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芭蕾舞脚背杂谈绷脚的训练方法立脚尖的重心 |
分类: 芭蕾知识 |
发布时间:2011.11.12
摘要
在本文中,我将主要从脚背选择、脚背训练方法以及防止脚背伤痛三个角度进行探讨。在通过脚背进行多个角度的研究与分析,拟达到正确的认识脚背的目的,并提出训练脚背的科学方法,以及防止脚背的伤痛进行研究。在众多舞种中芭蕾舞者的著述脚背作为一个焦点进行研究探讨,从而凸显脚背在众多舞种中的重要性,尤其在芭蕾中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脚背
目录
脚背对芭蕾舞者的重要性
一.怎么选择芭蕾的脚背
(一).脚背的介绍(脚背的解剖)
(二).选择芭蕾脚背的方法
二.正确训练脚背的方法
(一).脚背在芭蕾中的主要训练方法
(二).芭蕾对脚背的要求和正确的训练方法
三.预防脚背伤痛的方式
四.芭蕾舞对脚背的审美
(一).足尖的表现力
结语
芭蕾是一种高雅艺术和贵族艺术,有着科学完备的训练方法,用身体的语言来体现一种“无声的言说”。脚背在古典芭蕾舞中是不可忽视的,就连现代舞、中国古典舞等舞种也对脚背到脚趾末梢的感觉要求更生动。任何舞蹈动作的启动都离不开绷脚,脚背的使用能在肢体语言中能更生动地表达感情,从而最富有活力。然而芭蕾被称之为“足尖舞”。
脚背使舞蹈演员的脚富有表现力,更有音乐感。
脚背的每一个动作几乎都踩在音乐的点子上,使舞蹈与音乐美而极致。
脚背是舞蹈演员的支点,撑起轻灵的肢体,发动起令人目眩的人体力学唯美的运动。
脚背到脚尖是舞蹈演员的音符,在舞台的五线谱上点击着,跳跃着,谱写着舞蹈美轮美奂的乐章。
脚背到脚尖是舞蹈演员的笔尖,在舞台的纸页上挥写诗句,一会儿端庄、高贵,一会儿龙飞凤舞……
一.怎么选择芭蕾的脚背
(一).脚背的介绍
芭蕾舞的美以舞者付出是残酷、畸形的双足之痛为代价!从人体解剖来看脚与脚尖,人的脚骨头分为跗骨、跖骨和趾骨……共26块。跗骨是脚背的主要骨骼。当然踝关节也是主要使足屈伸的关节,它的关节窝和距骨滑车都是前宽后窄,故在足屈时,较窄的滑车后部进入宽大的关节窝前部,可做收展运动。距跟关节和距跟舟关节联合运动,能使足内外旋,但幅度不大。在古典芭蕾风格中芭蕾舞的脚背以外开切入,所谓的“开”是髋关节向人体两侧外开,为了增加人体下肢及其脚背外开的表现力,芭蕾的“开”是有一定难度的,必须从髋关节以下到脚趾尖全部打开。这同时也舒展了人体的线条通过脚背的外开来传达表现力。总的来说,各自单独运动很少见,大部分它们都联合起来运动的。足弓位于足的中部,它分为外侧纵弓、内侧纵弓和横纵弓。足弓像拱形建筑结构,具有坚固、省料的特点,当人体直立时,重力传至足部,在足部形成了三个分力点,起维持足弓的主要足底韧带象弓弦一样,去固定和约束它们,使人能站立得稳。舞蹈对焦站立的要求,也很强调把重力正确分配到足部的三个分力点。除了关节以外还有足肌,足肌分为足背肌和足底肌。芭蕾的绷脚按舞蹈解剖学来说,绷脚背的原动肌是小腿三头肌、腓骨长肌、趾长屈肌……在小腿固定时收缩使脚背绷起。勾脚时原动肌和对抗肌与绷脚时相反。
(二).选择芭蕾脚背的方法
当芭蕾舞校在挑选学生时,要目测学生脚的先天条件。一是看脚背,看脚背能不能绷起,形成弧线,弧线的最高弧度应在距骨头前方,而不是跗跖关节处。如有初学者的脚肌肉力量差,老师可适当加外力帮助绷脚,以确认脚背的条件;二是看脚趾,看第一至第三脚趾的长度是否齐平,这三个脚趾齐平的学生将来立脚尖重心容易稳定。然而后天的科学训练,以脚背为例,即使脚背条件再好,也要持之以恒练习脚背,而脚背条件稍差,则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得到弥补和改进。脚背的训练应该如人体软度训练一样重视。从芭蕾审美角度来讲,表演者脚的外形是有一定标准要求的。脚背扁平甚至只能抓起脚趾会影响审美,当然也不是脚背的隆起越高就越好。除去审美的需要还有芭蕾技术的力学的需要,过于柔软隆起的脚背和过于扁平或者没有脚背的话都会影响整体重心的掌握。那么说,芭蕾舞所需要标准的脚背,是天生的,还是后天训练出来的,这需要分三个层面来讲,第一从专业选材来讲,当然最好是选择标准的理想的。第二从现实来讲,无论是专业的,还是爱好者,理想的完全符合标准的永远是少数。即便是脚长得非常的理想,其它条件没有也不行。第三影响到身体重心直立偏移的完全就不可能学习芭蕾。甚至现代舞、中国古典舞等也会影响腿的动作传到脚趾末梢感觉和生动的问题。从这三个层面上来讲,就不难看出天生标准的是比较理想的,它可以使学习者有条件顺利完成规范要求。距离标准太远了学习起来几乎不可能完成。起码要具备能使身体重心直立,不影响芭蕾技术力学所需的标准。
二.正确训练脚背的方法
(一).脚背在芭蕾中主要的训练方法
(二).芭蕾对脚背的要求和正确的训练方法
