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写清一山长博文
(2018-01-08 13:01:53)
标签:
侯一斌思维训练晋城 |
分类: 新教育理念介绍 |
第一部分:朱云龙老师论怎样改写博文
关于天狮小组改写策论的方式,我想以这样的思路开展。请您看下是否合适。
一,本段要达到的目的?(扮演作者)
二,为了实现目的,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式?(分析文章思维体系)
三,读者会出现怎样的情感反应和思维反应?(扮演读者)
四,改写本段。可以采用两种方式:
1、采用跟校长同样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但是必须用自己的语言。
2、采用跟校长不同的方式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温馨提示:以上部分已经将改写博文的核心理念表达出来了。如果您没有时间、没有耐心看下去,只要把握了以上四点,大体上就掌握了。如果您想详细了解,请看下文。
下面是朱老师对策论“题记”的每个段落和每个句子的分析(见括号中)。
题记:
这封信,本质上就是古代的“策论”(用大众不太了解的词汇。1、引发读者的好奇,期望往下继续看。2、凸显文章的重要价值。从而引起读者对作者和文章的重视。)如同“隆中对”一样,是对国家未来局势的判断和谋划。(以诸葛亮自比为后面做铺垫。1、虽然自己是被动方,希望得到帮助,但不失尊严—不是我要求你,是你需要我。2、用暗示的方法让潜在的帮助者产生一种荣幸—所帮的人不简单。)
这封信的内容,将影响一大批人的眼前利益,因此注定了这封信很难通过“正规渠道”送到真正的国家决策人手里(1、暗含文章的内容事关重大。引起读者重视。2、谁都对“不应该”“被封杀”的东西感兴趣。借助读者的猎奇心态让他往下看。)。
虽然它完全符合所有人的长远利益!(1、再次强调文章的巨大价值。2、激发读者好奇心。我也是“所有人”之一,到底我能得到什么利益呢。)我希望有缘看到这封信的每一个人,如果您真的关心我们的国家,关心我们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激发民族感情。爱国的人会看,不爱国的人更要看—检验是否有不当言论。)
就拜托您认真地审核这里的每一个字。如果您认为我说的是真诚且正确的,就请您想各种办法,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把这封信转送给有影响力的人。(为什么用如此直白和直接的方式?托以重任。让读者产生使命感感和成就感。)很可能您就是我期待的“上帝之手”,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改变,很可能就是因为您的热心参与开始的。(给读者带高帽子。再次激发其使命感。)
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物质极度繁荣的辉煌时刻,我却说一些“盛世危言”,很让人败兴。但是别忘了历史:罗马帝国就是在最辉煌的时候突然崩溃的,中国的汉唐明清,也是在极度繁荣的时候突然崩溃的。(1、用简单确凿的事实把读者内心的质疑“现在这么好的世道,你瞎扯什么”直接否定掉。2、让读者的心态从好奇,轻浮转为沉重。)
而崩溃的原因,无不是人心的堕落,人欲的泛滥,道德的沦丧。物质文化的灿烂,遮蔽人心的贪婪,必然带来国家民族的巨大灾难和不幸。(1、直接回答读者内心疑问—崩溃的原因是什么?2、否定读者原有的价值取向—物质发达就可以带来幸福强大。3、让读者陷入迷惑—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作者的这些话。)
而延续盛世,长治久安的方式,就是教育,真正的教育!只有依靠真正的教育,才能“收拾人心”,才能保证我们国家值得珍惜的一切,不被我们自己的无序和混乱所毁灭!(此处直接抛出结论,没有具体论证,为什么?1、利用先入为主的手段让读者对教育产生重视。人们对在大脑空白或迷惑时所听到的话一般都会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2、如果读者内心疑惑想看具体论证就要到后面的文章中寻找。)
老子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意思就是:趁我们社会还算安定的时候,才有机会做一些保护和延续的事情。在不妙的事情还不是特别明显的时候,我们还有机会选择改变!(1、借助权威的力量给读者以暂时的宽慰和希望。2、引发读者新的疑问——怎样改变。如果想知道答案就要往后看。)
我希望的将来,是一个像汉唐时代一样值得全世界尊重的中华民族在东方的崛起,而不是出现一个被自己的贪婪混乱野火所毁灭的民族,因其可怕的大崩溃而让全世界为之战栗。(1、用两幅具有强烈对比的图像来激发读者选择美好逃避灾难的意愿。2、又是一次直接抛出结论。类似于算卦先生,先用可怕的话唬住你,然后就会自愿来听我往下讲。)
我相信这也是您的愿望和目标,是全体中国人的愿望!也是我愿意用生命来拥抱的梦想和理想!(1、再一次激发读者的民族情感。让其更愿意阅读正文。2、亮出自己爱国者的身份,从道义上获得更大的认同度。并为后面的强烈批判留好后路。)
总结上面的分析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题记要达到的目的?
