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喝子背后的故事(第一章·童年花絮11)

儿时逢岁荒,当大食堂里由干饭而稀饭而山芋萝卜而萝卜叶,最后
父母长年泛舟江湖,偶而回家也带几斤米和面粉,“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李白),就是这点水,也是我们生存的希望~~那可是父母从自己嘴中省下来的。在与饥饿的抗争中,我们小同学发现了一些可贵的野生食物,譬如野茡荠、茭白(我们俗称高瓜)、桑葚果、红花草(此系禁物,另文)等,尤其是干茭白和紫桑葚,很多人都说它是染色食物,吃多了能改变人体血液,皮肤也变成赭色和紫色的,就像变色龙一样。先说干茭白吧,在严冬的日子里,我们从荒圩枯叶里扒出它,然后拨开“火糞堆”,把干瘪的茭白放进去烧熟。烧熟的茭白一反常态,一个个都是气鼓鼓饱涨涨的,咬一口,卟,裂开的气体和赭色粉末溅满一脸,就像戏台上的花脸鬼。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发出鬼样的叫声。但是,我们都咬着牙把这干粉末咽下肚……夏季,桑葚成熟成紫色,饱隆隆的令人馋涎欲滴~~就是现在也是好果品呢!我们一吃就吃个饱,弄得满手、嘴,甚至满脸都是紫色的;而骇人听闻的说法也随之而来,说紫桑葚吃多了,血都变成紫色……
“真的吃什么,就变什么吗,爹爹?”我小心翼翼地问祖父。
“说不准。干茭白少吃吧,那东西呛肺。你们小人肺嫩,呛坏了也不得了。桑树果日中被太阳爆晒,有热毒,吃多了要害包疖。尽量吃露水才干的果子。”祖父长叹一声谆谆告诫。
听祖父的话,我们就开始有选择的吃。直到今天,我们终于知道,地球上的确有绿血人种,但是否因食物的染色而起,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