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岁月~~在交挡与合挡的过程中迎来人生花季(1)
(2012-11-23 02:47:13)
标签:
杂谈 |
今天,
一
对驰的交通工具,在相遇时的称谓很多:汽车相遇称“错车”,少不了要揿揿喇叭,放慢速度;火车相遇称“交会”可它们是两股道上跑车,至多鸣鸣汽笛,速度丝毫不减;船舶相遇称“交挡”~~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有个县官鄱阳湖行舟,总是嫌自己的船航速慢,迎面而来的船航速快,实在忍不住便质问船老大:为什么不加快速度,同迎面的船一样快?船老大解释说:这是交挡……县官不懂,便大发脾气:什么交挡(裆),青天白日的交的什么“裆?”真是太不象话了!直骂得船老大唯唯喏喏,哭笑不得,随行人员都摇头哑笑。
且不论这个故事真实与否?但至少说明一些“门外汉”对“交挡”这一专用术语的概念很模糊,甚至不明就里,但也不能深责,因为搞船本属36行之外(又称无底版)的行当,在旧社会不怎么受人重视,尽管它有“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的闺中好评和“吴樯楚舵千(纤?)万丈,暖向成都寒未归”的悲壮苍凉的诗篇。
两船交挡,如不提前校正航向那是很危险的。尤其是木帆船戗风而行,一个在上风,一个在下风,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碰撞,这种碰撞江上人习惯地叫着“合挡”。船舶一旦合挡,受船体压力而骤长的水势会激起冲天水花,紧接着便是两船碰撞的暴响!这种遭遇轻则导致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重则发生沉船事故,即使是远洋轮和兵舰,在合挡中也有海难事故发生。
二
船家少年喜爱交挡,这是因为帆船是流动的载体,航行中双方见面的机会不多。
正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贪玩时节,夜泊时父母们为着安全又不准他(她)们过挡玩耍,那只有在白天的交挡中多看几眼,多谈几句。
“喂,你晚上湾(停泊)船到我这边耍!”脑后留着“鸭屁股”的小子在舱门喊。
“哎~~”她大声应着,双手拱成喇叭状,“要么,你就到我这边来……”由于向上风传话,稚音显得断断续续。
交挡~~船家少年的精神生活实在很单调,交挡中不见了船家少年,灿烂的朝霞便染红了江面。他们迎着太阳呼唤,唤来百舸争流,唤来群鸥追逐白帆,唤来了人生的花季……刹那间,这江上的风景变得无限美好!
相恋相爱,朝夕厮守,这还不够,而四目相视微微一笑的交挡,却勾魂摄魄,行驰中的木船瞬间化为磁铁,迅速靠拢,合挡,已经是不可避免了……
他那年也不过十七八岁,面目清癯,略瘦。她比他还要小,但已亭亭玉立,楚楚动人。在单位头们面前,她红着脸说;“不是他的错~~是我,我不太会操舵。”“别听她的,”他抢着打断她的话头说,“是我铲(碰)了她的船艄,又怎么能怪她呢?”
事故的责任已经明显,一个“头”却绕有兴致地明知故问;“说说看,你怎么就铲了她的船艄呢?”
“我,不好说……”他低下了头。
她也低下了头。
好在,那次合挡事故损失不大,头们责成当事者检讨(当然要承认航行中精力分散),修复了事。双方家长彼此心照不宣,也未深责。几年后,在那位“饶有兴致”的“头”过问下,他和她举行了定婚仪式,有情人终成眷属。
交挡,给弄潮儿带来了幸运。
感谢交挡!(原载《中国水运报》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