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散文成都之旅(连载3)

三
游罢宽窄巷,筱塘领我们用餐,他要几份小吃有水饺、鲜肉包、芝麻元宵、夫妻肺片、毛血旺(鸭杂) 等。他要开车,自然不能喝酒。我是一日两餐两遍酒,雷打不动,就自个要了一瓶“二两五”装的小郎酒,吃也舒服,喝也开心。接下来,筱塘又陪我们逛锦里一条街,这条老街较之宽窄巷,更显得古色古香。特别是几处老茶馆,都经营盖碗茶。所谓盖碗(茶) 其实就是茶盅,吃茶的客人不时地揭开盅盖,品两口茶又将盅盖合上,那举止显得恰到好处,极其悠闲,令人羡慕!人们都称道成都的悠闲亦即慢生活,这次也算是领略了。我问筱塘,这盖碗茶与你的业务有关吗?他略作沉思,笑道:不瞞大哥,盖碗茶就是我的拳头产品,至于茶叶营销,倒在其次。就凭这一点,我看出他已经融入这个大都市上流阶层,是个成功的商家,心中也就产生了某种敬意。
游完锦里,我劝筱唐先回忙业务,我们就近看看昭烈庙和武侯祠。他答应了,说五点左右再来陪我们吃火锅。说完就驱车而去。我和夫人依次参观了昭烈庙和武侯祠,庙在前,祠在后,是紧紧相连的,故杜工部有诗云:一体君臣祭祀同,倒也很贴切。
游完这两处景点,我同夫人商量,决定回宾馆休息。我给筱塘打电话,推说嫂子有胃病,怕辣,不能吃火锅,因此晚餐你就不必费心了。筱塘坚持要来,说到成都不吃火锅,是很遗憾的。我说下次再吃吧。你现在太忙,我们是于心不忍,就此领情了。待你忙完大事,回乡时我们再详聊。筱塘也很无奈,又要我给通讯地址,说是寄两斤成都竹叶青给我品尝,我未给;他又连续发了四个微信红包,说是回程车票……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他也是个性情中人,我们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筱唐小我十八岁,刚交知命,生意娴熟,人情练达,前途光明。藉此,我们虔诚地祝福他事业顺昌,为家乡建设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