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在市场”征文 | 一个女股民的K线人生

(2015-11-28 07:08:16)
标签:

杂谈

“我在市场”征文 <wbr>| <wbr>一个女股民的K线人生 

《证券日报》我在市场有奖征文

五十篇入围稿件已出炉!

我们以每天两篇的频率在微信及

新浪微博"证券日报之声"上刊登

欢迎关注、评论及转发哦!

我们将精选优秀评论送出百元红包

详情请见文末↓↓↓


一个女股民的K线人生


●●●●

作者:田双双




“我在市场”征文 <wbr>| <wbr>一个女股民的K线人生



股市如战场。战场上有胜利的荣耀,也有失败的阴影,更有记不清的苦与乐。作为一个女股民,一个地道小散,八年股市岁月,就如K线图一般,涨涨跌跌,起起伏伏,经历和见证着中国资本市场这段难以忘却的历程。

我是2007年初进入股市的。当时那波被喻为史上最大的牛市已经走到后半场,我错过了赚钱效应最好的时机。那时间很多朋友都赚了钱。有赚几万的,也有赚几十万的。甚至有朋友用五万元,上演了翻三倍的神话。指数维持在4800点左右,每天的震幅都很大,但前景依然看好,甚至有媒体胡吹海侃,上证指数要奔万点。

上帝说,要想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在那拔牛市的尾声,确实很多股民已经失去了理智。同事们上班时谈股,朋友们聚在一起谈股。甚至到商场购物,菜场买菜,也常常碰到谈论股票的人们。很多人卖掉了房子,抵押了资产,只为进入股市中赚上一把。全民皆股民的大潮下,还是让对投资心生芥蒂的我蠢蠢欲动。

我这人生性谨慎,加之以前入股朋友的实体项目,亏过不少钱。从那之后,我就认为,这钱除了放在银行,其余哪都不保险,何况是股市,风险太大。但是,再坚定的信念,经不住朋友们轮番轰炸以及他们晒出来的那些赚钱数据。耳闻目睹中,潜藏于我心间的理财梦,又苏醒过来。

初次买卖股票,我啥也不懂。但我知道,股票的买卖确实是一门学问,没有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胡乱买卖,肯定真金白银打水漂。为此,在真正买入股票时,我跟着手持几百万市值的好朋友在股票大厅瞎转,整整陪了她一个星期,在这里,我观察股票瞬间的千变万化,听她讲解买进卖出的道理,听她分析大盘,分析基本面。

我这朋友,那段时间确实赚了很多钱,很多亲戚朋友都托她买。她手中掌握钱最多时,超过千万。我本来也想跟着她买,但我太了解她,她赌性太大,爱追高,也爱满仓一只股,虽然时常收获涨停板,但亏起来也可怕,自已的钱放在人家手中,总有些不放心。

为了自已选好股票。我开始在图书馆翻看各种股票的书籍及刊物,当时就像着迷了一样,不仅看,而且还做笔记,很细心细致,那干劲,现在的我都想不通。差不多一年的《证券日报》合订本,我是看过的,因为那是我们图书馆仅有的一份用牛皮纸封装的财经类媒体合订本,挺厚的,我印象深刻,不过因为翻阅的人太多,已经破烂不堪。在看《证券日报》的同时,我也看了很多技术分析的书,觉得心中有谱了,才揣着20万元,忐忑不安地进入股市。

刚开始的时候,得益于很不错的市场行情。我手持的股票真的能赚钱。全都是短线,隔三差五就买入卖出。但是,每次卖出都有盈利。特别是我根据《证券日报》等财经媒体上的热点追踪的股票,在大行情很好的环境下,总有不菲的收获。

那一段时间,股民朋友们看在眼里,亲戚们也都知道我买股票赚钱,他们都让我帮着选股,当时心气很高的我确实帮朋友们推荐股票。甚至,原来我入门时持很多资金的那朋友,也请我看股票,还帮她获利过十几万元。朋友盈利就高兴的请我吃饭,给我送礼,最后要给我分成5000块钱。这让我每天心里都美滋滋的。

对于市场的良好把握,不仅朋友们想不通,就连我也想不通,我这从没买股的新手,怎么一出手就又狠又准?十几万就赚几万?事后想想,也就是更多的研究媒体的热点罢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跟着《新闻联播》炒股。行情好了,跟着这新闻炒股,确实没错。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股票市场也是一样。在2007年股灾来临时,不仅包括我那持很多资金的朋友,就连我这个跟着新闻炒股的小散,也陷入套牢之中。套牢我的,就是让万千中国人咒骂的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在2007年11月5日登陆A股市场时,最高价达到48.62元,次日便跳空低开一路走低。在2008年春天时,中石油已经跌到了20元左右。在这时候,我7成仓进了中国石油,以为这股票跌去了一半还多,肯定够底了。哪知道,就在自已买入后,依然一路向下,2008年11月4日,中石油收报10.35元,自已损失超过50%,连本带利的20多万元,损失了近10万元。

