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子皇帝#上卷 • 盛世危情

(2015-03-08 05:55:08)
标签:

文化

 

#父子皇帝#上卷 <wbr>• <wbr>盛世危情

第十章  玉真公主  醉卧长安(下)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歌声里,贺知章把来宾一一介绍给李白,当介绍元丹丘时,丹丘说:“学士请免之,我和太白先生是老朋友了。”又转对李白说,“嗯,浩然兄失约了,这个人,只为后园牡丹将开,他说要赏牡丹花,万万不能错过。我好说歹说都不管用。”

李白说:“浩然兄是雅趣天生,不能勉强他。”

正说间,一个身材颀长,面容清秀,着浅蓝色长袍的青年走上来,朝众人作揖道:“各位大人好啊!龟年度新曲第二章,所以来迟了,请多多包涵。”

贺知章笑道:“来了就好——就等着你呢,大家都请入坐吧。”又走到公孙大娘跟前,耳语几句,大娘频频点头。

虽然是圆桌,坐次也有讲究。贺知章让李白坐主位,玉真公主和自己就坐在他左右。余下的贺知章就说大家随便坐吧。

贺知章待两名胡姬斟满酒后,带头举杯站起,笑笑说:“呵呵,老夫今天做东,相爷和公主都赏脸,谢谢了。但我有个不情之请,这第一杯我们都站起,欢迎蜀中才子,我朝难得的大诗人太白先生,祝他早日功成名就,为我朝争光生色。我们共同干杯!”

众人都用双手举杯,朝李白示意,饮干了这杯酒。

接下来众人都搛菜吃。贺知章感念玉真公主亲临,先敬了她一杯,次陪李适之。又说:“大家互敬哦,张公子和李乐师年轻善饮,画家、书法家更是海量,代我陪陪诗人吧。”

张垍 和李龟年等人欣然遵命……李白是来者不拒。不一时众人都敬了李白一杯酒。李白自然是还酒,独自又陪了一圈。

李白自开元十三年(725)二十五岁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先是在江陵与名道司马承祯论道,一来二去,酒量大增;继之到六朝古都金陵,为歌馆舞榭作新词,日夜泡在温柔乡里更是肆无忌惮,大抵此时他的诗仙、酒仙风骨已成,无人能改其本性了。

店主公孙二娘也即兴陪酒。她陪至李白时,却有些忸怩,放下杯,俯着贺知章耳语。贺知章亦轻轻说:“……有啊,在安陆成家了……”。二娘心中有数,朝李白举杯说:“大诗人,敬你酒哦,改日也为小店题首诗吧,那就是蓬荜生辉了。”

李白点点头,举杯饮尽。张垍 说:“二娘莫急,太白兄可能要在你这儿长住呢,题诗时间有的是,但你可不能亏待诗人啊!”

话里有话,众人都笑了起来。

玉真公主说:“贺学士,我看酒喝得差不多了,有什么好戏,都拿出来吧。”

贺知章击击掌,道声:“好啊,为欢迎蜀中才子进京,老夫特地安排公孙大娘表演剑舞,以示我等欢迎之诚意!”

众人击掌叫好!

李白和公孙大娘交换一眼,颌首示谢。

公孙大娘离席至大厅中央,她欣然拔剑,丢开架式……

众人静观大娘舞剑,连眨眼的功夫都没有。

公孙大娘舞到浓处,就边舞边脱长裙,丢掉外衣,现出紧身的白绸小衣,凸凹分明的躯体恰到好处地展现!

掌声和叫好声再次响了起来,李白看着看着有些陶醉,自顾喝酒。张旭一边目不转睛地看大娘舞剑,一边用右手暗地比划。据说,他是从公孙大娘的舞姿中获得灵感,从此书法大有长进。

李白自小跟父亲学过剑法,也算是“剑迷”,此时观公孙大娘舞剑,不禁心痒难耐,乃离席拔剑与公孙大娘对舞。

公孙大娘笑一笑,开始配合李白……

众人越发叫好,都说大诗人文武双全。李白愈加忘乎所以,越舞越快,突然控制不住,哇地一声呕吐起来,身躯也就不由自主倒在地上,兀自呕吐。

公孙大娘一惊,收了剑式。李白却喃喃地说:“对不住,对不住娘子,我喝过了……”

