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样女王》:不试试怎么知道你真的不行

标签:
电影影评娱乐杂谈 |
分类: 佳片推荐 |
浅评2017年美国剧情片《我,花样女王》
《我,花样女王》是由克雷格·吉勒斯佩执导,玛格特·罗比、塞巴斯蒂安·斯坦、艾莉森·珍妮主演的剧情片。影片于2017年上映,获2018年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音乐/喜剧类影片提名,第90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大奖。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主要讲述上世纪极其优秀却也备受争议的花样滑冰女运动员谭雅·哈丁(Tonya Harding,又译托尼亚·哈丁),因卷入打伤竞争对手膝盖的刑事案件而梦想破碎的故事。
每当提到“成功”二字,人们就会有一肚子的苦水和牢骚蓄势待发。那些现在过着钱多活少日子的大佬们,要么是先前累到吐血自己打拼下来的江山,要么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赢在起跑线上”型选手,要么是运气爆表干啥啥成的超人类,总之,哪一样对我们这些吃瓜百姓来说,都不是易事。更何况,成功也分很多种,无论是想获得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的满足,除了自身情况,或许还有一些你无论如何都够不上的“附加条件”。

《我,花样女王》的主人公谭雅·哈丁4岁左右开始学滑冰,6个月后就赢了一场比赛,经过数年的努力,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跳出三周半的女花滑运动员,可谓是天才与勤奋并进,前途无量。

但事实并非如此,1992年的法国冬奥,她在比赛时没发挥好摔倒在地上,当然很大原因也是她比赛前各种浪,疏于训练,与奖牌无缘。2年后的挪威冬奥会前夕(奥组委对冬夏奥运会进行改革,所以较上次只间隔2年而不是4年),谭雅卷入前夫雇人打伤竞争对手南茜克·里根膝盖的案件中,虽然审讯推迟到奥运之后,但谭雅排名第八的成绩对她没有任何帮助。无论谭雅如何澄清,法官仍是判她终身禁赛,且赔款无数。对于没背景没学历的谭雅来说,她宁愿坐牢也不想被剥夺滑冰的权利,然而她说破嘴,都是徒劳。

最可悲的是,即便她能够继续比赛,在花滑这条路上,无论她如何努力,可能都不会有结果。而这一切,源于她“不同寻常”的家庭环境。
谭雅在妈妈的家暴下长大,妈妈虽然砸锅卖铁供她学滑冰,但极端的棍棒教育让谭雅无比痛苦。好不容易出现一个给她甜蜜的男人,交往之后居然又变成对她拳脚相加的货色。之所以一味地容忍男友,还跟他结婚,是她对暴力的曲解:“我妈妈打我,但她爱我”。


妈妈失手把小刀插进她胳膊,丈夫开枪射伤她脸颊,而谭雅自己也是满嘴脏话,一言不合就摆出单挑一群的架势,她的生活充满暴力。再加上穷得叮当响,连比赛穿的衣服都得自己做,让那些眼里只有“冰上公主”、“冰上王子”的评委们实在看她不爽,她竭尽全力得到的分数还没有摔倒的选手高。这样的运动员怎么能代表国家去参加奥运会呢?评委们给谭雅的晋级之路亮了红灯。

本来天不怕地不怕的谭雅,在决定她命运的人面前妥协了。她尝试跟妈妈和好,但妈妈不但不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反而指责女儿“太弱”,这让沟通根本无法进行下去。所以谭雅又回到前夫身边,想着忍耐到进入国家队,就把他一脚瞪飞。与此同时,强大的竞争对手南茜·克里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让谭雅充满危机感。前夫受死亡威胁信的启发,想给南茜写一封吓唬她,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谭雅的爱,而谭雅对这种谁也不会受伤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想到恐吓信却变成了陌生男子跑进南茜的训练馆,用铁棒打伤她的膝盖。


对于事件原委,谭雅、前夫和他朋友三个人各执一词,真相到底是什么,可能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前夫被判两年,实际只关了八个月,而谭雅终身禁赛的结果对她来说跟无期徒刑一样,因为除了滑冰,她什么都没有。
现实是,挣扎无用,莫不如想开点,放弃梦想重新开始。谭雅想继续在观众面前讨生活,她选择打拳击。拳击赛场上的打与被打,是谭雅习以为常的事情,所以用这种方式发泄,用这项运动赚钱,对她来说没什么不好,就像她说的:
“毕竟我太了解暴力了。”

后来的谭雅,组建了新的家庭,在平凡的生活中努力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不想重蹈那些人的覆辙。影片《我,花样女王》用一种诙谐调侃的方式,讲述了这个女孩的悲剧。从小追求的梦想,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去努力,但最终还是化为泡影。有人会说,她这样的家庭环境,干嘛选择那么烧钱看形象的事业?但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何错之有?至于她到底有没有参与那场案件,再讨论也没有意义了,反正像她这样的人,身败名裂之后,还是会乐观寻找新的出路。
事情就是这样,既然喜欢,不违法乱纪,不违背道德伦理,那就应该好好去做。不试试怎么知道你真的不行?然后就像周杰伦在《稻香》里唱的“追不到的梦想,换个梦不就得了。”因为很多东西,你自己真的搞不定。
作者:栗子木
换个角度看电影,欢迎关注“栗子木的小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