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是幼儿喜欢并百玩不厌的游戏,而“娃娃家”又是小班幼儿适合玩的游戏。因为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是刚从“家”到“幼儿园”这个集体中,他们接触的只有爸爸妈妈,也只能从爸爸妈妈的角色开始扮演。孩子们在游戏中会充当爸爸妈妈的角色,自然而然会去模仿爸爸妈妈的语言行为,将自己理解的爸爸妈妈形象表现出来。这就是孩子们对角色身份的初步体验,而这初步体验对孩子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为孩子们将来充当真正的社会角色打下基础。
下周一起,我们将开展创造性游戏之角色游戏——“娃娃家”。请您在家引导孩子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扮演角色、发展角色情节做准备
1.引导幼儿观察父母的活动
小班的角色游戏主要是“娃娃家”,游戏内容大多是反映父母对娃娃的关心和照料。因此,宝贝们要注意观察父母在家做的事情,爸爸妈妈如何关心爱护自己,让他们说说在家里的所见所闻,然后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将观察到的内容运用到角色的扮演中。慢慢地,幼儿对爸爸、妈妈在家中所做的事情有了更直接了解和体验。
2.经常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社会生活
在生活中观察得越细致,感性认识越丰富,在游戏中反映的就越逼真。如爸爸妈妈带领宝贝外出游览或参观时,沿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交通警察是怎样指挥交通的,红绿灯的作用,进公园如何购买门票以及要爱护公共财物等。在相应的游戏中让幼儿加以运用。
例如带着宝贝到点心店参观,让幼儿自己购买点心,从排队付钱到领取点心、找座位都让他们亲身感受,使他们作为一个顾客去了解售票员、服务员的工作,家长可用谈话的方式回顾参观的情景,叙述服务员与顾客的常用对话。在“点心店”游戏中,幼儿会自然地加以运用,工作人员会说:“请把你的零钱收好。”服务员会说:“祝您用餐愉快!”顾客则招呼还没找到座位的小伙伴坐到他的身边。幼儿不仅能模仿各种人物,而且有“专业”的角色语言,玩角色游戏就更有趣了。
3.假日、节日谈话,归纳生活印象
幼儿在假日、节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活泼愉快的。在假日、节日前后,跟幼儿谈话,加深孩子的生活经验,从而在游戏中反映出来。游戏本身就是以幼儿能了解和想象的事物、经历过的生活、接触过的事物为素材的。
如在游戏中,幼儿反映“过生日”的情节,就是父母为他们每年庆贺生日的反映。幼儿在游戏中也给娃娃“过生日”,扮演爸爸妈妈角色的,去“小菜场”买菜,买回来丰盛的菜,在“厨房”炒面条,炒菜,在家忙得不亦乐乎。扮演阿姨、叔叔等角色的,则去“蛋糕店”买来“生日蛋糕”,去“超市”买来玩具等上门作客。于是,家里热热闹闹,大家一起吃寿面、吃菜、切蛋糕等。
再如,星期天,幼儿跟随父母去公园游玩后,也会将此情节表现在游戏中,做带娃娃去“逛公园”的游戏。
诸如此类,幼儿的游戏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爸爸妈妈要经常与幼儿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内容,有目的地帮助幼儿归纳生活印象,把话题接过来,加以发挥和充实。
二、提供适当的玩具材料,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兴趣与愿望
小班幼儿喜欢玩角色游戏,游戏内容比较单一,对角色的动作有兴趣,逐步从独自游戏发展到共同游戏,各组之间开始联系。所以小班供给相同种类的玩具数量要稍多些,玩具的体积要大些,颜色要鲜艳些,现成的玩具也可多一些,让幼儿见了这些玩具就产生对游戏的强烈愿望。
例如玩“娃娃家”游戏时,要给“娃娃家”提供角色扮演所必须的材料——娃娃,激发幼儿想扮爸爸、妈妈的愿望,然后再投放主题操作材料。如自制的成品玩具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煤气灶、家具、餐具等,这些自制的用具都比较大而且摆放平稳,幼儿操作起来很方便,与之相应的动作也容易表现出来。为保证游戏情节的发展和进行,还可以给孩子提供花片、像皮泥,幼儿在游戏中可随意插、捏自己需要的东西,如蔬菜、食品等。以上材料的投放,大大激发了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
请您关注:9月13日早上来园请您为孩子准备以下物品带来幼儿园:娃娃一个、小型的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小型的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并且在这些物品上写上或贴上孩子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