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骏
一只虫子死去,并不稀奇;一棵小草长出来,也是遍地可见。但是,如果一棵小草从死去虫子的身体里长出来,那可就了不起了。连虫带草,就变成了价格超过黄金数倍的“冬虫夏草”了。
冬虫夏草又简称虫草,顾名思义,冬天是虫子,夏天就变成草了。冬虫夏草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草坡上,是稀有、昂贵的中药材。本就价格不菲的虫草,近年来价格更是飙升。目前每克黄金在250元左右,而极品虫草的价格每克超过1000元。对那些愿意炫富的人来说,若是脖子上挂一串虫草,估计要比挂一串金项链还要拉风。
事实上,虫草之珍贵,不在于虫,也不在于草,而在于草、虫结合后,从虫变草的那极为短暂的一天时间,只有草长出的长度刚好与虫的长度一样时,虫草的质量最好、价格也最高。此后,随着草的长度增加,质量变差,及至第三天,草已疯长,这时的虫草已无任何价值。
可以说,自然界中的虫草与股市里的重组堪有一比。草要借助虫体而生,重组方也要借现有上市公司的壳,只有二合一,才能实现价格最大化。草生出来后,虫也就死了;重组完成后,原有上市公司也迎来了新的控制人。更为相似的是,虫草的价值在于由虫变草的最初期,而重组概念股的炒作价值也恰恰在概念诞生初期,半乌鸡半凤凰的阶段,且二者的飙升价格都是人为推高的。
重组概念股一直是股市里的冬虫夏草。当下,随着IPO的暂停,大量没有着落的“草籽”迫切需要落地生根,由此,股市中的“虫体”变越发值钱起来。以至于从近期几例“虫变草”的案例来看,借壳上市比IPO的融资还要多得多。这也足以说明,在IPO暂停期间,“虫体”越发珍贵。有数据表明,壳资源的价格已从去年的2亿元涨到目前的3.5亿元以上,涨幅超过70%,预计这种涨势会持续到IPO重启前。
其实,冬虫夏草的药效无非是补虚损、益经气、止咳化痰等,并无特别之处,就药用价值而言,目前其价格已经远远超出了价值。那么,股市里的“虫体”和“虫草”呢?
原文链接:http://www.ccstock.cn/review/gushireping/2013-08-12/A1289001.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