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不起的“黄金周”
(2013-10-09 15:06:47)
标签:
节日公民商场旅游景点统计数据旅游 |
分类: 今日关注 |
■仇
“十一”黄金周,原本是全民大休闲的好时光,然而有人堵在景区、有人堵在路上,各种伤不起。
更伤不起的是,各大商场,各种促销,眼花缭乱,钱包告急,“月光族”升级成为“周光族”。
虽然伤不起,但是商家都欢喜。从目前的各项统计数据来看,黄金周拉动消费大幅增长。
据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长假前三日,上海市70余家大中型商业企业共计销售15.12亿元,同比增长8.9%。
另据不完全统计,天津市30家百货商场节前6天的经营额已突破5.11亿元,预计7天黄金周可达6.033亿元,各家店同比增长从5%到24%。此次最大的特点是,监测的30家百货店与“五一”假期相比都有正增长
不仅国内,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中国的国庆长假期间,英国的高端品牌店内随处可见中国游客的身影,他们或是边审视名牌皮包边浏览存在iPhone上的购物清单;或是和来自中国的店员用普通话讨论最新款的香水,连商店的橱窗上也贴出了用中文写的打折海报。
中国游客们大多年轻而且富有,花起钱来“毫不心疼”。他们最喜欢购买的是手袋、皮鞋、手表、贵重摆设等。据英国最新的一个调查显示,平均每位中国游客在英国购买8000英镑(约合人民币78354元)的商品。
集中式休假带来消费井喷,购买力也集中释放。近年来,中国人购买力飞速增长,直逼中东“土豪”。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规模集中的休假及消费带来了更多问题:人头攒动、垃圾遍地、成本剧增、服务降低。
“黄金周”期间,不少商场门前的广场和人行道都被占用,变成了买货的“战场”、促销的“演出场”,甚至有人在广场上开起了儿童“游乐场”。实际上,商场门前的广场原本是为行人和消费者预留的,是为了便于大量人流疏散。节日里商场人就更多,占用广场办卖场,聚集大量人群,不仅影响人员通行,而且也会埋下安全隐患。
此外,旅游景点则曝出更多问题。九寨沟近千滞留旅客攻陷退票处,旅游消费质量再次引发社会关注。虽然国家多部门连年出台政策引导规范公民旅游,维护旅游消费权益,但是黄金周旅游人山人海的症状不但没有缓解,甚至有越演越烈之势。
就此来看,与其让消费集中爆发,不如细水长流。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 “带薪休假”“错峰休假”成为了热门话题。一旦实施,人们可以选择自己的“黄金周”,长假不再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