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浮生呓语之五:得与失

标签:
转载 |
(五)得与失
风景区有一处古墓,是明朝时期的,这处就放在现在也绝对是风光的,何况在明朝年间呢?这古墓名曰:卧牛听金钟,后面是雷音寺 http://s11/bmiddle/4d535317g5fd1db4b867a
的钟楼。墓主人是明朝一位名叫余散人的隐士,墓全部用巨石雕刻嵌合而成,结构简朴,宏丽壮观。碑后石墙的上面刻“壁翁化台”,碑石刻“明·石壁散人余公、顺助慈母林氏”字样。石壁散人姓余,名字佚传,史志漏载,但从明朝嘉靖年间饶平教谕王鲁的《石壁四咏》中的《栖云洞月》:“天留空洞散人居,万壑云霞任卷舒。深夜门阑不须锁,往来明月旧相如。”;《翠壁建金》:“松树撑石翠淫淫,赤日熏花落细金。入俗菩提千古树,风来犹带晚钟声。”此诗作者自注:“石壁旧为僧院,今废为散人墓”。可见这余散人确有其人,这一处古石建筑,历经四百多年,风采依旧,保存完好,没有半点破损。静卧在雷音寺前的荔枝园中,听晨钟暮鼓,见证世间沧桑,但却没有被游人注意,只有他的后人每年冬至前后在那祭祀。余散人生前连名字都没留下,死后却在闹市中一隐就四百多年。风风光光的坟墓,没有墓志铭,没有生卒时间,也不引起注意。的确是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隐士。这位余散人要是重生恐怕也是史料不及。他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无人知晓,更别说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痴人呓语:何谓得失:富者常怀不足之心;贫者日为衣食所累;隐者终惟埋名没姓。际遇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