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瑞泽与国际旅游岛共同成长
(2013-07-22 19:17:57)
标签:
全文步伐业务共同成长至此娱乐 |
分类: 今日关注 |
以产品与服务两张“王牌”不断抢占商品混凝土市场高地
美兰机场、亚龙湾、天涯海角、凤凰岛、美丽之冠、海口大学城……一个个标志性地理或文化元素,构成了一张张独特的“海南名片”。殊不知,这些区域内项目的建设都和一个名字密不可分——海南瑞泽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海南起步较早、规模较大、专业性较强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海南瑞泽紧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以产品与服务两张“王牌”,不断抢占海南商品混凝土市场高地。
创业:
海南建材行业的起点
每一家伟大的公司,比如苹果、谷歌、联想、华为,都有他们卑微的起点。但是从创业的第一天起,它们就植入了“伟大公司的DNA”。
海南瑞泽成立于2002年4月份,原名为三亚瑞泽混凝土配送有限公司。早在创业之初,三亚瑞泽就将目光锁定新型建材行业,成为三亚也是海南首家商品混凝土企业。这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开端,更是海南建材行业的起点。
当时,我国基建事业、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建材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商品混凝土和新型墙体材料均是现代建筑的基础材料,分别是“现场搅拌混凝土”和“传统实心粘土砖”的替代品,均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建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自2002年以来,海南三亚、海口、陵水、琼海等地也出台了鼓励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的政策,为三亚瑞泽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005年6月份,瑞泽海口分公司成立,公司开始开展海口的商品混凝土业务。
2007年3月份,三亚润泽成立,公司开始在三亚涉足灰砂砖和加气砖业务。同年8月份,琼海瑞泽成立,公司成为琼海市第一家商品混凝土企业。
从2009年12月份开始,公司及三亚润泽在儋州、陵水、万宁、乐东、澄迈等地区相继设立分公司。至此,海南瑞泽拓展商品混凝土和新型墙体材料的业务版图开始初步勾勒。
上市:
打破三亚资本市场14年沉默
如同人的成长一样,企业成长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上市,往往是企业利用资本杠杆撬动成长的必经之路。
从1998年至2011年,三亚一直没有企业出现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十多年来,中国股市经历了多次跌宕起伏,也仿佛与三亚没有任何关系。然而,三亚资本市场的沉默,很快被海南瑞泽打破。
2011年5月16日,海南瑞泽审核首发通过,计划在深交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34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13400万股。6月22日,海南瑞泽在网上申购,每股12.15元的发行价格,接近20倍的发行市盈率,证券界人士认为“比较理想”。
挑战:
坚强越过暗礁和险滩
不管创业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闪着金光的词汇,创业过程中经历的却是无数次挫败,公司需要坚强地越过一个个暗礁和险滩。
2012年,对于海南瑞泽来说,这是一个转折之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延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建筑行业和建筑材料行业受到冲击,海南瑞泽面临着上市以来的第一个险滩。尤其是在加气砖和灰砂砖方面,由于传统实心粘土砖禁而不绝,海南墙体材料生产企业恶性市场竞争严重,导致新型墙体材料产品低价竞争加剧。公司年报显示,尽管公司努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产品销售力度、优化产品配方、降低成本、控制费用规模、协调成立行业协会等,但依然无法扭转新型墙体材料产品亏损的局面。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海南瑞泽当机立断,大刀阔斧调整经营策略。
品牌:
胸怀追求卓越信念
从创业的第一天起,海南瑞泽人就深知,一个企业长久的生命力来自于产品质量,必须要一点一滴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
商品混凝土业务的特点,决定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需要很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和生产管理能力,而这些都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中才能逐渐积累起来的。让瑞泽人骄傲的是,作为海南第一家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十一年来,海南瑞泽培养和引进了一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形成了一支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团队和稳定的管理团队。
机遇:
发展上游产业链和周边省市
机遇与挑战并存,一个企业的转型升级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不断创新。
海南瑞泽的发展战略是以商品混凝土为核心产品,将公司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混凝土供应商,逐渐开展多元化经营,走环保、节能、创新的发展之路。从未来三年内公司经营计划中不难看出,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始终贯穿其中。
阅读全文:http://www.ccstock.cn/stock/gongsi/2013-07-22/A1264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