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尔玛之夜~~新疆记行(3)


乔尔玛之夜
伊犁之行,最艰险最令人难忘怀的一带发生在乔尔玛——这里是北天山峡谷中一座孤零零的兵站。
本来,中国新文学学会会务处拟好的路线是沿乌昌一级公路,途经石河子、奎屯、精河、赛里木湖进果子沟直达霍尔果期国境,需时两天。第三天赴伊犁师大做客,第四天一早经“天马之乡”的那拉提翻越北天山,沿独山子公路返回乌鲁木齐,行程达三千公里。汽车到达石河子,获悉原定路线有爆破工程,两日内不能通行。于是决定改走独山子即原定回程的路线。这段路况不好,且尽是盘山公路,极具险峻!
我们这辆大轿车,实在就是一个大家庭了。在乌鲁木齐出发前的头天晚上,会务处负责人就作了简短动员,要求年轻人尽可能的坐后排,位子坐好后就不要变动,以免产生不愉快——这可能就是国际通用的习惯法。我在这个“大家庭”里年龄偏小,义无反顾,坐在最后一排。同座的有重庆出版社吴立平夫妇、《今古传奇》副主编罗维扬诸君。连日来,我们相处得很好,一任汽车的惯性抛上落下也不发怨言。倒是有一位老者,他在第二天就抢别人的前排座位,被抢者年龄也不小,双方就争了起来。最后还是学会秘书长张永健教授主动让位了事。
穿过独山炼油厂,我们进入S型盘山公路——这可是翻越天山呢!机会难得,一旦遇有山泉、瀑布等景点,大家都拍照留念。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车厢里沉闷的空气突然清新,人们纷纷关上车窗,老年人开始穿羊毛衫。导游说:“汽车已经接近雪线了。”
一天过四季,我们这次都有了切身感受。上山前还是晴朗朗的天,热不可奈,这会儿雪雨冰雹交相而至,我感到胳膊起了鸡皮疙瘩,有“不耐五更寒”之意,不得已加了一件长袖衫,很后悔没有听从导游忠告带上羊毛衫。汽车盘上“挡住风雪的大坝”,穿过天山隧道,已经是海拔四千八百米以上的雪山顶峰了。猛可里雪花飘飘,夕阳把车后面的雪峰染得彤红,一片金光灿烂。大家都被奇异的“晴雪”景观迷住了,再也不顾及雪山上的严寒,走下车,留下了一组组珍贵的、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是此生唯一一次的镜头。
进入峡谷,天黑了。充当导游的新疆师大办公室朱主任宣布:“这里是乔尔玛兵站,在此过夜。”因为到新源县那拉提镇还有一百多公里,要翻越两座雪山,夜里翻山不安全。经过连续七个多小时的颠簸,大家都感到很疲劳,极想休息。可是这兵站的条件太差,没有晚餐供应,甚至连开水都奇缺。一些人实在饿得不行,跑两里外的哈萨克民居买面吃。我因不适应高寒气候,突然冷热交加。罗维扬君说是感冒了,送来一包感冒药。只是我天性难吞西药片,便扯过棉被包头捂脚发了一身汗,这冷热症才向我道别。
从兵站得知,当年为修建北天山公路,一百二十多名子弟兵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就埋葬在“天马之乡”的那拉提山脚下!真悲壮啊!有人提议明天路过烈士陵园时,要给他们献上一束山花,或者临风酹酒,好好地祭奠一番。
凌晨七时(相当于内地五时),我们又登上大轿车,告别了孤零零的乔尔玛。
前一篇:天池之旅~~新疆记行(2)
后一篇:赛里木湖畔~~新疆记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