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淄博吃烧烤去

标签:
淄博烧烤 |
分类: 人在旅途 |
忽如一夜春风来,淄博烧烤冒出来。
忽然间,朋友圈、抖音到处都是滋滋冒油的烧烤。几人围坐一起,转动着烤串,再加上“小饼小葱加蘸料”三件套,淄博烧烤成功出圈,火出天际。不但让齐鲁大地,不时飘起阵阵烧烤香,甚至有人“打飞的”来淄博感受。
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细细密密的春雨,一直下着。
清明假期,清晨,雨,似有似无,天地一片迷蒙。冒雨晨跑,有些些凉。进家,胖煮了热面,寒意速去。
饭罢,俩人相对无事。忽然想到网上同城有人提及乘绿皮火车去淄博吃烧烤。俩人一拍即合,开车就走。
到老火车站,发现那个极有时代感,可拍五六十年代老电影的候车外厅已旧貌换新颜,成了常见的气派。
来前和胖商量,彻底体会一次过去乘火车的感觉,没有网上订票。胖去停车,我去购票。小窗口购票厅也成了开放式,买票时才知,非周末没有返程票。既来之则安之,乘火车去长途车回。
9:40进车站,虽是绿皮,却已不是过去的那种平顶,而成了常见的绿皮圆顶。9:53,火车缓缓驶出。坐的加箱,依旧满座。一路俩人皆兴奋,窗外,雨中的麦地,已经泛青,不时有粉的、白的、黄的春花闪过。11:16,准时停靠淄博站,沿着清晰的标识,未出车站,就坐上2路公交。虽因不是周末,没有烧烤专线,可司机师傅相当热情,熟练地报出几个站点附近的店名。
从公交车上,隐隐体会到了淄博烧烤火起来的原因:这座城市虽道路不宽,可交通便利。公交有专用车道,站与站之间距离很近。我们坐了18站,票价竟然1元。当地人刷卡,6折优惠。为了打响“烧烤”这张名片,周末开设了21条烧烤专线,高速路口正在建设烧烤城。为了吸引年轻人,约定大学生一年四次,每次5天可享半价入住。据说如果一旦有投诉,烧烤店立刻关店整顿。车上市民很热情,提前两站,已有人提醒我们可准备。
冒雨下车时,身边不少人同下,多是年轻人,看来真应了那句话:山东的大学生,周末和假期,不是爬泰山就是到淄博吃烧烤。
只可惜,几个网红烧烤店全都爆满,号早已发完。好不容易有一家还在发号,我领到22号,却被告知刚就坐的是3号。
胖笑:你不吃羊肉,烧烤吃不是不重要,坐了绿皮火车,目的基本达成。
心态好运气好。
俩人沿着一个小胡同慢行,路两边全是小吃。小丫说吃不到烧烤可吃酥锅,更具特色。在这里读了四年书,吃这方面,她有发言权。
酥锅没找到,肚子已咕咕叫。俩人吃了一个味道特好的酥脆葱花饼,要了一个久负盛名的博山烧饼。一转弯,竟然有很多家烧烤店,出现眼前。
挑了一家相对大一些的店,先点了10串羊肉、猪肉及各种蔬菜串。店内座无虚席,桌上的小小烧烤炉,都传来滋滋啦啦的清脆声。
大烤炉内烤半熟,成把的串被放在两层小铁炉上。果木木炭,在下面发着灼热和木香,平摊的肉串,滋滋冒着香气。第一层烤好,放到第二层,防止烤糊。小饼折叠蘸一下蒜蓉辣酱,展开,一条酱线,放入小葱,冒着油的肉串一撸,再撒一点辣椒、孜然粉料,卷起来,吃一口。
香,真的香!一烤一撸一卷,沉浸式操作,满满的参与感,满满烟火气。
结账时,胖的一瓶酒一盘花生米加烧烤,只有146元,不喝酒的话,2个人,不到百元。经济又实惠,物美而价廉。
离开前,店家很热情的出门给我们详细指去长途车站的路。走出不远,意外发现到了小丫大学东门,站在校门口,拍了几张照片,发到家庭群。时间真快,一晃小丫毕业已快6年了。
雨,早已停了;天,还阴着。空气,湿润润的;微风,舒服服的。
俩人边感慨时光的无情,边赞叹烧烤的余香,4.4公里,步行至车站,没有累的感觉。
没有了来时的兴奋,车厢内很满、很闷,2个多小时车程,有点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