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一蓑烟雨》
(2014-02-22 07:06:24)去年春上,国际华语作家协会拟出这本书,因《父子皇帝》要出巡(出版),少不得鞍前马后的服侍皇上,此事就耽误下来了。嗣后转而觉得此书稿原是合工大出版社约稿的,消息已付诸《父子皇帝》腊扣页。二三其德,亦是寒雨平生所不取的,经与华语网执行主编叶弥联系,答称“《一蓑烟雨》两地都可出版,互不影响。协会是珍藏版的,内地能出,您照样可以出走市场的。2014-02-26
12:31。
”故尔仍从原约。正月去矣,逝者如斯,这才忙不迭地打开博客,一一下载筛选。又本着自己的意愿进行分辑初编,具体为:
第一辑:童年旧事得散文15篇;第二辑昨夜星辰41篇,亦系散文;第三辑弄潮岁月30篇,基本是散文。有几篇微小说亦收入,这是基于题材类似亦防日后散逸考虑的;第四辑西窗丝语收随笔杂文41篇。早年自费出版《西窗雨》文集中的一些文章,经修改后收归此辑;第五辑历史文学,收入唐史三部曲之杜牧(外传)一篇,李白(外传)一篇,《父子皇帝—唐玄宗与唐肃宗的悲情人生》三篇。《爱之门》小说一篇,共6篇小说;第六辑影视文学,收入影视文学剧本2部即《范公堤的传说》和《黄白地》;第七辑为序跋文论33篇(不含网友网页书评选粹50篇),累计收入博文精选集《一蓑烟雨》共有168篇文章,约42万字,均在我的博客发布过。
古人云: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由于我起步低,只有小学五年级的学历,凭着对文学的酷爱和对文学创作矢志不渝的追求,奋其一生,才修成唐史三部曲之《杜牧外传》《李白外传》《父子皇帝》和这本即将付梓的《一蓑烟雨》。感慨乎,激动乎?兼而有之吧!然人生有志,岁月无情,吾人渐老。网友们都说我心态好、思想年轻;我对此说年前还沾沾自喜,聊以自慰。现在看来,我只有苦笶,有几许苍凉~~岁月是不饶人的,这是宇宙规律也是人生规律。
特别要指出的是,我虽然钟情于网络,但是半道出家,一知半解,懵懵懂懂的连文稿上传都不会。又因不识洋文,登陆注册时往往被那些“天书”~~奇形怪状的蝌蚪文把关,三次不能通过便刹羽而退,仅此也误了不少事。我曾发表《网络页面设置之我见》一文,认为网页“验证”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非要验证不可的话,也可改中文或数字(凤凰网就是用中文验证的),何必用那些蝌蚪文挡道呢?须知挡回一个客户,于己也是自绝财路哦!其次是我不会打字,也没有编过文本,出点成果,皆得力于“社会秘书”章凤姐,我的唐史三部曲都是她打印的,这次《一蓑烟雨》的编排也是她的功劳。虽然她得到应得的报酬,但辛苦也在其中,我对此是感激的。再次之是个老话题:敝帚自珍,文章之于作者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呢?我觉得,她是作者精心饲养的雪白可爱的羊群,是宠得不能再宠的小宠物,甚至是自己的子女……鉴于这种情感,很多写家在选文时都恋恋不舍,以致瑕玉互见。我亦不例外,送审的《一蓑烟雨》内容也许有些芜杂,好在还有出版社责任编辑最后把关,在此,恳请我的责编要大胆取舍,不要被顾及我的情绪及微名所缚;时下散文书的市场行情并不怎么好,入市书一定要精益求精!
最后,我借此机会感谢文坛师友和网友们长期以来对我的支持、鼓舞和激励;感谢合工大出版社和华语网大力支持,使这部博文选集得已问世!
《一蓑烟雨》欲说平生事,《吴越往事》重塑西子情。我想,只要我身体好好的,我们就有机会相见枫桥,举杯畅饮。哈哈!
前一篇:小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