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子皇帝#上卷 • 盛世危情

(2015-03-15 16:28:11)

#父子皇帝#上卷 <wbr>• <wbr>盛世危情

第十一章  大奸似忠  千夫所指(上)

 

成功地封杀了李白仕途,李林甫的心情好转了,这也不仅仅是封杀一个李白,以往每当封杀一个能人,他都有这种感觉。这是午后时分,饭前他喝了两盅酒,有些飘飘然,于是取长箫吹了一支曲子。他文学功底不深,却自小善音律,这一点和唐玄宗也相似。他著有《大唐六典》和后来入相发明的“马料论”,成为他终身的经典之作而流传后世。

呜咽激昂的箫声使李林甫花花心思发动。他不想再吹箫了,要到侍中裴光庭家,他和裴妻有染已久——裴妻武氏是武三思的女儿,妖媚绝伦!大约唐朝那个时期的武姓女人都有特别的韵味,否则,诸如李林甫这样权力欲极重且色心很淡的人,怎么会拜在一个有夫之妇的石榴裙下呢?

同往常一样,李林甫来的时候裴侍中就找由头回避,让这位尚书大人和自己的妻子寻欢作乐,个中缘故自不待言,人往高处走啊。此时,裴侍中见李林甫已入门,忙笑着抱拳作揖:“哦,尚书大人来了,你请坐。我这会就去市上买点菜,晚上喝杯酒吧。”又朝里间喊,“夫人,李尚书来了,你陪陪他吧。我买菜去。”

武氏笑盈盈地走出房门时,李林甫就慌忙迎上去,搂着她进了内房,并随手闭上房门。

“才两日,又想了。”武氏拥着情人坐在床沿,笑着问。

“想啊,想得紧。”李林甫小声应着,那手伸进武氏的怀中了……

“那你就娶了我吧——我也难受得很,愉愉摸摸的。”武氏说完,狠狠地亲了李林甫一口。

李林甫笑笑,说:“你别这样说啊——光庭很知趣,很晓事……”边说边为武氏脱衣。

二人好一阵子疯狂。

事毕,李林甫又问武氏:“你和惠妃娘娘关系如何?”

“我们是一家人啊,她比我大一岁,私下里都姊妹相称,挺谈得来。”武氏说。

“那就好,”李林甫想了想,又说,“我这个想法只有通过你说与她知道。她要想光明正大的做皇后,暂时还不行,只有劝皇上废了现太子,立她的儿子李瑁做太子,她才有立后的可能。你去对她说,我一定尽全力帮助她!”

“就这么说吗?要不要请她在皇上面前替你美言几句,早日拜相……”武氏试探着。

“不要,那就是画蛇添足了。她是极精明的人,还要我们提醒嘛。”李林甫色迷迷地看着武氏,亲了她一口。

“好吧,我帮你传话。可是,你一定要娶我,我真的等不及了。”武氏说着,又把赤条条的男人搂进怀,疯狂地热吻。

“暂时就这样吧,挺好的。真的明娶我和光庭脸面上都过不去。”李林甫说完,又翻到武氏身上……

 

武氏觉得李林甫交办的是件大事,直接关系惠妃母子今后的命运,关系李林甫入阁拜相,与自己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当天下午就进宫找惠妃。

自从王皇后打入冷宫,惠妃就迁入正宫了,玄宗绝大部分时间都和惠妃同居。武氏担心遇见皇帝,那姊妹间说话就不方便,幸好,玄宗这会上高力士那儿。宫内没有外人,武氏就倾心吐胆地向惠妃交了底。此时的惠妃正为朝中大臣不支持她立后或改立太子而伤透脑筋,猛可里出现李林甫这样重量级的大臣为她撑腰,自是高兴异常!她对武氏说:

“你告诉林甫,只要他能让瑁儿做太子,我保准他入阁拜相,执掌中书省。这件事,就这样说定了!”

武氏心中有底了。她乘着惠妃高兴,亲滴滴地说:“姐姐,我想改嫁了,这事你也知道,林甫是真心待我好……姐姐,妹子求你了,你就给我们作主发个话吧。”

惠妃笑了笑,想了一会才说:“这事,我直接出面不好。这样吧,你同高公公说,求他替你们作主。他是大红人,皇上都敬重他,比弟兄还亲。当然,我背后也同他打个招呼。”

武氏千恩万谢,告辞出宫。

惠妃觉得要扳倒太子,必须要拿到他的错处,林甫他们才好说话。为此她早已安排驸马都尉(女婿)杨洄,密切注视太子李瑛动静。正想派人找他时,杨洄来了。杨洄说:“太子和鄂王瑶、光王琚三人成天伙在一起,皆以母亲失爱而愤愤不平。太子还说,要采取一个行动,把父皇骗到家中关几天。”

“真是反了他了——”惠妃听着又气又怕,指令女婿,“你尽快把太子说的话写成奏本,面呈皇上。我晚上就跟皇上通气,必须把他们废了。”

晚上,惠妃又上演拿手好戏,趁着玄宗在她身上得趣时,哄他表态废除太子另立……玄宗在兴头上也顾不得许多,连声说:“好的,废,废……”

玄宗又一次失策了,他废太子的主张遭到大臣普遍反对。中书令张九龄说:“陛下三个儿子都已成人,难得的喜事啊!太子是国本,中外咸知。他长在宫中,受陛下教育,并无失当,陛下奈何凭太子说的一两句小儿之语而欲废之?臣不能奉诏!”

