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栗大王庙

标签:
转载 |
分类: 酒国梨乡千古名县---宁陵 |
栗大王庙位于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城关镇东关村东关回族小学教学楼北,建于道光年间,坐北朝南,雄伟壮观。原有大殿3间,配殿3间,东厢房6间,西厢房3间,总面积1.5公顷。现仅存大殿3间,面阔11.2米,进深5.4米,现已废弃。清咸丰年间,太平军起义,栗大王庙被拆。后来被其族人按该庙原貌重建,称山西会馆,神像恢复原位。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又字友梅,号朴园,山西浑源州(今山西浑源县)人。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由拔贡任西华县令调补宁陵县令,以后历任知州、知府、布政使、护理巡抚等职,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任河东(今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他是一代廉吏,又是一位实心实力、勇于革新的治河专家,对我国古代水利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二月,卒于河道总督任上,享年62岁。栗毓美去世后,宁陵人民为感谢他的治黄功劳和做出的丰功伟绩,拜他为“大王(河神)”,在县城东关为他修建了栗大王庙,春秋祭祀,万代供奉。
栗大王庙上世纪80年代厢房被拆除。现今,栗大王庙只剩三件大殿,为悬山式建筑,东西两边都是残垣断壁,庙前荒草丛生,庙门和窗棂已经破败不堪。横梁脱落,屋顶已坍塌。 该建筑见证了豫东地区民间宗教传承发展情况,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