吸引大众看自己的文章。
二,为了实现目的,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式?
抬高读者(用抬自己的方式来抬读者)和冲击读者的方式。
三,读者会出现怎样的情感反应和思维反应?
好奇(虽然从来没听过你讲的东西,但好像跟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吃惊和震撼(问题有这么严重吗?)——沉重和迷惑(观点冲击太大,一时反应不过来)——担忧和急切(万一他讲的是对的怎么办?得仔细往下看。)
四,作业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改写题记。
第二部分:耿宁静老师谈:怎样阅读和学习山长的这篇文章
这一次,我们引导学生用不一样的方式学习了这篇博文:一段段地读,听的人闭目听,想象、感受自己就像在山长面前聆听山长教诲。然后再谈自己的感受和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这样听下来,学生的感受完全不同,山长不再是抽象的了,而是一个慈父,一位严师,一个谆谆教诲,苦口婆心,充满爱心的长者。
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下,学生对博文内容的领悟也不一样了,内容变得就像是专门针对自己所说一样,每一句都感受那么深。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意识到,就算背会了博文,如果没有这样用心去体会和学习,也无法学到博文的内容。并且,学生对博文中所提到的“真正”的学习,有了更强的愿心,于是有了针对这篇文章的改写。
第三部分:耿宁静谈《如何进行文章改写》
具体方法是:第一,一段段,一句句的分析,搞清楚每一句每一段的目的;第二,理解山长用什么方式来实现这个目的。这些理解到位之后,就开始改写,用自己的方式来实现山长的目的。只要是真正理解了前面两点,改写就很容易,也比较流畅了。
我过去的改写方式,那是贪多贪大,高看了自己。因为要一次完成一整篇,脑子就有点懵。而真正的学习方式,就是一句句地啃,一段段的模仿,最后整篇的改写就自然形成。
特别强调一下,就是后面标黄色的部分,必须每个题都答出来,写下来,不能以为自己知道答案就不写。写和不写差别太大了,各位体验一下就知道。所以,这个懒也不能偷。这也验证了山长在这篇文章教我们的,光看是学不到东西的,最多只能学几句话,学个皮毛,真正的思维根本学不到。一定要写,落笔到纸上之后,效果是不一样的。一定要老实,要实实在在的,不要怕难看,一直写下去,信心会越来越强的。
这次改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希望更多的人用“对自己负责任”的心来学习,用行动来改写,只有这样,我们的思维才能真正得到提高。不当看客,当写手!
耿宁静对《如何进行文章改写》中段落和句子的分析
要获得良好的思维,就必须去与思维良好的人进行互动和模仿。(坚定的语气和用词,引起读者足够的重视。)按道理这应该是基本常识,就像是想要学会良好的武功,你显然必须去模仿师父的举动神情,招式套路。否则,如果你只是去看师父练习的动作,看的时间再久,也无法学会武功。你在岸上看游泳冠军的表演动作要领,看了十年,你也学不会游泳---除非你下去实地练习。(作者用形象的比喻帮助读者去理解,不用行动去模仿的结果
)
一,本段要达到的目的?(扮演作者)、
作者:让读者重视要获得良好的思维,就必须用行动去互动和模仿。
二,为了实现目的,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式?(分析文章思维体系)
从常识的角度,把这个最为基本的要求表达出来,举例练武和游泳
三,读者会出现怎样的情感反应和思维反应?(扮演读者)
引起了重视和反思,我有没有行动起来去互动和模仿?找到我学不到东西的原因了
学习思维也是一样的,其实要比学武功更高,更细心,要学会与老师“心心相印”,否则怎么可能学会思维?(学习思维的要求更高了,不仅要行动,还要琢磨到心心相印的程度,如果不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是学不会的。)想投机,看看别人怎么玩就会。(直接了当指出不去行动的人,是投机心理,不踏实的人,也学不会)
你们就想看看我的课程录像,就把我的东西学走了。行不行呢?行的。这种人真有,但是必须是你的思维比我的高才行的。就像是“偷拳”。孙禄堂“偷”郝为真的太极,几句话就搞清楚奥秘所在,很快就成为了太极高手,你行吗?多少人学一辈子都学不会。(指出投机心理本质上是以为只要看了就会,这种情况只存在于高手看比自己低的人才行,不能用来学习比自己高的人,否则永远是“看不会”的。)因此你的思维比我低,却想轻松“偷走”我的东西,怎么可能呢?还是先老老实实的模仿我的东西,最后才有可能超越我。(帮助读者认清自己的水平,认清自己的真实状态是“想偷”,赶紧清醒,老实地先模仿)而你一旦超越我之后,学别人的东西就太容易了,一看就会!(帮助读者看到后果)
一,本段要达到的目的?(扮演作者)
作者:破除读者的投机心理,认清为什么投机心理是学不到东西的
二,为了实现目的,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式?(分析文章思维体系)
学习思维有更高的要求,要心心相应,指出只有比自己高的人才能“看得懂”低的东西,比别人低是不可能看得懂的,所以“只看不练”不行。