玄宗气得脸色痛红,却无言以对。他能好意思说:太子要强迫他和他的母亲住一起?这样话一经说出,肯定会笑死众臣。

李林甫出班奏道:“启陛下,臣以为这是皇家的家事,皇上可以当机立断,不必谋诸廷臣。”

玄宗未及开言。张九龄怒视李林甫,大声说:“吏部此言甚是荒谬!太子是国之储君,这不仅仅是家事吧?如果说皇家的事都是家事,那还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九卿十节度干什么?”

李林甫脸色难看,嗫嚅着嘴却说不出什么。中书门下同平章事韩休,也说太子不能轻废,一时众臣附和。玄宗的意见非常孤立,模样也很尴尬。

太常博士,秘书监贺知章说:“启禀陛下,承陛下信任,要老臣充当太子宾客,老臣何尝一日掉以轻心?做儿子的为娘说几句话,这是孝心,陛下应予鼓励才是,怎么能视为罪过呢?如陛下必欲废太子,请先治老臣‘缺失’之罪,老臣也好乘机卸磨,回四明养老去吧。”

贺知章这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很有份量,触动玄宗至性的一面。但他不便表态,拿眼瞟瞟高力士。

力士走到丹墀前,笑容可掬地说:“皇上有旨,此事今天就不议了。退朝——”

退朝后,李林甫还觉得心惊肉跳——张九龄,哼,这些老家伙也太厉害了,竟然当面顶撞皇上,分庭抗礼,这太可怕了!转而一想,尽管皇上和自己的意见是孤立的,但客观上又把皇上推到自己这一边,这是梦寐难求的好事啊!一定要抓住这个良机,促成皇上废立;再加上惠妃暗中相助,这首辅之位必然能稳当当地坐上去。怎么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李林甫焦思苦虑,觉得只有做成太子谋反的假象,并且让玄宗亲自看到,促使玄宗在盛怒之下宣布废了太子……让生米煮成熟饭,朝臣们再反对也无济于事了。

李林甫考虑成熟,乃亲自修书一份,让武氏秘密送给惠妃娘娘。

在内室,李林甫求见玄宗。他煞有介事地说:“启禀陛下,据臣下密报,太子已获悉将要被废的消息,不免狗急跳墙,已约集鄂王瑶、光王琚,准于今夜带甲士进宫,发动政变,逼迫陛下禅位与他……”

“哼,逆子真有此胆么?”玄宗生气地问,脸色铁青。

“有备无患么——陛下可敕令高将军,多布置羽林军于暗处,便见分晓。臣当随护陛下,以防不测。”

玄宗沉思,继之点了点头。

 

太子李瑛收到正宫来信。信是以玄宗的口气写的,加了玄宗小印。信上说:正宫里近来出现二三盗贼,武功极高,三番五次不能擒拿,今夜已密置羽林军捉贼。敕令太子约集鄂王瑶、光王琚带甲士进宫相助,不得有违!

太子李瑛虽说弱冠,毕竟稚气未脱,当即约请二王布置一番。他还说:“也许能出其不意就势把父皇“绑”回家,逼其与母亲同居……”“嗯,最好每家都能住两天,这样才公平。”李瑶说。“是哦,”李琚也附和,“不然我娘会骂我们无能。”李瑛笑笑,又故做严肃地说:“本宫是太子,会从全局考虑。二弟不必多言,都随我进宫捉贼吧。”二王唯唯,叉手受命。

夜,繁星满天,草虫低鸣。突然一颗流星划破夜空,倏然而逝。

埋伏在暗处的李林甫想:这颗流星恐怕就应在太子身上了。他想着,心中一阵窃喜。

当顶盔贯甲的三弟兄带着甲士进入正宫大门时,就听一个女人竭斯底里地大叫:

“不好——太子诸王带人行刺皇上,快救驾啊——救驾啊——”

顿时,埋伏的羽林军手持火把灯笼,把太子等人紧紧包围起来。李林甫也像幽灵似的窜出大叫:“统统放下兵器,否则,格杀勿论!”

“这,这,这是什么回事?”太子李瑛惊慌失措,只得放下手中的宝剑。

诸王及众兵都放下兵器。

玄宗出现了,他咳了两声,冷冷地说:“家门不幸啊,竟然生出这样的逆子,真是气死我了!着即废除太子,连同二王统统贬为庶人!”又恶狠狠地补了一句,“朕与你们永不相见!”

太子李瑛欲哭无泪,怆惶地扑倒在玄宗脚前,连声叫道:“父皇,父皇,儿臣冤枉,冤枉啊……”

“怔着干什么?快将三庶人收监,明天交三法司审理!”高力士对羽林军下达命令。

武惠妃也幽灵似地冒出来,发出丝丝冷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