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作家吴永生(寒雨002)#杜牧外传#评论集

(2018-08-31 11:18:50)
标签:

转载

谢谢梧桐述语整理书评,我几乎忘记了,是翻阅百度发现的。
[转载]作家吴永生(寒雨002)#杜牧外传#评论集

李方玄字景业,他是杜牧守池州的前任,也是姻亲,私交莫逆。他有“能吏”之称,但军事手软,坐看匪患成灾,引起朝野不满,离任后充宣州按察使署幕僚。这是一个悲剧人物,生前抑郁寡欢,死后三天才收到“守处州”的任命。小杜对此痛心疾首……

小诗:杜牧当年刺池州,村酒村花两共悠。村花已随风云去,唯有香醪香千秋。 

诗;咏蛙           唐诗里的蛙声鸣唱千年 多么动听,多么恬静 现在,几乎听不到了 曾几何时 我们抱怨餐桌上的蛙虫太小 是哦 她只叫了三两声便成为这个春天的绝唱……

文坛称誉“魏晋风度晚唐诗”《世说新语》所载魏晋名士的风度,是供有身份的男人欣赏或临摹的。晚唐诗更多的是以女性为描述对象,其代表诗人为李商隐和杜牧(小李杜)也包括韦庄和温庭筠等婉约派词家,他们就像灿烂的群星,点缀着颓废的晚唐,其作品千百年来广为世人传颂。

杜牧主政池州,他铲除黑恶势力刘半州是颇费踌躇的,因刘是当朝首捕牛僧孺的爱妾之弟,且牛相又是杜牧的恩师,在“牛李党爭”的刀尖口上,杜牧稍有不慎即重蹈表弟李商隐之复辙!微妙的心态,不凡的举措,请祥阅拙著《杜牧外传》。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嬴得青楼薄倖名~如此好诗,如此美图,博友能惜一赞乎?!

我喜爱杜牧之在于他对女性悲惨命运的同情,并为其写下不少凄美而感人至深的诗篇。如,因统治阶级内部倾轧而受到牺牲的杜秋娘,年老色衰而遭抛弃的歌妓张好好,诗人都饱含热泪,“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此种情怀,在那个“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的男权主义社会,是极少见的,更难能可贵的。(文:梧桐述语)

家中的菊花略显单调,移一枝枫叶陪伴吧。须知此二物都为小杜深爱之,故发话题。联曰:红枫溢秋色,黄花爆满山。下联为群管 梧桐述语  起句,我续了上联,似觉不妥。一笑。

依原韵和杜牧《隨官春》:春风不须恨,炀帝也未昏。皆因大势去,舟覆甘沉沦。附《隨官春》龙舟东下势成空,蔓草萋萋满故官。亡国亡家为颜色,露桃犹自恨春风。炀帝一生颇思振作,也为国家做了不少好事,如千古大运河,难道不值得传颂吗?理大国如烹小鲜,可惜他不明白这个道理啊!

昨晚与夫人闲聊,言及广州工商学院图书馆,累计收藏拙著《李白外传》12本、《父子皇帝》10本(拟收12本暂缺)。夫人打趣说我徧心,按说杜牧是“长子”,不应冷了他。我觉得此言有理,更何况微博有书,购买方便;因此老脸恳请工商学院再抬抬手,让小杜在贵院也占一席之地‘

有些微博,是要“邀众赏”的,发挥它应有的宣传效果。有些微博只是释放某种情愫,就像诗人杜牧一样,不时的孤芳自赏,不计冷嗳~霜晨漫步一得。 

马鸣风萧萧,杜牧带领薛判官和家人踏上回京之路,不可知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他在池州任上结纳的最心爱的两个女人,杏花和四儿都未能同行……他走了,心却留在多雨的江南。

夫人迟种菊,余亦把心担。谁云季节过,菊梦正初长

〔命运〕诗一首:李白流放夜即国,小杜寻春杏花村。九龄届老辅盛世,同为诗人命不同。

杜牧钟情清溪河,他守池州时经常在公事之余泛舟河上。清溪色碧如茶,光可鉴人,他就着“水镜”数白发,或洗笔砚,饮酒赋诗,乐此不疲。作小令一首曰:弄溪终曰到黄昏,照数秋来白发根。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

一夜北风吹,初冬之雨至。潇潇伴轻寒,欲说游子意。

杜牧论受气:某(我)早衰多病,今春耳聋,复落一牙。耳聋牙落,年七八十人将谢之候也,今未五十,而有七八十人将谢之候,盖人生受气,坚强脆弱,品第各异也。坚强者七八十而衰,脆弱者四五十而衰,其不同也,亦如草木中蒲柳松柏同也~人生受气,决定寿命长短,信然。.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怨黄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才创新,无才述古,勉之!

