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钱币《悟中寶钱》~~

这枚西夏文钱币试译为《月内寳钱》或《月中寳钱》还是《悟中寳钱》?
作者:西夏泉女~李翔
任何一种文字的产生,并非是某个人物能凭空捏造出来,文字来源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实践,需要较长的历史形成过程。西夏王李元昊令大臣野利仁荣依法律形式颁发推广的西夏文字,实际上是将在民间原始不规范的西夏文字进行了收集、整理、归纳和演绎。西夏文字在书法上与汉文书法有同样的:楷、行、草、篆等书体。
公园1227年,蒙古大军屠城统治后,没有为西夏修史,使得西夏国连同丰富的文献史料及文字全部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近代,随着学者们的考古研发,西夏文字文献史料逐渐浮出,神秘的面纱正被渐渐揭开。但是,西夏的某些文字还是有缺失,字体变异,解释不全的现象存在。我对自己收藏西夏文钱币,做了初略的普译,西夏文钱币大体可分为8个种类:1.皇家祭祀大花钱,2.大小不同制式的行用钱,3.僧人使用的佛教钱,4.军队专用钱,5.民俗文化钱,6.帝王国号钱,7.帝王年号钱,8.儒家翰林院钱。
我将要试译的这枚西夏文钱币(上右下左旋读)很多泉友手里都有,这是百姓日常生活的行用钱币,也有祭祀大花钱和佛教供养钱,这说明此钱币是发行于佛教盛行的时期。但是,钱币上的第一个文字已被简化,钱币上的文字通常是手书体,之所以说被简化了,是因为看过古泉园丁老师在2016年10月写过一枚西夏文钱币试译的博文《神月之宝》,老师文章中译为的“月”字,我认为应该译读为:“薩”字,也就是说应该读“菩萨之宝”,我将要重点描述推敲的一个变异的西夏文字。
此枚钱币上的第一个字,我在字典里进行了地毯式排查也没找到,有三种可能存在:1.文字简化;2.书写变异;3.钱币存疑。后来,依据手中很多钱币对照字样变化,我认为是由西夏文字“菩萨”的“薩”字书写演化而来,如果不按古泉园丁老师文章里的那枚钱币读“月”字,则可推出简化字“薩”,在《夏汉字典》中“萨”字有多种解译,1.菩萨。2.悟、晓、通、达、明、瞭也。那么,古泉园丁老师的“神月之宝”就应该是另一种解译。
我们的汉文字从1956年到今天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已经被简化了许多,西夏文字也是一样,在近200年的历史中不断变化。第二个字,字典解释为:内、中、裹也。取“中”字。第三、第四二字“宝钱”不必多解。此西夏文钱币如果按古泉园丁老师的解读就是:(月内宝钱)或(月中宝钱),由于此枚钱币上的这个西夏文字比较特殊,我与古泉园丁老师进行交流,经过一番探讨,老师说:“月字有两解:一是月亮。二是三十天。内字也有两解:一是一月之内。二是一月之中,还可以是月中间十五。按字翻译,称之为“月中寳钱”,实际意义是“中秋寳钱”。我认为:说是中秋寳钱,不符合翻译的字意,也就是说,古泉园丁老师把此枚钱币看成是中秋纪念币了,老师曾经试译过的“神月之宝”才是纪念币,并且应该读:“菩萨之宝”。
我在解译的这枚西夏文钱币不是纪念币,是行用钱币,应该读作:“悟中寶钱”或“萨中寶钱”。
各位泉友,我的翻译是字义比较准确的,按钱币的各种形制来说,分明是生活行用钱,不是纪念币,我认为古泉园丁老师拐了弯,“曲解”了。大家认为怎样翻译好呢?不同的人会解译出不同的结果。
http://s1/large/002w1lePzy7MrQPUYZL95
http://s1/large/002w1lePzy7MrOcKj0M4c
http://s1/large/002w1lePzy7Mc0iZ91Vd3
http://s1/large/002w1lePzy7Mc0ozSgy42
http://s2/mw690/002w1lePzy7pATQXoulc1&690
大家看了我的钱币译文,肯定会有疑义,随着翻译的不断深入,就会接近真理。我是充分的利用了公众工具书,尽了最大的努力。我的工具书有:《夏汉字典》、《文海》、《辽金西夏史》、不同版本的《简明西夏史》、《辞海》、《英汉双解活用词典》等。目前,我已经翻译了21枚西夏文钱币,每翻译出一枚,我都在诚恳的请大家给予支持和鼓励,特别期待懂得西夏文字的朋友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