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跳板~~弄潮岁月(24)

(2013-03-17 04:38:55)
跳板是船舶与码头(陆地)之间连接的工具,有铁木两种。跳板可延伸,把两块或更多的跳板连接起来,就形成了栈桥。
会都赞美人梯精神,那是偶像化了。其实,任劳任怨的跳板是更适合于人们垫脚起跳的。由此及彼,其间非得有一块跳板不可,而一切从事教育工作,从事文艺事业,尤其是那些起草文件的机关文员和报刋编辑,那真是有种地地道道的跳板精神。
潮人很爱惜跳板,对一般的木质跳板都要用钉、箍加固,还要浸桐油防腐。至于铁跳
潮人对跳板的使用很有讲究,譬如:从船舷一侧搭跳的称“横跳,称船头搭跳的称“直跳,特殊情况下从船艄搭跳的,“直跳。对横跳和船后的直跳,大家都无顾忌,而对于船头的直跳那就要避讳了~~迷信认为,船神就附在船首,如果女人不小心走船头直跳,污了神光,轻则导致航行不顺,重则有沉船死人之虞。因此在旧社会,女人是绝对不准走船头“直跳的。与此互为佐证的还有一个传说,那就是“跳板不救人。如果有人从船上失足落水,救护者第一反应是抛下挽篙或橹什么的,并随之下水,却不能抛跳板。他们说,抛跳板是间接的亵渎了神灵,神不愿意用它救人,因此救援的希误渺茫。执此说者虽然愚昧,但跳板不便救人却又是客观的,不会水的人被水一呛,便拼命挣扎,无论抓到什么东西都拼命地往下捺,。如果抓到跳板亦如此,而在下捺的过程中,跳板浮力受限发生频繁的转向,这种转向使落水者容易失手,也有被跳板转向击中脑部……这恐怕才是“跳板不救人的真正原因。
板不救人,却解了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大难。甲午战败后,中堂李鸿章感到奇恥大辱,当众誓终身不履日地。一次他访英归国,途经日本横滨需上岸轮船。中堂有誓言在先,谁敢勉强?随从焦思苦虑,决定在两轮之间搭上跳板,让中堂大人从跳板过轮,这也算是不履日地了;这样做虽然有点滑稽,但多少也体现了这位中堂的民族气节。
板的短处,是跳板的特性决定的,使用者要扬长避短:而跳板那种助人起跳,任劳任怨,甚至为负重折断筋骨而不悔的精神,才是值得人们赞美的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