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己,悦金融
(2016-09-20 11:55:28)
悦己,悦金融
——在2016级金融专业硕士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章玉贵
尊敬的曹德明校长、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首先祝贺86名同学,你们怀着很多共性的期待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的金融专业硕士项目。而在踏进这个门槛之后,作为院长,我更关心的是你们的个性化发展。
在中国的现代金融史上,上海外国语大学绝不是没有金融印记的高校,而是培养了一批有创造力、有领导力的金融人才,其中以在证券、银行和保险领域的尤为突出。证券领域的指标性人物,我想,即使我不说你们大概都知道有谁。前不久,我和田总一起与原中国人寿总裁杨超学长碰面,深切感受到杨超学长的低调、儒雅以及多元化能力。我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上外校友的品格:不需要通过张扬自己来博眼球关注。
国际金融贸易学院作为上外培养特色金融人才的核心依靠力量,向来把举办金融专业硕士项目作为深度嵌入国家与社会服务价值链的重要平台。最近几年,我们在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下,在国内外金融机构与学术机构的热情支持下,金融专业硕士项目取得了超常规发展,生源质量一年比一年好,竞争十分激烈,社会影响力也陆续呈现。说明我们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方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取得的这点成绩根本不是我们日后可能懈怠的理由,作为院长,我比绝大多数人都清楚我们这个项目的短板,我们还有很多发展瓶颈需要破解。
同学们在今天这样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学习与研究金融,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趣味的工作。众所周知,这个世界上,真正把金融玩到化境的国家,只有美国。不过,即便是美国,有时候也会玩过头,但只有美国能够真正转移风险。因此,金融作为基于交易规则的财富分配切割器,是这个世界上最丑陋最无耻但恰恰是最讲“规则”的体系性存在。它本身不创造任何剩余价值,却是令无数市场主体倾慕的顶层分工标志物。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学习与研究金融,其实最重要的是要掌握金融规则,所谓规则,其实是范式的衍生品。规则由谁制定,如何修订,由谁修订,这些都是作为超级新兴经济体的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当然不能亦步亦趋,但在能够给出具有范式创新意义的新的金融规则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做的,能够做的,唯有虚心学习和潜心研究,而且绝不能打折扣。
许小年先生前不久批评中国经济学界:不缺理论不缺数据,缺常识。可谓话糙理不糙。其实,当今中国经济学界依然很缺理论,很缺真实的数据,更缺有着敏锐经济与金融直觉的战略性人才。如果我们偏好于那种应时应景式的研究分析,只会延误中国建设金融强国的时间表。
同学们,学习是悦己的重要前提,工作仅仅是悦己的可能性支撑之一,对你们而言,学习金融,它是一个需要付出持续性努力的艰辛探索与行为实践,即掌握规则与技术工具以及熟练运用规则与工具的过程,进一步的,还有创造性破坏与为我所用的过程。其中的奥妙与可能带来的快乐与苦痛,只有深度浸润,才能体受。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建设金融强国。
悦己,然后悦金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