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平安激进扩张,致股价历史性低估
(2012-07-10 15:28:17)
标签:
转载 |
分类: 精华转载 |
5月30日至6月5日,中国平安副董事长孙建一先后五次增持公司股票190万股,集团总经理任汇川增持10万股,共计耗资约8000万元。市场普遍认为,对于像中国平安这样一家非国有企业,高管增持是对公司股价有信心,其目的是让投资者放心。截至6月27日,中国平安股价今年已涨29.71%,但中国平安的高管认为公司的股价仍被严重低估。高管可以继续增持推动股价高估,激情飞扬。
被低估还是高估?
通常,保费、投资和资本是影响保险股股价的三大因素。
2012年今年前五月,平安产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9%,寿险增长3%,健康险增长40%,养老险增长16%。2011年,无论是寿险还是产险,中国平安的保费增速远高于同业竞争者。据国泰君安测算,中国平安2005年至2011年寿险复合增长率为21.3%,高于行业17.44%的平均增速,与主要竞争对手中国人寿(18.77,-0.11,-0.58%)的市场份额差距,由2005年的27.54%下降至2011年的16.32%。2011年,中国平安实现寿险保费1189.67亿元,按老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3.87%,远高于中国人寿0.03%和中国太保(22.80,0.37,1.65%)6.03%的增速。
中国平安过去6年产险复合增长率为36.87%,高于行业24.67%的平均增速,与人保的市场份额差距由2005年的43.31%下降至2011年的19.05%。
在投资方面,中国平安保险资金净投资收益率为4.5%,同比增长30bp,高于国寿的4.28%,略低于太保的4.7%。
市场却不认可中国平安的股价。其股价在2011年经历了三次大跌,全年下跌37.15%,居三大险企之首。有券商分析师指出,中国平安股价异动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司资本问题,即偿付能力不足。过去3年,中国平安偿付能力下行明显,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分别为302.1%、197.9%和166.7%,逐渐逼近150%的监管红线,这迫使其必须依靠再融资补充资本金。
而不断的再融资恰恰是市场所担心的。投资者常将中国平安与“再融资摊薄股东权益”联系在一起。2008年初,正是中国平安宣布的1600亿元再融资方案,不合时宜,成为压垮中国股市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中国平安坚信表示,“公司将根据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以及市场状况做好后续资本的规划”。中国平安2007年3月1日上市,IPO募资近400亿元。2011年6月,中国平安通过H股定向增发方式融资162亿元。2012年获批拟发行不超过260亿元可转债,期限6年。同时,平安前后发行的20亿10年期产险次级债(2009年5月)、25亿10年期产险次级债(2010年4月)、40亿元10年期寿险次级债(2011年9月)、90亿元10年期寿险次级债(2012年4月)。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较为普遍,规模也大,主要应对偿付能力,本身实际经济效益不明显,也不摊薄股利,但平安的可转债是头一个,当前激进发展必须储备的核心资本。
“激进”的发展与资本表象困局?
市场对平安再融资的恐慌,实际上是对其“激进”发展模式的不信任(我的其实是担忧,如富通事件)。仅仅24年,中国平安从一家单一的保险公司,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极不简单的发展历程,有谁知?),而在此过程中,向市场圈钱必不可少(资本市场是融资之道,关键是平安给股东的回报,还有最重要的是中国股市要清除一大群垃圾般的害群之马,严格的执法,治乱用重典,股市要精,不要乱象,至少要给股市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才能做到愿赌服输)。
扩张式的发展给中国平安带来了巨大的资本压力。有券商分析人士表示,由于中国平安控股的金融子公司多达9家,且大都处于成长期,因此,对母公司的资金较为倚重(其实平安对各子公司的资本投资收益要远远高于险资在债券和股市的平均投资收益,谁人知?理解这一点,激进中的扩张是当前最好的途径,若牛市来临,超4000点,成本高企,平安反而应该持稳健战略)。该人士测算,2011年,中国平安提供27亿元现金给深发展,向深发展承诺注资150亿-200亿元,向寿险公司注资100亿元,目前已无多少自由资金可支配。
缺少自由资金支配,子公司又需资金补充资本,中国平安只有走再融资一条路。所以中国平安发行260亿元可转债成为可预期的,截至2011年10月31日,集团偿付能力为170.7%,其中,平安寿险153.2%,平安产险171.0%,均接近150%的监管红线。中银国际分析师袁琳认为,中国平安的偿付能力持续下降,如果再不融资,预计2012年末偿付能力仅为165%,迫切需要补充资本。
中国平安近年“激进”的扩张导致公司资本不足,同时也影响了股价,(目前这种低估是历史性的,也是不可持续性的)。但就目前而言,只要扩张能带来利润,就适合公司发展,尽管可能没有可持续性(本篇文章最大的共同点,从当前时期公司的发展战略上说,股市十年回到原点,公司投资面临的是黄金时代,这时,你最需要的是资本金,激情扩张,而保险就是最好的投资标的,平安是最好标的的标的,所以2012年保险股弱市中能够持续上涨)。
日前,保监会已经批准该可转债直接计入偿付能力资本。华泰联合李聪测算,此次注资后,静态测试集团偿付能力达到194.9%,公司资本金压力得到有效改善。
但平安的资本缺口仍很大。理论上,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受投资收益、业务增长和分红率影响。以2011年财务数据为基础,上海证券测算,如要满足最低偿付能力充足率150%的要求和最低资本20%的增长需要,假设寿险净利润增速在-10%到10%之间,浮动盈亏在-50亿至50亿元之间,分红率25%,未来寿险融资缺口或在28亿至143亿元之间。
而在中国平安控股深发展后,姚波承认,深发展并表对集团偿付能力的摊薄影响约20个百分点。事实上,2011年深发展11.51%的资本充足率与8.46%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同样逼近银监会的监管标准。上海证券测算,到2015年,深发展核心资本缺口或达217亿元,资本缺口或达326亿元。因此,深发展拟向中国平安定向募资200亿元。
按当前中国平安43.97元的股价,此次可转债可转换5.91亿股。
据统计,从2009年至今,为收购子公司或补充子公司资本金,中国平安已发行次级债3次,定向增发H股2次,发行人民币离岸债券1次,对子公司注资12次。
只要挣钱就适合?
