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篇~~弄潮岁月(26)


潮汐是受太阳和月亮的吸引而产生水位定时涨落的自然现象,尤以海洋和沿海地区的江河感受较为明显。据字典释义:日涨为潮,夜涨为汐。如果说,太阳和月亮是宇宙中永恒的“夫妻”,那么,潮汐可算是他们的孪生兄妹,兄值日,妹值夜,准时上岗,日复一日,无怨无悔。
潮汐的力量是强大的,郭沫若先生当年形容钱江大潮:含怒奔涛卷地来,排山撼岳走惊雷,可见其声威是何等的惊人!潮汐的称谓也很多,就长江下游的扬子江来说,农历初三、四里谓“初汛潮”,此潮水势较弱,只能抵达南京以下的水域,且不能使江水倒流。十八(日)谓大潮,潮头高约丈余,其涨幅可抵达江西的九江市,南京以下的江水均出现倒流现家,且水流极快,这就在有限的时间内,迫使“一江春水向西流”,可算是长江中的一大奇观了。
潮有爱否?答曰:有。据说春秋之际,忠君爱国的伍子胥为吴王所冤杀,沉尸钱江。伍子胥忠魂不泯,仍是一日三朝(潮),以此警惕国君,故钱江大潮又称“子胥涛”。此言传出,国君不胜悚惧,沿海居民在不同程度上也受其侵扰。后来不知那个皇帝发怒说:一日两朝(潮)便可,何用三朝(潮)?“潮”知过,遂改一日两朝(潮)即早晚潮。这当然是传说,不足为凭,但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对忧国忧民的忠臣的爱戴。
潮有恨否?答曰:有。据说明朝末年,“潮”不服荷兰人侵占我宝岛台湾,乃力助民族英雄郑成功,一举光复。此事见于《清史稿·郑成功传》,原文为:顺治十八年,郑成功攻取台湾,荷兰人恃鹿耳门水浅不可渡,不为备。成功师至,水骤涨丈余,舟大小衔尾而进……台湾人咸惊,谓天助也!
潮有情否?答曰:有。受潮汐影响的沿海江河地区,水利即航运业都极为发达。以我国苏南苏北为例,运河水位稳定,水灾也较少。特别是在扬子江航行的木帆船,利用潮汐行船,可不受风向及风力限制,航速成倍加快。据我记忆,大凡入夜从南通港出口,风向再好也要等潮汐至再“跑潮”,否则,你即使提前两小时开船,后面的船也能趁着潮头追上来,使你有白跑两小时的感叹。如果“跑潮”遇上大顺风,帆船时速可超三十公里,像射箭似的,这就是弄潮儿极开心的时刻!由此看来,“跑潮”才是弄潮人准确的定义。自然,这当儿下行船舶一般都会抛锚“让潮”,即使是机动船,其航速比潮速也快不了多少,甚至有低于潮水速度而出现貌似前进实则倒退的现象,可见反潮流行船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此外,有条件的地方创造利用潮汐为动能,建起水力发电站,绿色环保,其经济效益也很可观。
潮汐这种自然景观,也有其危害的一面,譬如汛期,江防人员忧心如焚的时候,潮汐硬是让江水涨几寸,无疑会加大险情,甚至也有险段为其所溃破……尽管如此,潮汐的好处还是很多的,重在扬长避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