真的是酒后吐真言么?公孙大娘听得分明,不觉脸一红,想搀李白起来。这时,两个胡姬飞快上前,她们架着李白走进后堂。

玉真公主皱皱眉,对贺知章说:“出乎意料,出乎意料啊……本宫就此告辞,学士勿罪。”

地板上是一片狼籍,吐出的酒气也更加难闻。众人都纷纷站起,离坐……

 

曲终人散,公孙姊妹少不了要絮叨一番。二娘说:“我在远处都听见他叫你娘子,你在边近却说没有听见,我不信。”大娘笑笑说:“我当时心里发慌,实不知他叫我什么。”想了想又说,“管他呢,他有家有儿女了,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二娘说:“不假,贺学士也是这么说的。唉,不管怎么说,他醉酒了,总要派个人服侍他吧,倒茶送水什么的。”大娘想了想,说:“就派个胡姬去啊,也别问他们做什么事了。”二娘点点头,朝门外喊:“桑仁娜,你过来。”

遍体风骚的胡姬桑仁娜应声而至。二娘说:“你晚上去服侍那个诗人,可不许你做出格的事……”

桑仁娜笑着直点头,转身走了。

 

李白在京东客栈“使酒调情”的消息,很快就反馈到玄宗耳里。禀报者谁?乃吏部尚书李林甫是也!此人系皇室宗亲,小名哥奴,身材瘦长,高鼻梁,双目阴沉如炬。他为人奸佞狡诈,权力欲极重,一心想的是问鼎中书省。他私下琢磨,中书令张说和韩休已老,至多是张九龄能接一班,而张九龄接班后,中书门下就缺人了,不出意外的话,他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中书省,然后问鼎首辅也是指日可待的;为此,他利用执掌吏部大权之机,采用两手抓的办法:一是压制人才,不使能人出现,即如现在突然冒出来的李白,他要费尽心机不准他入仕。二是网罗党羽,主要与吏部侍郎驸马崔隐甫、御史吉温沆瀣一气,崔管织“网”,吉主弹劾,有“崔网吉钳”之称。眼下虽然未成大气候,但由于这三个人身份特殊,职务重要,朝臣们都有畏惧之意,轻易不敢招惹他们。

李林甫向玄宗禀报时自然添油加醋,说李白酒后无德,调戏公孙大娘,被大娘一剑拍倒在地,当即呕吐不止,现场一片狼籍,酒臭冲天,害得玉真公主等人不得不提前退席。他还说,这样的酒色之徒绝不能授予官职,传出去,会败坏朝廷名誉。

玄宗将信将疑,他未置可否,只是谈谈地说:“有这回事嘛……”转而又问:“嗯,你知道他的出身吗?”

“臣下午查了宗正寺谱牒,可以断定是高祖四房的……”李林甫很诚实地回答。

玄宗有点恼火,突然说:“谁要你查来?”瞥见李林甫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又缓了口气,“你什么都不要说。朕知道这一页是历史了,已经翻过去了……”

“臣,告退。陛下圣明,陛下也该歇息了。”

李林甫心中一阵窃喜,他朝玄宗欠身作揖,便退出宫门。

翌日,李白等待散朝到宰相府讨口风。张说皱着眉,很为难地说:“今天早朝皇上心情不好,老夫也不便再催。等两天再说吧。”

李白很扫兴。而张垍 传来的消息更使李白扫兴,他说玉真公主也发话了,要李白走“招贤馆”进,要是让人知道是走她的后门,将来在朝臣面前也抬不起头来,言下已有逐客之意。

李白叹了口气,不知怎么办才好。

“要不,太白兄就搬到我们家暂住吧,房子也宽裕……”张垍 说。

“不妥。”张说小声制止,说,“垍 儿可带太白先生去京东客栈,就在那里包间房。以后由我们结帐。”他想了想,又补充说:“人言可畏啊,请太白先生勿罪。”

走投无路的李白,只好硬着头皮撞“网”了——尽管他知道此举凶多吉少。

“吏部贤院”门前,聚集了二三十考生,大多露出焦灼不安的神情等待传呼。

一个身着蓝色绸袍,头戴亦色软帻的书生走到李白跟前,抱拳说:“阁下就是李白——李太白先生吧?”他见李白点头,又自我介绍,“鄙人高霁,江南池州人。今天是幸会啊!”

