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大清台湾知府吴逢圣》(引子)
引子
隋开皇中,遣虎贲陈棱经略澎湖三十六岛。在漫长的朝代更迭中,朝廷都十分重视孤悬海外的台岛。延至明代,嘉靖四十二年,海寇林道干掠近海郡县,都督俞大猷征讨之,追至澎湖,道干遁入台岛。天启元年,闽人颜思齐领日本人据其地;久之又为红毛荷兰人所夺。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渡海作战,驱逐荷兰人,一举收复台湾。郑的后人因不满大清,康熙大帝于二十二年遣靖海将军施琅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领三县即台湾、凤山、嘉义。雍正元年,增置彰化县,领县四。溯台湾地名由来,还得谢谢红毛,鹿耳门内有大圆港,周环皆堤,海舟聚泊;后红毛建城如台,因此称圆港为台湾,也是那个年代台湾岛的经济中心。
从台湾府治台湾县(今台南市)赤嵌城至省城福州五百四十华里,水程约十一更(1)至京师约七千余里。台湾南北横向距离二千八百四十五里,东西纵长二千三百五十里,史称台湾海峡。清嘉庆四年(1799),向来较为平静的台湾海峡沉渣泛起,海盗吴机勾结倭盗洪车,拥战船二十余艘横行海峡,烧杀抢掠过往船舶;岛内山匪也乘机兴风作浪,光天化日之下进城抢掠,滥杀无辜;狱政荒废,犯人与山匪沆瀣一气,岛民惊恐万状!知府吉寿以任期届满为由逃至内地躲避。消息传至京师,嘉庆震怒。军机处力荐保定知府吴逢圣知台湾府平乱。吴逢圣治理保定政绩卓越,口碑甚佳。京畿之地,消息灵通,嘉庆帝亦悦此人,他当即恩准吴逢圣,由从四品知府衔晋正四品知台湾府。于是就发生了本传叙述的故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