除了要注意脚背的训练方法之外我们还需注意训练脚背的要求。绷脚:是芭蕾其中的基本要素之一。绷脚也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绷脚毫无疑问延长了腿的长度,强化了腿的流线型的优美。二是绷脚训练能使踝关节得到强有力的锻炼,增强了踝关节以下到趾关节的灵敏性。一般初学者在绷脚练习中,经常会出现绷脚背不绷脚趾或只绷脚趾不绷脚背的现象,这都不符合规范要求,绷脚必须从踝关节开始把力量一直贯入到脚趾,让脚趾去找脚心,实际上脚背脚趾绷得越紧,腿部膝盖也会越收紧。一个演员必须耐得成千上万次的枯燥而又单调的绷脚练习,在绷脚中寻找芭蕾基训的真谛。芭蕾的基本要素不仅只有绷脚,其“开、直、立”也是它的基本要素。按这几个原则渗透到对身体每个部位的严格要求中。芭蕾舞之所以被称为“足尖上的艺术”。其中它的方法很科学。在芭蕾基训课中,Battement
三.预防脚背伤痛的方式
芭蕾舞基训对于每个芭蕾舞者来说都很重要,然而热身在芭蕾基训课来说尤为重要。热身是从身体肌肉、关节、血液、神经几个方面进行适度调节身体,这些热身完后一定不能忘了活动脚背及脚腕子,也就是压脚背。既便于训练时的大幅度舒展,防止不必要的伤痛。但如热身不足,上课时会容易扭伤。特别是在冬天的时候天气会有些冷,这样身体的各个部位及脚腕子也会有些僵硬,所以课前的热身运动非常的重要。如热身不当并且在经过长期训练脚背及脚腕子时会导致跟腱的损伤,我们需要预防跟腱疼痛和进行一些措施。
(二).脚背的缓解
为了更好保护足弓,预防损伤研究出了以下几种方法。1.每次练习完毕后,轻手法按摩、热敷双脚,以加快放松紧绷紧的足弓,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 2.一旦发现足底的韧带、肌腱等拉伤,要及时给予冷敷处理。 3.睡前可用60度左右的热水泡脚,以便缓解双脚,避免防止损伤。在练习脚背中,足以能够立脚尖的时候,是要靠脚腕子的力量把身体推上去,而不是真地用几个脚指头来支撑身体。这样会导致脚趾受伤。长期不正确的训练推脚背的方法也容易导致跟腱炎的损伤等等。所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要反复强调自己Battement tendu、Releve、脚尖等等一些训练方法,这就为了让脚腕子能够加强训练的能力,并且能让脚背得到很好的训练。从而防止足弓的扭伤,即使是外伤或劳损发生炎症后,我们也要坚持足部的锻炼,以边治疗边训练的正确方法来适当休息,局部热敷和按摩等措施。
四.芭蕾舞对脚背的审美
每当提起芭蕾舞来,许多观众眼前便会出现那碎步舞动着的足尖。正因为如此,在许多人心目中“足尖舞”成了芭蕾的同义词。在芭蕾舞剧中往往让我们常常会忽视芭蕾的舞步,而舞步的静止状态也是有修养的。如Battement tendu后点地时的脚背,它下肢的外开脚背和弧度以及上身舒展的线条,后背的直挺及收紧,这都增添了演员的一种贵气的精神及挺拔的气质,体现出芭蕾的修养和内涵。不仅是静止舞姿的脚能表达情感,舞步的修养也是很有讲究的。舞步的走路或是跑步都可以体现内心的表达,展示了一种情感发泄。而这种表达是通过脚的体现而表现出来的。所谓脚背的内涵是每一步出脚经过绷脚8/8到落6/8再到半脚尖的全过程进行的,其间我们往往会忽视7/8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最能令芭蕾女演员的舞步在舞剧中体现的更有感觉。芭蕾舞的每一种舞步都可以代表着一种情绪,快乐的、悲伤的还是焦急的……这都体现了脚背在芭蕾舞中是不可忽视的。许多的古典芭蕾的作品在足尖上的动作也足以让我们看出舞者动作均表达了剧情内的人物,使心理活动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脚背的好与不好只是一种外观的审美,而真正脚背的美看是否能用肢体语言来和台下的的观众去“对话”。所以说芭蕾舞者的双脚如“生命”般的珍贵。从芭蕾的审美理想来说,足尖鞋的使用能够将原来修长舞者的肢体线条进一步拉长以延伸这种特定的美感,增强对空间的冲击力,扩大对空间的占有量,并远远超出人体通常解剖结构的比例,形象而生动地体现出“距离即美”的古典美学原则。
结语
芭蕾舞演员的基本功训练是长期艰辛的,特别是女演员在脚背脚尖上的练习更是残酷、艰辛的。它之所以被称之为“足尖上的艺术。”并不是芭蕾舞女演员的脚背在观众面前体现的高贵有气质,而男演员的脚背也同样如此。在所有芭蕾舞演员上芭蕾舞课时要不断地强调脚尖是通过脚背到脚趾尖之间延伸出去的,但对女演员穿的脚尖鞋更是要用脚背力量把你的身体立起来,靠脚尖在脚尖鞋里立起来。足尖上的舞蹈形式更是肯定了优雅的芭蕾舞女演员在舞中最显而易见的魅力所在。
前一篇:芭蕾学生如何提高跳跃能力
后一篇:芭蕾舞训练中的呼吸韵律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