学生后出现的精彩生成。由学生主宰的课堂,一定是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课堂,一定会让师生陶醉……
简而言之,我们的课堂必须是以学生为中心。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注重教学的“形式”,更要注重教学的“内容”,且让“内容”最好大于“形式”。“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在开车中学会开车,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思维中学会思维,在观察中学会观察,在表达中学会表达,在推理中学会推理,在考试中学会考试……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体现形式。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评课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另一方面观点也不一定正确。希望能把这种方式的交流拓展到网络中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荆州市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上新台阶做出自己绵薄之力!
我的博客地址:http://sbdwl-828.blo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