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体温调节及适中温度

标签:
新生儿体温暖箱适中温度育儿 |
分类: 成长全攻略 |
新生儿暖箱温度设定主要参考于新生儿适中温度,以前叫中性温度,英文为neutral
temperature。
它的意义在于在此温度下机体耗氧、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量也最少,而且能够保持正常体温。近年来有学者建议定义适中温度为使机体在安静状态下深体温保持在36.7-37.3℃,且体核温度及皮肤平均温度每小时变化分别低于0.2℃及0.3℃时的环境温度。
出生体重大于2.5kg的足月儿的适中温度通常为生后2天内为33℃,到生后2周后就降至32℃。胎龄及出生体重越低,日龄越低,则适中温度越高。
也曾有学者提出计算适中温度的换算公式:
1)年龄<1周:36.6-[0.34×(出生时胎龄周数-30)]-(0.28×日龄)
2)年龄>1周:36-[1.4×体重(kg)]-(0.03×日龄)
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适中温度时,足月儿及较大早产儿在一定范围内机体可通过调节产热或散热量,使机体的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但体温正常只表明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并不等同于最佳和最低的代谢率和耗氧量。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程度超越机体调节的能力时,则会造成体温过低或发热。
因此,临床上我们除了根据参考值来设定和调节暖箱温度,同时还需要密切监测宝宝的体温。通过体温等生命体征以及其他临床表现的反馈来综合判断宝宝的体温调节和箱温设定是否合适。
http://s6/mw690/002w1HJ8gy6GTzguvKB35&690
本文来源于@培儿屋儿科医生,转载需注明作者及出处
更多育儿资讯欢迎关注@培儿屋儿科医生 新浪微博
欢迎访问 培儿屋新浪博客
智培儿,好父母。Raising Kids, Do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