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3日中午去看云接寺塔,该塔位于朝阳市双塔区凤凰山旅游风景区内,是朝阳凤凰山古建筑群中地标性建筑。始建于辽代,早年称麾云塔,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僧人海沧、海明募建华云寺守塔,后因塔寺上空岚气蒸腾,常有云雾缭绕,遂改名云接寺,塔也随之改为云接寺塔。又因凤凰山有上寺(华严寺)、中寺(云接寺)、下寺(延寿寺)之俗称,云接寺塔亦称中寺塔。
该塔为方形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高37米。分为塔座、塔身、塔檐、塔顶四个部分。塔座为须弥式,四面各有一假门,两侧各雕有三个壶门,壶门内雕有佛和菩萨,两侧配有伎乐人,四角有力士。其上有仰覆莲承托塔身。
塔身四角为圆形倚柱,塔身四面正中各雕一尊坐佛,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坐佛两侧各有一尊胁侍,头戴冠,身披络,神态恭敬。胁侍两侧各有一座小灵塔,似是大塔的缩影。塔身上为十三塔檐,由下至上逐层收敛。每层塔檐之间均镶嵌铜镜,四角挂风铃。塔顶仰莲覆钵,串四颗宝珠为塔刹。
此塔平面正方形,与大多八角形的辽塔不同。方形密檐式砖塔乃是隋唐时期佛塔的主要形式,辽代极其少见。其中塔身砖雕内容最丰实,建筑工艺最精深,体量最大,保存最好的便是云接寺塔。所以说,云接寺塔是中国佛塔发展史上“辽承唐塔遗风”中最具代表性建筑。
塔身和须弥座雕饰繁复是辽塔的突出特点。云接寺塔塔身浮雕以密宗金刚界四方如来及八尊胁侍为主要内容,配以反映佛祖生平的八大灵塔及飞天图像。须弥座雕饰则以八大菩萨和十六罗汉为主,辅以各种姿态的男女侍者、伎乐人、化生童子,以及花瓶、香炉、升龙、祥云等。所有这些雕饰在内容上比较全面形象的反映了密宗思想内涵;在布局形式上,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左右对称,成组配套,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严谨的布局形式;在雕刻技法上,浮雕与剔地起突、线刻等多种传统技法相结合,显示出古人高超的雕刻艺术水平;在人物形象与装饰上,既有传统的程式化的造型,如佛、菩萨像等,又有体现民族和地域特色以及雕塑匠师个人风格的创作性作品,如姿态优美的飞天,深目高鼻的胡人等。总之,云接寺塔浮雕保存之完整,艺术价值之高,在辽塔是少见的。
云接寺塔叠涩密檐也很有特点。垂脊安有陶凤、吻兽等脊饰,木梁下垂风铃,且都有存者,塔檐束腰壁面贴挂铜镜,无一缺失,这在众多辽塔中也非常难得。
在朝阳众多的古塔中,云接寺塔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它的建筑风格明显受到朝阳北塔较大的影响,其金刚界五方佛的塔身布局和朝阳北塔一脉相承。云接寺塔为辽代保存较好古建筑精品,建筑体量大结构稳固,设计巧妙,雕饰华丽精美,空间布局大气磅礴,从而成就了其俊秀挺拔的古塔印象,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2006年5月25日,云接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去的时候正赶上寺里免费午饭面条,许多游客去排队领取,我没有去凑这个热闹。出了云接寺旁边就是佛宝塔,是新建筑,里面供奉的舍利不同一般,可以去看看。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