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道风雪夜~~弄潮岁月(30)

(2013-05-14 01:58:42)
标签:

杂谈

国道风雪夜~~弄潮岁月(30)
国道风雪夜
那年的第一场大雪,我们是在建设中的国道工地度过的。想起来,心中就有一份格外的惊奇,格外的亲切,也有一阵格外的惊悸。
我们这支小队,最多时人数也不过二十人,在浩荡的筑路大军里显得很不起眼。但近年来励精图治,南北转战,先后完成了合铜、合芜高等级公路四个标段钢筋圆涵管的建造任务,都能保质保量保工期,从而获得有关部门的青睐,被人们誉为“国道轻骑”。
但是,草创之际的小队,生活和工作环境都是极其艰苦的,我们没有活动工房,也没有建简易住宅,大家都挤在用两块帆布搭成的帐篷里,集住食办公于一体;甚至在那个风雪夜,由于来不及搭女工帐篷,几名女工也只好用床单在大帐篷里遮个角,“自成体系”,这很像战争小说里描写的那种忘我的意境。
巢湖的试刀山,据说是当年关羽试刀的地方,它沉沉一线,蜿蜒起伏,无情地挡住了合芜高速公路的通道。铁道部隧道局一处的施工队伍要从这里穿山而过;而我们也将在这场大仗中充当配角,小试锋芒。
那天黄昏时分,雨雾愁云笼罩着试刀山,也有乌云飞快地从山巅上飞过,北边的天空黄得怕人。突然,呼啸的山风卷地而来,搅得黄尘滚滚,周天寒彻,我们都不敢睁开眼睛。帐篷在山风中颤抖,似乎要腾空飞去,我们只有用原始的打地桩下坠子的办法,给它加固,加固!据当地老人说:这风叫“削山风”,穿透力很大。他担心我们“蜗居”抗不住山风的袭击。
冻雨来的时候,风势就弱了点。我们卧在帐篷里聊天,大家都说:今夜有大雪。就我个人的心境是很希望下场大雪,却又害怕大雪会压塌毛竹搭成的篷架,心里很矛盾。但此刻听到雨和雪籽打在帐篷上,叮叮咚咚,“大珠小珠落玉盘”,那真是一种迷人的意境,足以令人忘却眼前的苦恼和危险。可惜李义山那个年代没有帆布帐篷,他老先生也没有住过帐篷,不然,“留得残荷听雨声”这一名句就得改写了。
沉思中,忽然传来“啪”的一声爆响,如枪声、似裂帛,我们都惊了一跳,纷纷从床上爬起来。只听猴精样的小队长惊呼:“不好,毛竹压断了,雪下大了!”话未说完,又接二连三地发出这种爆响,充当椽子的横向毛竹陆续折断,脊桁脊柱似乎也在弯曲,弯曲……胆小的女人发出一连串的惊叫。
险情!大家连衣服也来不及穿,纷纷冲出篷外,赶紧给篷顶戽雪减压;小队长又忙着找来一根毛竹,很快地锯成几节给脊桁加了两道撑柱。他说:“只要脊桁顶住了,大事无防。”这确实是经验之谈。
在刺骨的寒风里,在飞舞的雪花中,我朝不远处银装素裹的隧道工区投去羡慕地一瞥——
都说大有大的难处,但我认为野外施工还是大的好,此时此刻,他们能呆在工房里,至少没有我们这一种惊悸;都说船小好调头,可小船就是抗不住大风浪的。
险情排除了,大家都睡不着觉,七嘴八舌地说:“什么时候,我们家大业大了,也搞两座活动工房……”
国道风雪夜,我们用火热的心抵御自然界的严寒。
        (此文原载《安徽日报·黄山副刊》1993年获“焦陂杯”全国散文大赛二等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