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传记体小说《水喝子背后的故事》第十章.“为谁飘香”就要告一段落了。细心的书友也许会问:雨和珍儿的这段情感,真乃可歌可泣,香儿姐能识大体,也令人可敬可叹,但是他们双方的子女,对此又持什么态度呢?更重要的是“辞舞风波”发生后,珍儿是在雨使出绝招~分手~的高压下被迫做出“辞舞”的退让,这说明初恋舞台的珍儿是不情愿的,也是违心的;而雨后来虽说重态度,不重过程和结果,表示不干涉珍儿的个人爱好,这同样也是违心的。如果珍儿真的重返舞台,改变她只为雨一人飘香的初衷,进而为大众飘香,那么,他们之间的这段恋情还能不能维系下去呢?还有社会各界、双方的亲友对此都褒贬不一,是否也会动摇他们信念?
作者认为,对以上三个问题,子女的看法无论臧否,都构不成要害。雨仅有两个女儿,都已成家立业,向以母亲即香儿意见为是,因而对父亲这段奇情表示宽容。珍儿只有一个女儿,也成家立业了。虽然她开始对雨的做法有些反感,但经过雨耐心细致的解释,她也感到释然,更何况她对寡母孝顺有加,也希望母亲能遇个知心人相互慰藉。因此,这个问题也就不成其为问题。至于社会各界和亲友人等,虽然褒贬不一,但是国人的积习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更何况珍儿是单身,两厢情愿并没有损害其社会公德和风气,因此,只要当事的双方始终保持挚爱,社会上偶有风言也难以动摇他们继续走下去的决心。关健的是双方信仰要高度统一。众所周知,雨这一生是以文学为生命、为信仰的,没有其它的业余爱好,他与珍儿交好,也是基于她同样的爱好文学,这才有了共同的语言并构建成爱情的基础。如果有一方出现信仰变异,势必也就动摇了爱情的奠基石,这就不仅仅是狭隘的“为谁飘香”的问题了。
也许这对情侣或者说是文学知音,他们互相包容还能继续走下去。但是,包容并不能代表本心,它也含有勉强的或者是迫不得已的苦衷,这样的活法肯定很累……
衷心地祝愿他们无改初衷,不失本心,认真地稳准地走好当前的每一步,让作者再续下篇《人间重晚情》的千古绝唱!
2016.1.24.23.06初稿于安徽枞阳·双河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