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回忆》教学设计
标签:
教学设计 |
山地回忆
1.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孙犁清新质朴的语言风格。
2.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人物形象与象征手法的逻辑关系。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战争背景下的人性之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军民鱼水情的革命文化内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物形象与象征手法。
难点:对"诗化语言"的理解;对特殊历史情境的代入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
1.概念: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1)人物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2)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时前面还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这几个部分组织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用以展现人物性格,表达中心思想。
(3)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
二、作者介绍:
孙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孙振海,后更名孙树勋,笔名有孙犁、力编、纵耕、余而立、土豹等,河北安平人。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历任天津日报社副刊科副科长、报社编委,中国作协天津分会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 代表作品《风云初记》《铁木前传》等。
三、背景介绍:
四、字词积累:详见课件。
五、整体感知:
1、本文写了几件事?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并分析各自的叙事要素。
2、理清本文的结构。
3、掌握本文的叙事顺序。
4、找出本文的线索。
六、人物形象分析:
文中运用哪些方法来表现妞儿的形象?
1、语言描写
(1)“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
(表现妞儿心直口快、泼辣,甚至带点野性)
(2)“你又装假了,”女孩子烧着火抬起头来,“你有钱吗?”
(3)“我们是真卫生,你们是装卫生!你们尽笑话我们,说我们山沟里的人不讲卫生,住在我们家里,吃了我们的饭,还刷嘴刷牙,我们的菜饭再不干净,难道还会弄脏了你们的嘴?为什么不连肠子肚子都刷刷干净!”
(4)“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5)“这样坚实。”女孩子说,“保你穿三年,能打败日本不?”
2、外貌描写
“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象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女孩子的外貌,形象朴实自然,富有山地特色,也透露出在日寇侵略下的女孩子过着艰难的生活。
3、几处的笑
4、几件小事
(表现了妞儿对新鲜事物的渴望,也说明了她的勤劳干练、心灵手巧、好学要强)
七、佳句赏析:
1.文本14段中:“不知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还有41段说“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是什么原因使尖锐的矛盾冲突,不断缓和、最后化解(我情绪或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话体现了什么?
为了保家卫国的共同目标,军民关系如鱼水一般,亲密无间。
代表抗日根据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军民情谊之深,人民子弟兵离不开人民。
八、主旨总结:
九、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相关作业。
2.预习《台阶》,并做好预习批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