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减免个税,降低房贷利率,印花税减半

(2023-09-25 15:34:48)
标签:

财经

今天消息,

减免个税,降低房贷利率,印花税减半
减免个税,降低房贷利率,印花税减半

   是利好吗?当然是。

但,我们还是要看看有多好。

 

按经济学,你的收入就是别人的支出。既然对居民是利好,那么税收减少就是政府收入减少;利率下降就是银行收入下降。

因为宏观收支相等,宏观经济总量不变。

就是说,居民负担减轻,会增加消费。可政府和银行收入减少,对应政府和银行的消费等额减少。

所以,个税减少,房贷利息减少,对居民是利好。对宏观经济无帮助。对消费增加无改善。

 

从量上看,一年,个税总额1.5万亿,房贷利息2.5万亿。其减少的量估计也就是几千亿。与消费总额62万亿相比,杯水车薪。前面说了,消费总额不变。

 

本周还有一条消息

减免个税,降低房贷利率,印花税减半
 

印花税减半,交易费用降低,只对交易有利。周一股市大涨,交易量增加50%,实际交易费并没有减少多少。

印花税减半,就是政府税收减少。对经济真的有利吗?

 

 

这里讲一个经济学观点:增加税收增加GDP。当然不能竭泽而渔。

 

这个观点只是我一个人的,所有经济学家都是减税发展经济观点。每当经济减速,所有政治家、经济学家都呼吁降低税收。

 

为什么我的观点与所有人对立?只有学我的经济学才能明白。

 

因为理论比较复杂。这里简单说我的经济学。

 

征税是国家强制力实施的。就是不论企业个人必须缴税。企业和个人为了这个税收,必须增加生产,个人从事创收。客观上就是强迫生产,增加GDP。形象地说,就是政府用大棒强迫生产。不能竭泽而渔,就是不能把人打死。

 

减税发展经济的理论,说的是,政府鼓励企业个人生产,降低企业个人成本。形象地说就是政府给红萝卜。

但企业或个人是否增加生产由市场决定,并不是企业或个人想增加就能增加的。比如经济下行,说明生产过剩了,企业即使政府减税也不会增加生产。

企业要做的是赶快把存货卖出去。经济下行,失业率上升,不是人们不想工作,是没工可做。所以,在经济下行期,减税不能发展经济。

 

结合上面两方面观点,当经济下行时,政府增加税收,用增加的税收去购买企业的库存。当企业库存清空,生产至少不会减少。

想要增加生产,税收就要超过库存,这样才能让企业增加生产量。企业增加生产,就业率上升。经济就会增长。

 

为什么我的观点不被接受?因为这是反人性的。这是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征税,按经济学概念就是“牺牲”。谁都不情愿做“牺牲品”。宏观有利,并不能保证对所有人有利。而微观牺牲却是实实在在的痛苦。

 

所以所有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都希望减税而让政府增加赤字。政府赤字也可以购买库存。理论上效果一样。但,用赤字超过库存而使经济增长,那么就需要赤字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几倍才可以实现。这是一个巨大的,指数级的缺口,总有一天国家财政破产。一夜之间,国家债务清零,居民金融财产剧烈缩水。会引发剧烈的社会震荡。所以政府赤字绝不能多于库存量。即赤字财政只能托底经济,而不能拉升经济。

 

那么政府赤字是直接购买库存还是转移支付给居民,让居民去购买库存?这两个方法按经济学基本相同。但实际操作不同。

政府购买,购买量可以容易地控制等于库存,但政府购买及消费过程中,也有成本,而且这个成本非常高,甚至超过购买额。所以我不赞成由政府直接购买。

那么政府赤字转移支付给居民,由于我认可的转移支付是给全部居民等额发钱,就是全民基本收入的一部分。又由于居民消费倾向不相同,所有的钱并不能完全去购买库存。按我的观点,可以多发,达到实际消费额与库存相等。这个超出的部分与政府采购成本比较会小得多,即赤字缺口会小很多。所以,花少钱办同样的事,我认可发钱给居民。

 

这也是我一直说的发钱给全民基本收入。当然这里的发钱不单纯是政府赤字,还要增加税收。

 

今天说了不少经济学内容。估计很多人听不懂。因为是反主流经济学的。多学习我的经济学,多思考。没办法,经济学家都有很多想不明白的,何况普通观众。

 二〇二三年九月一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