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比小时候少了什么?
(2023-01-10 12:12:22)
标签:
年味淡了 |
分类: 心情散记 |
上周,分了两箱橙子。很小,滋味很甜。据说是公司扶贫乡村所产。
今天,发购物卡了。比去年多,很开心。据说退休的人也给了一半。
劳资员工作群内一说,班长迅速过来签字,领班员的卡,个个喜笑颜开。要不是购物卡拿在手,牙根没有即将过年的感觉,不管是街上的气氛还是心理的期盼。现在过年,就感觉放了个小长假,孩子们可以回家团个聚。
包括去年,过年前,都会给自己一套新衣。年初一清晨,从里到外换新衣过新年。今年,没有一点买衣服的冲动。家中,玻璃没擦,房屋没扫,被褥没拆,窗帘没洗,盆花没购,彩灯没挂,年货没备,鞭炮没买,出门的计划没做。去年春节,小丫没回来,今年只想一家人聚在一起,看看电视,说说话,聊聊天。
现在吃穿不愁,衣食无忧,娱乐项目遍地有,却都说现在年味淡了。和小时候相比,少了什么呢?
小时候盼望过年,是因为物资贫乏。过年可以啥也不干,小闺女能穿新衣戴新帽,小小子儿还能放鞭炮儿。吃好吃的,玩好玩的,热热闹闹,满村疯跑,乐得蹦高。鞭炮、春联、福字、年画、窗花、祭祖、拜年、压岁钱,喜气洋洋,全是欢笑。元宵、年糕、灯谜、灯笼、舞狮、唱戏、踩高跷,热闹非凡,亲情浓浓。跟着家人,走亲串友,口袋里装一把花生,塞几个红枣,偶尔有几毛钱的红包,能开心的嘴咧到耳朵勺。
现在过年,感觉少了浓烈味道,失了情感交流,缺了仪式感,短了期望值。亲戚少了,感情淡了,缺少了纯粹的欢乐,单纯亲情的慰藉。过年,过年,没有鞭炮,少了串门,就剩下购物、红包和假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