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机构热盼IPO重启 普通投资者态度有冷有热

(2013-07-23 14:54:25)
标签:

机构

沪深两市

投资顾问

总能

二级市场

股票

分类: 今日关注

编者按:进入下半年,IPO重启成为市场时刻都在关注的焦点大事,尤其是在近两周体现的淋漓尽致,拟上市企业、券商、基金、投资者都在机警地捕捉着每一个关于IPO的消息,与此同时,所有市场主体似乎又做足了准备……

券商

翘首以盼IPO重启

证券公司高管认为,新的活水来了,也会有新的资金跟进来

■本报记者夏青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证券公司的营业厅已经吝啬地连水都不让喝。”一位网友在微博上这样吐槽。

自去年9月IPO暂停之后,迄今已经近10个月的时间,证券公司业绩也大受影响。近日,IPO重启风声四起,这对于证券公司来说是重大利好。

信达证券的一位高管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该尽快重启IPO,一个健康的市场必须得有活水,新的活水来了,也会有新的资金跟进来。因此,未必如大家所担心的,发行新股会让市场跌下去。”

基金

已做好挖掘“黑马”新股准备

基金公司认为,市场对IPO重启担忧早已释放

■本报记者徐科

IPO即将重启的消息对市场信心造成冲击,A股重返弱势格局。事实上,基金经理对IPO重启的消息已有心理准备。

“IPO重启消息从今年4月份就有传闻,市场对其担忧早已释放,开闸对市场的实际影响较弱,且持续时间不会很长。”某基金公司投资顾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投资者不必过于恐慌,本次IPO开闸后的首批企业,平均质地好于以往,或许其中蕴含不错的成长标的。

投资者态度冷热不均

抵触IPO重启源于信心不足

■本报记者傅苏颖

“IPO重启,在短期内可能会吸走一些资金,导致大盘资金紧张,但长期来看,可以吸纳优质公司入场,有助于提高股市的投资价值。”一位贺姓投资者在与《证券日报》记者聊起IPO重启时,也很纠结。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马甸桥附近的一家证券公司的营业厅,在与上述投资者交流过程中,旁边一位投资者有些按耐不住:“我买的股票是大盘跌的时候跌,大盘不跌的时候也跌,如果重启IPO的话,自然会分流大盘资金,包括最近推出的国债期货,更是将大量的资金抽走,我觉得现在重启IPO与行情不符,不是时候。”

持上述谨慎观点的投资者不在少数,一位黄姓投资者也加入了讨论:“不只是我本人,实际上,我周边炒股的朋友在平时聊天的时候,都比较保守。由于IPO重启的传闻不断出现,我们都很惧怕,对大盘未来走势不是很乐观。这个不仅表现在IPO重启上,同时近期的宏观经济数据也显示出经济并不好,所以大家越来越谨慎。”

改革

IPO重启后才能更好推进

监管层需要一如既往地推动改革,在顶层设计上要具有大思路和大智慧

■本报记者丁鑫

“IPO的闸门应尽快开启,而新股发行改革则需要继续推进,不能只停留在现有的改革步伐当中。”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于IPO重启的态度。

IPO何时重启,目前已经成为市场最受关注的话题。对外经贸大学金融产品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宋国良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IPO重启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如果没有一级市场,也就没有二级市场,整个市场也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也持同样的观点。他指出,只有二级市场,而没有一级市场是一个不正常的情形,一级市场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进入,IPO重启可以给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市场

对IPO的恐惧就是杯弓蛇影

每次IPO重启在市场上所造成的都是心理层面的影响

■本报记者左永刚

“每次IPO重启都会引起‘假设性’的恐慌,而且总能因为心理层面影响引起股指下跌,市场扩容为什么被妖魔化成这般模样!”近日,一位国内资深市场人士发出上述感慨。

“就像大病痊愈后留下后遗症一样,每次重启IPO都被‘病魔绑架’,我觉得这与投资者自身从众心理可能有很大关系。”上述人士在发出疑问的同时,也做出了大胆推测:“这也间接说明了A股投资者仍然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引进长期资金和发展机构投资者是长期任务。”

正如上述市场人士所看到的,此轮IPO重启再次被“后遗症”所影响。7月8日,在IPO重启预期等多个消息的影响下,沪深两市股指双双大幅下跌。此时,个人投资者的从众心理再次被强化,并且很多投资者把IPO重启看作罪魁祸首,同时,“带病重启”、“大盘2500点再重启IPO”等也开始挑动市场情绪,并且大有演变成“主流民意”的趋势。

阅读全文:http://www.ccstock.cn/ipo/yaowen/2013-07-23/A126543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