“哦,是幸会。尊兄也来应试吧?”李白问。

“试试看吧”。高霁笑着说,“我来京都游玩的,赶巧试试,考不上就回我的石门高,那可是世外桃园呢,做寓公多好。”

“高兄是达人。太白这厢有礼了。”李白说着,也朝高霁作揖。

高霁还礼,说:“先生快休如此!先生诗文名扬海内——他日有缘,就到池州府我的寒舍聚聚吧,保准先生会满意。”

李白笑着欲说什么。就在这时,听院门前一声高呼:“开考了,开考了!传第一名贡生蜀人李白进前应试。”

李白弹衣整冠,跟着衙役走进大门。

李白进了考场就大吃一惊,但见主考官吏部侍郎崔隐甫端坐案前,两边各立四名衙役执杖如仪——这不象考试,同审问犯人差不多。李白从心里吐了口凉气。”

李白生性耿直,他朝崔隐甫欠身一揖,并不拜。

崔隐甫以手捂着鼻孔,突然大声说;“你就是李白吗?哼,太狂妄了!我问你,见了本主考大人,你为何不拜?看你宿酒未醒,酒臭冲天的,居然也来应试?左右,与我叉了下去!”

“慢——”李白从容地说,“我今天是应试的贤者,并不是犯人。主考官不问青红皂白就赶我出去,也太过份了吧?”

“这——”崔隐甫一怔,不觉语塞。

李白轻蔑地一笑,说:“主考大人说我宿酒不醒,那好吧,你听我道来: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李白朗诵完毕,又朝崔隐甫作个揖,故作醉态地说:“我,我,我醉欲眠君且去……来,来日再考吧。”

李白说完,慢慢坐地倒头就睡,须臾间酣声如雷。

崔隐甫始料不及,连声说:“这,这这……快传下去,李白发酒疯,今日停考!”

 

李白乱了“选院考场”之后,负面影响接踵而至,有人说他恃才傲物,是个“狂士”;有人说他酒后无德,自然难成大事;也有人说他是“酒疯子”,乱了考场,害得大伙都跟他受苦……俗话说:墙倒众人推。李白没有被人“推”的资本,只是理会他的人越来越少了。首先是张府,张垍不请他不好意思去。其余如张旭、公孙大娘等人也只是一面之交,断无烦人之理。倒是贺知章,不时地到客栈约他叙谈,谈完了便邀他喝酒。但老人经济状况不好,一次无钱买酒,竟解下腰间佩带的金龟去换酒,满足李白嗜好。李白很不好意思,从那以后也就有意无意地回避贺知章了。

从万人瞩目的蜀中才子,猛可里跌到众所不齿不名一文的穷书生,李白心情之糟是可想而知的。他自恃可以不吃饭,少穿衣,但酒是不能少的……于是他自暴自弃,整日里在长安街头河边小巷东游西逛,与斗蟋蟀、斗鸡等无赖之徒为伍。他赌赢了,就叫无赖们打酒给他喝,输了就赖帐。如此,无赖们也不耐烦了,他们商议要是李白输了,就罚他作诗——这叫瞎猫碰到死耗子,正好搔到李白痒处!

李白做了几首诗,无赖们又听不懂,便吵着他做女人诗,更有无赖说,要荤的,不要文绉绉的……

李白问他们喜欢什么样女人。

无赖说,就是曲江池边的洗衣女,站在水里,那大腿子又白又嫩;敞开领口,奶子都看得见……

李白笑了,信口就呤出《子夜吴歌•秋》: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无赖说:“没劲,没有写大屁股、大奶子……”

“也没有写大腿,又白又嫩……”

“……玉关情也不好,要改‘无赖情’——我们都是无赖呀!”

“哈哈哈……”

一片叫嚣之声……

李白心里发酸,真想躲到无人处大哭一场。

 

李白在绝望中终于盼来救星——元丹丘。

丹丘说,他并没有离开长安,而是猫在终南山阳台观,既是和玉真公主修道,也是乘机摸她底子。他软磨硬缠,死皮涎脸……玉真公主烦不过,多少向他交了点底。

玉真公主说:“朝廷此番未用李白,不是嫌他没有才学,而是人事(政治),朝廷的人事挺复杂,皇兄一时间下不了决心。”

玉真公主拿出一千两纹银,嘱元丹丘转交李白,让其暂回安陆,待有机会她再向皇兄陈情。

唉,毕竟是女人,菩萨心!

