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年趣事~~山芋的故事(散文·录旧作)(11)

(2012-10-25 09:22:16)
标签:

杂谈

山芋又称地瓜、红薯,《七品芝麻官》曾说:做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即此之谓也。山芋生熟均可食用,还可酿酒,曰“地瓜”或“老白干”,虽登不上大雅之堂,但不少瘾君子对它还很有感情。在那个天灾人祸的大荒年中,山芋是主粮,顶走红。凭心而论,就其食味和营养价值也使萝卜莱和圩草大为逊色,特别是对患有便秘症的老人来说,堪称灵丹妙药。

我小时候特别爱吃山芋,如果大米饭里掺煮山芋,那么我的选择只会是山芋而不是大米饭。直到现在,已近不惑之年而犹惑此物。街头巷尾,每遇呼烤山芋的摊子,一闻其香,必欲破费块儿八角,一尝为快。至于家里,也是必备之物。

山芋伴我度过辛酸的童年,也饱含我绵绵无尽的哀思。

那是60年代初期,我们这些“红领巾”就晓得往大食堂排队打饭了。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故事。

“开饭了,开饭了!今儿中餐每份两根山芋,一碗萝卜菜……”

老村长望着黑压压的嗷嗷待哺的男女老少,使劲地挥着大铁瓢。激动抑或是刚开锅的山芋热气熏烤,他额上露出豆粒似的汗珠。于是村民们鱼贯而入,等待布施。这时候,人们大多是兴奋的。

“开饭了,开饭了!今天劳力发两根山芋,妇女和小伢一律打萝卜菜!”

这是副村长的声音,语气同他板着的面孔一样威严,令人不敢仰视。

听长辈说,我们家同副村长小有过节,特别是我的父母长年泛舟江湖,家中无主劳,被他及一些人视为“累赘户”。因此,每当副村长“掌瓢”时,祖母得到的只能是萝卜菜而不是山芋。这时候,祖母总是忍气吞声,背地里用萝卜菜同好心的婶子换点山芋,以满足我无止境的嗜好。

“吃吧,好孙儿,吃了山芋长个子,长了个子考大学……”

每次,祖母都把仅有的山芋全部拣到我碗里。我刻骨铭心地记得,她的语气是悲凉的,但不失希冀;悲苦的布满皱纹的脸上竟然显出勉强地、慈祥地、人世间只有祖母才有的笑。

可恨我,为这两根山芋使高龄祖母屈膝折腰,受尽委屈,自己还蒙在鼓里。

“没有山芋,我不吃,不吃,就不吃!呜呜。”

一天中午,我放学回来见碗里全是萝卜菜而没有山芋时,就朝祖母撒娇撒痴,哭个不了。

“好孙儿,奶奶孬,奶奶去晚了,没有打到山芋。晚上吃山芋,噢。”祖母深感内疚,把碗里仅有几个小指点大的白萝卜头塞到我嘴里,并且说萝卜头好吃,萝卜头比萝卜叶子好吃,哄过了这一餐。

也许是祖母大限已来,运气不好,晚餐适逢副村长“掌瓢”。在别人都打了应得的山芋而祖母没有打到时,祖母一反逆来顺受的性格,她同他大吵一架,从此卧床不起……

我好后悔哟,如果我不死要山芋的话,那祖母是不会同副村长吵架的,她也许要多活几年,甚至现在。

想起来,也不能全怪副村长,“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记得祖母出殡那天,他也买了纸烛前来凭吊,其言也哀,执礼甚恭。

年前,我回乡探视,当年的副村长已形消骨立,年逾古稀。我问,老爹还记得山芋的事吗?此老竟神色茫然,嗯嗯啊啊,说是记不起来了。

也许,他在那个大荒年择优供食是对的。

我还能说什么呢?敬支烟,怅然别去。

只有对祖母的思念,不会有绝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