尽管市场因中国平安“激进”的扩张而看空公司股价,但其扩张式的发展也有好处。2011年,在寿险和资本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中国平安依靠多元化金融布局成功弥补了保险业不景气之不足。
2011年,中国平安的盈利增速行业最高,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4.75亿元,同比增长12.5%,而太保和国寿的净利润分别同比下跌14.6%和45.5%。此外,中国平安的ROE也受益于该发展模式。2011年,中国平安的ROE为16.0%,尽管较2010年下降1.3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国寿的9.16%和太保的10.6%,显示出在保费低迷情况下,仍具有不俗的盈利能力。
由于债权融资相较股权融资对市场影响小,中银国际分析师李文兵对记者表示,此次高管增持从侧面表明,最近一两年中国平安应该不会进行股权融资,但会选择债权融资补充资本。
李文兵认为,“长久来看这种模式肯定不可持续,但如果市场环境变好,自身盈利增强,从动态的角度看,只要是挣钱的项目就适合中国平安的发展。”换言之,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中国平安并购和注资的公司是否能带来利润。如果是“挣钱的项目”,投资者可以对中国平安的股价有所期待(股价修复时期的来临,重回百元)。
但钱并不好挣。早在2007年,中国平安就希望通过收购比利时富通集团来增加利润,斥资18.1亿欧元收购富通集团4.18%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但受次贷危机影响,富通股价下跌超过96%,中国平安投资富通产生了约231.25亿元的浮亏,投资余额仅剩7.49亿元。幸庆中国平安随后放弃了21.5亿欧元富通投资管理公司50%的股权投资。
2010年9月,中国平安决定进一步拓展银行业务,以所持有平安银行78.25亿股股份以及26.9亿元现金作为对价,以每股17.75元认购深发展非公开发行约16.39亿股股份,总估值291亿元,控股深发展。有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收购深发展的投入总共需要约600亿元(平安的深发展投资极其精算,按股权年收益就超50亿,投资收益率达8%以上,股市回归常态,深发展现价回升1倍,持股37.8亿股,股权增值就达600亿,加上做大做强深发展银行综合平台,交叉销售渠道,有人笑,有人哭,当时人寿就想横来一扛)而2010年中国平安中报显示,其净资产为1051.11亿元,收购深发展要耗费过半净资本。而深发展今年一季度财报则显示,该行不良率的反弹或下拉全年的盈利预期。
2011年底,作为财务投资,中国平安旗下子公司平浦投资以51.09亿元受让上海家化集团100%股权,而家化集团直接和间接持有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29.23%的股权,即平浦投资以折合每股41.32元的价格成为上海家化的实际控制人,并承诺未来5年再追加投资70亿元。受让时,上海家化股价为每股35.38元,收购价每股溢价5.94元。但对于这笔收购,多家券商认为很划算。上海家化2012年一季报显示,其营业收入10.55亿元,同比增长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89亿元,同比增长48.4%,合每股收益0.21元,未来该笔投资有望扭亏为盈。截至2012年7月6日,上海家化每股42.96元,中国平安减亏多日,目前浮盈约2亿元。
平安寿险斥资13.94亿元现金高价认购云南白药。2008年12月30日,值经济危机之下,平安成功战略投资云南白药,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投资防御手段,此次非公开发行5000万股股票全部由平安寿险以现金认购,发行价格为27.87元/股,共募集资金13.94亿元。平安寿险的锁定期限为36个月,2008年12月31日上市开始计算。云南白药8月12日公布了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虽然9月9日公司最低股价曾达到26.16元,但几个交易之后股价便开始一路上扬。平安寿险作为一种相对寻求安全性的资金,在27.87元这个并不低的位置进入云南白药,肯定是对公司中长期看好的。截至2012年7月6日,平安持有云南白药6500万股(经配送),市价60.18元,股权市值39亿元。
平安持有一肚子低价位银行股。2011年报发布日,中国平安副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德贤表示,2011年平安成功押注银行股,在股市疲弱的情况下不仅没亏,还贡献了8亿元分红。年报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平安的十大重仓股中有一半是银行股(不计深发展)。分别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浦发银行。A股和H股的初始投资金额,其中工商银行109.15亿元和8.33亿元,农业银行112.66亿元和1.28亿元,建设银行104.53亿元和7.13亿元,交通银行13.45亿元和1.18亿元;浦发银行10.47亿元。五只银行股共计投资368.18亿元。进入2012年继续连续性巨额低位战略增持,平安对银行股可谓情有独钟。工行最新股东名单显示,继今年一季度买入32186万股后,平安人寿在 4至6月期间再度购入约3.59亿股。今年一季度买入农行68274万股。今年一季度买入建行29903万股。2012年3月平安寿险拟参与认购交通银行非公开发行
股权增值大多反映为公司的浮盈。对于上述蓝筹公司平安战略是长期持有,对银行股多以年股息收益率衡量,在标的公司发展或稳健成长的同时,年年获取丰厚的股息。因为激情扩张,着眼未来,布局先手,眼下平安的各个优秀子公司多数发展成为生蛋的金矿,对此而言,前进中的中国平安,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