李白听着,听着,不由地热泪盈眶。

元丹丘说:“转眼就是秋天了,老弟不如随我回河南,就在我那儿休养几月。翻过年,或来长安,或回安陆,视情而定吧。”

李白满口答应了。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歌声里,贺知章把来宾一一介绍给李白,当介绍元丹丘时,丹丘说:“学士请免之,我和太白先生是老朋友了。”又转对李白说,“嗯,浩然兄失约了,这个人,只为后园牡丹将开,他说要赏牡丹花,万万不能错过。我好说歹说都不管用。”

李白说:“浩然兄是雅趣天生,不能勉强他。”

正说间,一个身材颀长,面容清秀,着浅蓝色长袍的青年走上来,朝众人作揖道:“各位大人好啊!龟年度新曲第二章,所以来迟了,请多多包涵。”

贺知章笑道:“来了就好——就等着你呢,大家都请入坐吧。”又走到公孙大娘跟前,耳语几句,大娘频频点头。

虽然是圆桌,坐次也有讲究。贺知章让李白坐主位,玉真公主和自己就坐在他左右。余下的贺知章就说大家随便坐吧。

贺知章待两名胡姬斟满酒后,带头举杯站起,笑笑说:“呵呵,老夫今天做东,相爷和公主都赏脸,谢谢了。但我有个不情之请,这第一杯我们都站起,欢迎蜀中才子,我朝难得的大诗人太白先生,祝他早日功成名就,为我朝争光生色。我们共同干杯!”

众人都用双手举杯,朝李白示意,饮干了这杯酒。

接下来众人都搛菜吃。贺知章感念玉真公主亲临,先敬了她一杯,次陪李适之。又说:“大家互敬哦,张公子和李乐师年轻善饮,画家、书法家更是海量,代我陪陪诗人吧。”

张垍 和李龟年等人欣然遵命……李白是来者不拒。不一时众人都敬了李白一杯酒。李白自然是还酒,独自又陪了一圈。

李白自开元十三年(725)二十五岁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先是在江陵与名道司马承祯论道,一来二去,酒量大增;继之到六朝古都金陵,为歌馆舞榭作新词,日夜泡在温柔乡里更是肆无忌惮,大抵此时他的诗仙、酒仙风骨已成,无人能改其本性了。

店主公孙二娘也即兴陪酒。她陪至李白时,却有些忸怩,放下杯,俯着贺知章耳语。贺知章亦轻轻说:“……有啊,在安陆成家了……”。二娘心中有数,朝李白举杯说:“大诗人,敬你酒哦,改日也为小店题首诗吧,那就是蓬荜生辉了。”

李白点点头,举杯饮尽。张垍 说:“二娘莫急,太白兄可能要在你这儿长住呢,题诗时间有的是,但你可不能亏待诗人啊!”

话里有话,众人都笑了起来。

玉真公主说:“贺学士,我看酒喝得差不多了,有什么好戏,都拿出来吧。”

贺知章击击掌,道声:“好啊,为欢迎蜀中才子进京,老夫特地安排公孙大娘表演剑舞,以示我等欢迎之诚意!”

众人击掌叫好!

李白和公孙大娘交换一眼,颌首示谢。

公孙大娘离席至大厅中央,她欣然拔剑,丢开架式……

众人静观大娘舞剑,连眨眼的功夫都没有。

公孙大娘舞到浓处,就边舞边脱长裙,丢掉外衣,现出紧身的白绸小衣,凸凹分明的躯体恰到好处地展现!

掌声和叫好声再次响了起来,李白看着看着有些陶醉,自顾喝酒。张旭一边目不转睛地看大娘舞剑,一边用右手暗地比划。据说,他是从公孙大娘的舞姿中获得灵感,从此书法大有长进。

李白自小跟父亲学过剑法,也算是“剑迷”,此时观公孙大娘舞剑,不禁心痒难耐,乃离席拔剑与公孙大娘对舞。

公孙大娘笑一笑,开始配合李白……

众人越发叫好,都说大诗人文武双全。李白愈加忘乎所以,越舞越快,突然控制不住,哇地一声呕吐起来,身躯也就不由自主倒在地上,兀自呕吐。

公孙大娘一惊,收了剑式。李白却喃喃地说:“对不住,对不住娘子,我喝过了……”

真的是酒后吐真言么?公孙大娘听得分明,不觉脸一红,想搀李白起来。这时,两个胡姬飞快上前,她们架着李白走进后堂。

玉真公主皱皱眉,对贺知章说:“出乎意料,出乎意料啊……本宫就此告辞,学士勿罪。”