「病中杜牧」作为晚唐杰出的代表诗人之一,小杜的才情已为世人所共识:而病中的他,尤为多愁善感,付与笔端便是妙语如珠。如“欲开未开花,半阴半晴天”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把个妙龄少女的情态写的活灵活现,把自己的个人情感也刻画的微妙微肖。读这样的好句,怎不令人口齿生香,回味悠长?

独怜小杜心事烦,后庭失火苦难当。苍天不负杏花女,从此芳名美家乡~有感《杜牧外传》里杜牧与杏花的一段苦情。

南京秦淮河是小杜夜泊之地,他似乎预感晚唐来日无多,因此怀滿腹心事写下名篇《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杜牧这首诗约作于公元八四七年。牧守池州期满回京述职,在京滞留年余。曾三次上表求守湖州,就近照顾盲弟寡嫂,这个理由是能成立的。但也有人说,小杜是放不下那个“当年曾见未开时”的湖州美少女…其实小杜此时心情挺沉重,望昭陵,是追忆太宗时代国力之强盛吧?!

《杜牧外传》里的三个女人3﹞裴夫人是杜牧的发妻,父裴偃为朗州刺史,对杜牧从政很给力。可能基于此,夫人对杜牧的私生活管制极严,她对小杜说,你居官在外,逢场作戏可,纳妾万万不能!小杜口是心非,守池州时曾纳一妾即酒家女杏花,有孕。夫人闻之即赴池州,寻死放泼,硬是破了丈夫好事…

杜云是杜牧的贴身侍卫,有军籍。因在剿匪中救护杜牧,被牧视为兄弟。裴夫人不容杏花,杜牧无奈软求杜云收养杏花母子(遗腹),四儿亦随侍。云落戶石埭长林为亭长。长林风月始盛… 

﹝杜牧的社交圈10﹞杜牧与星工杨晞。星工即星象学家,知易经、风水等,属皇帝智囊团方士类人物。杜牧与杨晞私交甚密,曾暗求杨晞为自已看星相。杨告诉杜牧寿不永年,止五十而已。杜牧已知家中先人长寿者少,因此深信其说。又值长年居官在外,心无所忌,索性放浪形骸!小杜多情,起因于此。

﹝杜牧的社交圈9﹞原池州刺史李方玄是杜牧前任,他们同年又是儿女亲家,私交甚密。史称方玄是能吏,但据我考证,他只能算治世的能吏,治乱乏术。他守池州的后期:山贼啸聚山林,黑恶势力虎居城内,江匪也不时入境,这些隐患是杜牧接任后出重拳根治。就是“重点工程”平天湖堤也是小杜修成的

杜牧的社交圈8﹞杜牧还敬畏发妻裴氏。裴父为郎州刺史,于杜牧有恩,裴氏便以此恃娇放涎,成为有名的妒妇!牧守池州,身边有一妾。裴氏便从京师赶来以命相搏,硬是逼迫杜牧休了此妾。杜牧一生风流韵事颇多,但正经地纳妾似无。杜有四男一女,其中裴氏育二子,余皆别出。池州杜姓是其后裔。

﹝杜牧的社交圈7﹞杜牧与李商隐同是晚唐诗人,世称“小李杜”。他们是表弟兄关系,杜长李十岁。令人奇怪和不解的是,他们终生没有诗歌唱酬,这是极不合情理的。据《李商隐全传》的作者透露,李看不起杜。我翻遍《杜牧全集》,无蛛丝马迹。是文人相轻、还是“党争”作怪?后者怕是主要因素。

杜牧的社交圈6﹞相传杜牧守池州的第二年,他主盟了“江南杏花诗会”,曾邀请白居易光临。白未至,这使杜牧很少兴,此后便断绝诗文唱酬。后人推测,白的官阶在杜牧之上,守的是苏杭大郡,他瞧不起小杜。愚意此论或可成立,但最主要的是白知道张祜在杜牧幕府,白因未推荐张祜而羞于见面……

杜牧的社交圈5﹞杜牧最迷情的男宠是韩倬。韩生平不祥,我们只能从杜诗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韩是风月场上的人物,美男,善吹箫,歌女们趋之若鹜,这些令小杜羡慕也有些嫉妒。“十年一觉扬州梦”~醉春楼的风情,张好好的美丽,瘦西湖的明月,二十四桥的箫声…这些美好的意象,都与韩相连!

