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禅诗的意境15.

(2015-09-04 08:00:19)
标签:

佛学

禅诗的意境15.

禅诗的意境15.五祖弘忍大师为接班人很伤脑筋,一日他召集众徒以“菩提树”为题,要他们当场作诗,以观深浅。长徒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拂拭,莫使若尘埃。此诗一出,举座哗然,惊呼好诗,不少人都颂赞神秀,似乎衣钵传人非他莫属了。弘忍默然良久,乃目视舂米的小和尚惠能(六祖)。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弘忍心里叫好,表面却不动神色,仍叫惠能去舂米。场上不少的人都说惠能胆大包天,竟然和师父唱对台戏。还有人迎合神秀,要将惠能逐出师门。弘忍见事不谐,只得草草收场。他后来偷偷地将衣钵传与惠能,要他远走藏匿民间,待势成再出山。这事被神秀查觉,他背着弘忍,带领众人到处追杀。由此,佛界也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就诗而言,惠能是理想主义者,他开悟了,他的诗达到了极高的禅修境界,具备了接班人的条件。神秀是现实主义者,彵所表达的是潜修但尚未开悟者的競兢业业的惶恐心理,自然也包括他本人。正因为如此,他的思想能受到大多数僧尼欢迎。行高于人,众必谤之,佛教也难脱此窠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