地板上是一片狼籍,吐出的酒气也更加难闻。众人都纷纷站起,离坐……

 

曲终人散,公孙姊妹少不了要絮叨一番。二娘说:“我在远处都听见他叫你娘子,你在边近却说没有听见,我不信。”大娘笑笑说:“我当时心里发慌,实不知他叫我什么。”想了想又说,“管他呢,他有家有儿女了,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二娘说:“不假,贺学士也是这么说的。唉,不管怎么说,他醉酒了,总要派个人服侍他吧,倒茶送水什么的。”大娘想了想,说:“就派个胡姬去啊,也别问他们做什么事了。”二娘点点头,朝门外喊:“桑仁娜,你过来。”

遍体风骚的胡姬桑仁娜应声而至。二娘说:“你晚上去服侍那个诗人,可不许你做出格的事……”

桑仁娜笑着直点头,转身走了。

 

李白在京东客栈“使酒调情”的消息,很快就反馈到玄宗耳里。禀报者谁?乃吏部尚书李林甫是也!此人系皇室宗亲,小名哥奴,身材瘦长,高鼻梁,双目阴沉如炬。他为人奸佞狡诈,权力欲极重,一心想的是问鼎中书省。他私下琢磨,中书令张说和韩休已老,至多是张九龄能接一班,而张九龄接班后,中书门下就缺人了,不出意外的话,他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中书省,然后问鼎首辅也是指日可待的;为此,他利用执掌吏部大权之机,采用两手抓的办法:一是压制人才,不使能人出现,即如现在突然冒出来的李白,他要费尽心机不准他入仕。二是网罗党羽,主要与吏部侍郎驸马崔隐甫、御史吉温沆瀣一气,崔管织“网”,吉主弹劾,有“崔网吉钳”之称。眼下虽然未成大气候,但由于这三个人身份特殊,职务重要,朝臣们都有畏惧之意,轻易不敢招惹他们。

李林甫向玄宗禀报时自然添油加醋,说李白酒后无德,调戏公孙大娘,被大娘一剑拍倒在地,当即呕吐不止,现场一片狼籍,酒臭冲天,害得玉真公主等人不得不提前退席。他还说,这样的酒色之徒绝不能授予官职,传出去,会败坏朝廷名誉。

玄宗将信将疑,他未置可否,只是谈谈地说:“有这回事嘛……”转而又问:“嗯,你知道他的出身吗?”

“臣下午查了宗正寺谱牒,可以断定是高祖四房的……”李林甫很诚实地回答。

玄宗有点恼火,突然说:“谁要你查来?”瞥见李林甫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又缓了口气,“你什么都不要说。朕知道这一页是历史了,已经翻过去了……”

“臣,告退。陛下圣明,陛下也该歇息了。”

李林甫心中一阵窃喜,他朝玄宗欠身作揖,便退出宫门。

翌日,李白等待散朝到宰相府讨口风。张说皱着眉,很为难地说:“今天早朝皇上心情不好,老夫也不便再催。等两天再说吧。”

李白很扫兴。而张垍 传来的消息更使李白扫兴,他说玉真公主也发话了,要李白走“招贤馆”进,要是让人知道是走她的后门,将来在朝臣面前也抬不起头来,言下已有逐客之意。

李白叹了口气,不知怎么办才好。

“要不,太白兄就搬到我们家暂住吧,房子也宽裕……”张垍 说。

“不妥。”张说小声制止,说,“垍 儿可带太白先生去京东客栈,就在那里包间房。以后由我们结帐。”他想了想,又补充说:“人言可畏啊,请太白先生勿罪。”

走投无路的李白,只好硬着头皮撞“网”了——尽管他知道此举凶多吉少。

“吏部贤院”门前,聚集了二三十考生,大多露出焦灼不安的神情等待传呼。

一个身着蓝色绸袍,头戴亦色软帻的书生走到李白跟前,抱拳说:“阁下就是李白——李太白先生吧?”他见李白点头,又自我介绍,“鄙人高霁,江南池州人。今天是幸会啊!”

