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断

(2012-06-08 13:39:17)
标签:

健康

分类: 胃病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内镜下胃粘膜有以下特殊病变伴粘膜下血管扭曲、扩张而组织学无明显炎症改变者可以考虑诊断。

(一)内镜Mccor mack等将其分为轻重两型:

    1.轻型    ①淡红色细斑点或“猩红热样疹,(scarlatinal rash),主要见于胃窦;②粘膜皱壁表面条索状发红;③红色或粉红水肿粘膜上出现细白网状间隔,呈“蛇皮样’〔snakeLiek)改变,为最常见,占90%。

    2.重型    ①散在分布的樱桃红斑(cherry red spots),发生在蛇皮样改变的粘膜岛上,可发展为弥漫出血的融合病变区;②弥漫出血性胃炎。

    Papazian等发现在胃底多发红疹区外周由纤细白色或黄色网状结构包绕,构成特殊的镶嵌图案称Mosaic征,类似蛇皮样改变,对诊断PHG的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99%。肝硬化患者中轻度病变占65%~90%,重度占10%~25%,单独有Mosaic征或红色斑点为轻度。

(二)组织学   表现为胃粘膜血管病,特点是只有血管扩张和充血而无炎症反应。轻型粘膜及粘膜下毛细血管扩张、扭曲、不规则、内膜增厚。重度者小动脉、小静脉均扩张,可形成动静脉短路、血管瘤。粘膜血管病变是胃镜下所见红斑,是胃粘膜糜烂和出血的好发部位。有研究指出除了枯膜及粘膜下血管扩张,尚有得小凹固有层枯膜血管壁结构改变致血管壁增厚及血管腔扩张,故血管扩张、粘膜充血水肿是PHG的特征性损害。PHG易发生在胃底,约1/3呈弥漫性病变。电镜下可见胃粘膜肿胀、充血、微血管内皮细胞质增多。定量分析可见内皮细胞面积扩大、胞质吞饮泡增多、血管基底膜增厚、粘膜下及粘膜肌层小动脉增厚,静脉动脉化样改变。

门脉高压时胃粘膜对酒精、胆盐、药物等所致胃粘膜损害的敏感性增加,因此要注意与酒精性胃炎、胆汁性胃炎等鉴别。PHG时胃粘膜病变尤其Mosaic病变大部分发生于胃底,胃粘膜组织学无明显炎症改变而主要是粘膜下血管结构的改变,以及超声内镜检查胃窦及胃体壁的平均厚度增加等有助于鉴别。肝硬化患者可伴胃窦血管扩张〔又称西瓜胃),需与PHG鉴别。西瓜胃常不伴门脉高压,胃黏膜病变主耍在胃窦部,组织学特点主要是血管内纤维素血栓、固有层纤维肌增生和梭形细胞增生入表浅粘膜,这些均与PHG有明显不同,可以鉴别。

文章来源:www.zlweichang.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