杜牧的社交圈4﹞杜牧最敬畏的是恩师牛僧孺,此公曾任淮南节度使,数度岀将入相,执晚唐之牛耳。他是“牛李党爭”中牛方魁首,最终以胜者的姿式谢幕。他拔杜牧为幕府掌书记。“十年一觉扬州梦”,杜牧深荷恩师教诲,先后出三州刺史。但他政治和军事观点都倾向李德裕,致牛不快,官止四品。

杜牧的社交圈3﹞杜牧最爱戴军事薛判官。牧刺黄、池二州,薛都鞍前马后的跟着,为杜牧剿山贼、灭江匪、根除境内黑恶势力立下汗马功劳!但是,文死谏,武死战,薛判官也难脱此窠臼。他和恶人交手时,也隐匿了一笔钱财,想的是自己一朝战死,家室也有依托。他最终向杜牧坦承此事,杜谅解……

杜牧的社交圈2﹞杜牧最尊敬诗人张祜。想当年,张与徐璘同时干谒白居易,白重徐轻张,致张落笫。穷愁了倒之际,他投诗杜牧,婉转陈情…杜牧敬重这位“千首诗轻万户侯”的张公子,亲自驱车牛渚(马鞍山釆石矶)迎接,委以修堤总管~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

杜牧的社交圈1﹞杜牧刺池州最看重的人才是孟迟,此公是青阳县穷教师,满腹文才只因无人举荐,五举不笫,受到乡党丁百万无情的奚落和盘剥……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冒着年关风雪,只身进州衙告状。杜牧察明冤情,罚丁百万补交双倍学俸。委他全州教谕之职。又力荐他赴京赶考,六举及笫……

杜牧外传》里的三个女人2﹞四儿是聪明伶俐,娇弱无助的社会孤儿,自小沦为恶霸刘半洲的奴仆并惨遭蹂躏。她冲破壁垒森严的刘府(是从狗洞里爬出的),把杏花关在刘府水牢的险情告之杜牧,促成杜牧举兵铲除了这股黑恶势力。杜牧奖誉她是“一朵娇人的小花”。后追随杏花姐,与杜云共建家庭’。

和杜牧《绝句》并呈群管 梧桐述语 雄鸡一唱天微明,离愁俱付箫管中。记起分飞两行泪,帘外寒雨正濛濛(甲午年残秋作)改了两个字,合韵些

《杜牧外传》里的三个女人1﹞杏花是“黄公洒肆”主黄公的独生女儿。牧守黄州路过池城,原太守李方玄在此摆酒与杜牧饯行。牧见杏花有眉目,仍赠诗(绢)暗许终身。牧守池州之日,正是黑恶势力横行之时,杏花身陷囹圄。在刘半州的侍女四儿帮助下,牧得知杏花下落,乃趁势举兵一举荡平恶霸…

禅意7﹞睫在眉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这是小杜写给张祜的诗句,时当杜牧刺池州,张祜求入幕时而作。杜、张亦挚友也。当年张祜与徐璘同时干谒白居易,白重徐轻张,张落第。张祜因此受伤害,遂绝意仕途。小杜此诗既是安慰朋友,也是讽刺白居易睫毛遮目不见泰山…白为人狷介,政客类也。

“牛李党争”中的小李杜﹞晚唐党争愈演愈烈,小李是牛(僧孺)党弟子,却做了李(德裕)党女婿,是以阳家不要阴家不收,抑郁而死。小杜与小李是表兄弟,他深知个中之险,虽然倾向李党政治主张,却不敢轻易表露。尽管他处处设防事事小心,但还是得罪了恩师牛相爷。官止四品,也是得其所哉。

《夏日即事》仲夏江村事事幽,喜闻太白将重游。寒江婺水歌一曲,从此诗人不言愁。

《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西楚霸王项羽是失败的英雄,他壮怀激烈,心胸磊落,力拔山兮气盖世,堪称天下第一武士。可惜过于自信、偏执、护短,这些都犯了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大忌;而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一曲《别姬》足令后人扼腕长叹!

魏晋风度晚唐诗,是说以曹操父子和“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文士都很有个性。而晚唐诗的代表人物则是小李杜。小李的诗哲理强,有些却因用典过多,难懂,但他在圈子内影响比小杜大,白居易说来世做李商隐的儿子,极尽推崇。杜牧的诗明白如话,意境优美,在民间广受好评。小李杜各有千秋无须扬抑。

「小诗·感时」李杜文章好,皇帝情更殇。亦如卖解者,吼声震天响。回视售书网,书评未见长。营营何所之,愿求一人赏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遥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评家认为“诗中有画”是诗歌的极高境界,盛唐诗人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等句堪称代表作。同样,《秋夕》这首小令也深得个中三昧,切意、切景、切情,较之王诗又多一重境界,值得把玩!

「小诗:杏花村」秋浦河畔杏花村,当年小杜曾迷情。古园依稀今胜夕,杏花压酒情更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