“哦,是幸会。尊兄也来应试吧?”李白问。

“试试看吧”。高霁笑着说,“我来京都游玩的,赶巧试试,考不上就回我的石门高,那可是世外桃园呢,做寓公多好。”

“高兄是达人。太白这厢有礼了。”李白说着,也朝高霁作揖。

高霁还礼,说:“先生快休如此!先生诗文名扬海内——他日有缘,就到池州府我的寒舍聚聚吧,保准先生会满意。”

李白笑着欲说什么。就在这时,听院门前一声高呼:“开考了,开考了!传第一名贡生蜀人李白进前应试。”

李白弹衣整冠,跟着衙役走进大门。

李白进了考场就大吃一惊,但见主考官吏部侍郎崔隐甫端坐案前,两边各立四名衙役执杖如仪——这不象考试,同审问犯人差不多。李白从心里吐了口凉气。”

李白生性耿直,他朝崔隐甫欠身一揖,并不拜。

崔隐甫以手捂着鼻孔,突然大声说;“你就是李白吗?哼,太狂妄了!我问你,见了本主考大人,你为何不拜?看你宿酒未醒,酒臭冲天的,居然也来应试?左右,与我叉了下去!”

“慢——”李白从容地说,“我今天是应试的贤者,并不是犯人。主考官不问青红皂白就赶我出去,也太过份了吧?”

“这——”崔隐甫一怔,不觉语塞。

李白轻蔑地一笑,说:“主考大人说我宿酒不醒,那好吧,你听我道来: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李白朗诵完毕,又朝崔隐甫作个揖,故作醉态地说:“我,我,我醉欲眠君且去……来,来日再考吧。”

李白说完,慢慢坐地倒头就睡,须臾间酣声如雷。

崔隐甫始料不及,连声说:“这,这这……快传下去,李白发酒疯,今日停考!”

 

李白乱了“选院考场”之后,负面影响接踵而至,有人说他恃才傲物,是个“狂士”;有人说他酒后无德,自然难成大事;也有人说他是“酒疯子”,乱了考场,害得大伙都跟他受苦……俗话说:墙倒众人推。李白没有被人“推”的资本,只是理会他的人越来越少了。首先是张府,张垍不请他不好意思去。其余如张旭、公孙大娘等人也只是一面之交,断无烦人之理。倒是贺知章,不时地到客栈约他叙谈,谈完了便邀他喝酒。但老人经济状况不好,一次无钱买酒,竟解下腰间佩带的金龟去换酒,满足李白嗜好。李白很不好意思,从那以后也就有意无意地回避贺知章了。

从万人瞩目的蜀中才子,猛可里跌到众所不齿不名一文的穷书生,李白心情之糟是可想而知的。他自恃可以不吃饭,少穿衣,但酒是不能少的……于是他自暴自弃,整日里在长安街头河边小巷东游西逛,与斗蟋蟀、斗鸡等无赖之徒为伍。他赌赢了,就叫无赖们打酒给他喝,输了就赖帐。如此,无赖们也不耐烦了,他们商议要是李白输了,就罚他作诗——这叫瞎猫碰到死耗子,正好搔到李白痒处!

李白做了几首诗,无赖们又听不懂,便吵着他做女人诗,更有无赖说,要荤的,不要文绉绉的……

李白问他们喜欢什么样女人。

无赖说,就是曲江池边的洗衣女,站在水里,那大腿子又白又嫩;敞开领口,奶子都看得见……

李白笑了,信口就呤出《子夜吴歌•秋》: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无赖说:“没劲,没有写大屁股、大奶子……”

“也没有写大腿,又白又嫩……”

“……玉关情也不好,要改‘无赖情’——我们都是无赖呀!”

“哈哈哈……”

一片叫嚣之声……

李白心里发酸,真想躲到无人处大哭一场。

 

李白在绝望中终于盼来救星——元丹丘。

丹丘说,他并没有离开长安,而是猫在终南山阳台观,既是和玉真公主修道,也是乘机摸她底子。他软磨硬缠,死皮涎脸……玉真公主烦不过,多少向他交了点底。

玉真公主说:“朝廷此番未用李白,不是嫌他没有才学,而是人事(政治),朝廷的人事挺复杂,皇兄一时间下不了决心。”

玉真公主拿出一千两纹银,嘱元丹丘转交李白,让其暂回安陆,待有机会她再向皇兄陈情。

唉,毕竟是女人,菩萨心!

李白听着,听着,不由地热泪盈眶。

元丹丘说:“转眼就是秋天了,老弟不如随我回河南,就在我那儿休养几月。翻过年,或来长安,或回安陆,视情而定吧。”

李白满口答应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