当时因为没有急缺钱用,中石油这支套牢的股票,我一直搁在那。偶尔做做差价,成本下降了一些,但依然离回本遥遥无期。直到2014年春,这心不甘情不愿的,在中石油身上又补一仓,才总算捞回了本。从此挥泪告别,再不碰此股票。

从2008年开始,除了被套的10多万元中石油之外,我就很少再操作股票。余下的几万元退回到银行,取出来和朋友合伙开了间小餐厅。很多时候,我就一个观望的样子,偶尔看看大盘,从《证券日报》上获知一些上市公司动态,在中石油身上做做差价,仅此而已。

直到2014年初,眼见中国股市又要火起来。我将从中石油身上解套的那些资金,又开始在股市上窜下跳做短线,粗略地算了一下,到2014年底,我用10万元的本,在股市小赚了2万多元。后来,到了2015年初,因为投资的餐厅要重新装修。没有办法,只得将股票清理了出来,将资金投在餐厅装修上。这让我错过了2015年初这波好行情,但也躲过了2015年夏秋这季大股灾。

回首自已的这段投资历程,真的大起大落,饱尝了炒股的艰辛和痛苦。不过,我还算个小小的幸运者吧。虽然没有实现发财梦,但也没有亏本。8年股市投资,现在落袋的总归有那么二万元,比上不足,但比起亏损的朋友,要幸运很多。现在回首想想,这8年股市投资,还是让我大有收获,让我对中国股市,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对理财,也有了客观的主见。重要的,对《证券日报》这份报纸,也有了更深的感情。

要炒股,必看《证券日报》,这似乎不是什么夸张的说法。毕竟现在的市场,已经过了那种冲动的时期,理性投资,价值投资,将会与投资者走得越来越近。多学习技巧,多掌握市场动态,也是当今投资者必修的功课。在经历的几年股票生涯中,我一直选择《证券日报》为伍,它像导师,在我投资迷茫时指明了方向;像朋友,在我股票深套绝望时给予鼓励,让我能坚持股票不动摇;像亲人,在市场黑暗的时候,带来一丝温暖的光亮。

风雨相伴,执手相牵。对于未来的投资方向,我依然看好A股市场。毕竟中国股市,承载着太多的期望。老百姓的投资渠道,企业的融资平台,国家发展的资本需求,每一项都决定着中国股市必须有一个远大而光明的未来。我相信,择机拥抱它,也就掌握了一个较好的财富密码。

附:

投资返现券使用说明

投资返现券由金融工场提供。


1.未兑换的返现券有效期为20151116日至2016515日;


2.登陆金融工场官网(www.9888.cn)注册认证。认证后进入“我的工场账户”,在“可用返现券”栏点击“立即兑换”,在弹出的“兑换刮刮卡”浮窗依次输入卡号、密码、验证码,即可成功兑换相应返现券一张。

特别注意:返现券使用对象仅限未在金融工场投资过的用户,已投资用户无法使用。返现券有投资金额要求,一旦兑换,有效期为30天,自兑换成功当天开始计算有效期;并且,同一个账户只能使用一张返现券。


“我在市场”征文 <wbr>| <wbr>一个女股民的K线人生


3.新用户在金融工场注册并认证后,还会获得1张100元返现券(投资满5000可用)、1张20元返现券(投资满1000元可用)和10元工豆奖励,该奖励均可在投资时使用,两张返现券有效期均为30天,工豆有效期7天。注意啦,这里的100元返现券(投资满1万元可用)和20元返现券(投资满1000元可用)可同时使用,需投资金额达到11000元。当投资金额达到11000元,且投资中勾选了上述100元返现券和20元返现券,完成投资后系统自动将120元(100元 20元)打到您的金融工场账户,该金额可随时提现或用于继续投资。


4.金融工场针对新手首次投资和邀请新用户投资均有额外奖励,详情参http://www.9888.cn/activity/new-visit/


5.如返现券使用有其他相关问题,还可致电金融工场客服热线400-6766-988,或登陆金融工场官网咨询在线QQ客服。

金融工场

www.9888.cn

是北京凤凰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倾力打造,专注于金融资产交易的P2P平台,由香港上市金融企业——中国信贷控股有限公司(CreditChina,股票代码:08207.HK)100%战略控股。

夸客金融

www.quarkfinance.com

是一家专注于个人金融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总部位于上海市首家政府设立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区”。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团队,高管成员主要来自中外资银行,对金融产品和风控的管理有深刻的理解。公司以全球领先的信用管理理念和技术,为出借客户和借款客户提供金融信息服务,解决个人消费与小微企业主的融资需求,为富裕阶层、高净值人群以及互联网人群提供专业、安全、全方位的财务规划与财富增值服务。夸客金融的专业能力备受机构信任,已经与信托、银行、第三方支付、征信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个人金融服务提供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