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2021-10-25 10:40:52)
标签:

教学设计

分类: 语文教学

11 《论语》十二章

 

知识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有关知识。

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

能力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重点)

2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难点)

情感目标

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1课时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了解各则语录的内容。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教学新课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明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而不思/则罔/而不学/则殆。

/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教师范读强化解读文义的方法其余部分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

。如:学——学习 乐——快乐 温——温习 师——老师 思——思考 知——知道 择——选择

 

()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通假字

(1)不亦(愉快)

(2)吾十(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词类活用

(1)学而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而知(形容词作动词分别译为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4)好之者不如之者(意动用法……为快乐)

(5)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

 

3古今异义

(1)饭疏食(古义:冷水;今义:泛指所有的水)

(2)人行(古义:表示概数表示多;今义:表示确数)

4一词多义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快乐)(回也不改其乐(乐趣))

于我如浮云(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比))

温故而知新(得到,懂得)(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切问而近思(连词,表递进,并且)(学而不思则罔(连词,表转折,但))

可以为师矣(做)(为人谋而不忠乎(替、给))

()重点句子的翻译。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明确: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明确: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明确: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明确: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明确: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概括每一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三句讲修身做人。

第二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和温习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三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第四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第五章: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讨论思想道德修养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第七章:讲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第八章: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贪图不义之财。

 

三、板书设计

每章要点(重点句子)理解内容——掌握方法调、变。(补、换、)

2课时

 

1解读各则语录并进行分类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

2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

3联系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论语〉十二章》中学到了很多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方面的知识。这十二章的语言都很简练,但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学习后,每个人都受益匪浅。此外,《论语》是成语最多的文化典籍,我们就更不能小视对这篇课文的挖掘。接下来,我们就继续学习本课。

二、教学新课

 

1文章分别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

明确:分别讲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方面的内容。

(1)学习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传不习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品德修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子曰:贤哉回也……”

饭疏食饮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明确:在新知与旧知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温故”“知新的人才能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新知是那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复习,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行动上,在实践中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通过自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感到疑惑。

在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主张既学又问,不仅问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即使是才能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们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虚心向他们求教,不以为羞耻。

 

1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你是怎么看待箪食瓢饮的?

生甲:颜回的这种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真是不容易所以说能吃苦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生乙:我从颜回身上看到了他的那种高洁的学者风范。他不会因为物质条件的简陋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不会转而投身于追名逐利的大潮中最终也不会迷失自我。

生丙:我不太赞同以上二位的意见。我觉得没有必要完全摒弃优厚的物质条件,利用它为我们的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不也很好吗?

三、板书设计

《论语》十二章坚贞守节(宽厚仁义)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做人

 

可取之处

  在教《论语》时让学生能感觉到好像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愿意去读。

不足之处

  在上这一课时虽然课堂活跃起来了一扫过去上文言文课堂死寂的毛病但是在上课时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由于太过活跃对时间控制不恰当所以课时耗费过多到第二课时的时候学生的情绪大不如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