三,读者会出现怎样的情感反应和思维反应?(扮演读者)
听到关于投机心理的话题,马上警醒自己,我有没有投机心理,有没有以为看了就懂了?有的话赶紧改变啊。
你只有不断去模仿高手才有可能学会高手的本事,你只有模仿了很多的高手之后,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特点,才有可能成为一代宗师。(进一步去除投机的心理,指出积少成多的道理,量变到质变是唯一的成长之路)刚开始的模仿,一定会很难看的,尽管初学的动作会很难看,就像孩子走路一样难看。但是最终才会一点点的提高。(不要担心不好,这是正常的)
一,本段要达到的目的?(扮演作者)
作者:让读者看到必须从模仿开始一步步来,不要担心开始时做得不好。
二,为了实现目的,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式?(分析文章思维体系)
直接指出要去模仿,还要模仿很多高手,帮助读者排除可能有的担心。
三,读者会出现怎样的情感反应和思维反应?(扮演读者)
接受作者的观点,体会到作者对自己的理解。
很多读者看我的博文很久了(几年),另外,看我的视频,参加我的现场演讲也不少了。自以为看得懂我了。但是,除了学到一些表面的词汇来骗人外,在真实的“思维”上面的提高很缓慢,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一直只是当“看客”,白白地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摆出事实,来证明前面的观点,只是看,是学不到东西的)而学堂的孩子可能进来仅仅一两年,但是思维素质却大幅提升,为什么你一个大人学不赢孩子?(用一个问句引起读者的强烈兴趣,同时也击中成人心里的痛,我怎么连孩子都不如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你偷懒了。而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没有机会偷懒,就只好进步了。(偷懒和不偷懒的对比,记一步激发读者要积极行动起来)并不是学堂给了孩子不同的教学内容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实实在在地在练习和提高自己。你只是一个看客,看了再多的戏,除了学会品头品足以外,怎么可能提升思维的素质呢?(核心在于怎么学,而不是学了什么,再次论证只看不练,不是正确的学习的方法)
一,本段要达到的目的?(扮演作者)
作者:用事实证明,只看不练是学不到东西的,必须练
二,为了实现目的,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式?(分析文章思维体系)
用一些读者只看不练和学堂学生又看又练的学习方法对比,论证必须要练了才有。
三,读者会出现怎样的情感反应和思维反应?(扮演读者)
看到事实,实在没话说,赶紧去练,行动起来。
有些人改写我的文章,会出现两种问题:
一、第一种人,是根本无法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基本上只会照抄原文的表达和词汇。要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一样的意思,就完全写不出来了。这种人就是典型的“没有消化吸收的能力”,缺乏思维的能力。这种人,看我的东西再多,也学不会我的思考。属于浪费资源型的人。(用事实说话,希望不思考的人,看到自己的真实状态,不要浪费资源)
一,本段要达到的目的?(扮演作者)
让读者意识到练习和模仿,重点在于思考,不思考的行动,是浪费资源。
二,为了实现目的,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式?(分析文章思维体系)
直言相告
三,读者会出现怎样的情感反应和思维反应?(扮演读者)
反思自己,我为什么学不会?是不是因为我没有动脑筋?
二:改写后觉得很难看,跟原文没有办法比。因此就缺乏信心了。
这种人可以说是很贪婪的人,把自己看的太高了。相当于看了师父练拳,认为自己随便练练就可以达到师父的水平,如果觉得练不出师父的水平,就放弃了。这种人不愿意踏踏实实的慢慢提高自己,不愿意接受自己的愚痴,将来怎么可能变成高人呢?(容易退却是因为贪婪和看高自己,要真正脚踏实地一步步提高自己)
一,本段要达到的目的?(扮演作者)
作者指出自大和贪婪,是导致不愿踏实学习的原因,希望读者检视自己。
二,为了实现目的,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式?(分析文章思维体系)
抛出观点,举例说明。
三,读者会出现怎样的情感反应和思维反应?(扮演读者)
对照自己,有没有贪婪,有没有高看自己,很惭愧的感觉。赶紧回到现实,踏实起来。
三:这种人改写了文章,很难看。但是会一遍一遍的改写,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种人看起来很傻,其实只要过一两年,他思维一定比你强。
一,本段要达到的目的?(扮演作者)
作者指出一条真正的成长之路。
二,为了实现目的,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式?(分析文章思维体系)
直接说明。
三,读者会出现怎样的情感反应和思维反应?(扮演读者)
看到一条真正成长的路,跟着走就好。
总结:道家要求人做真人,做老实人。大家就别想耍滑头了。(明确提出要求,不做老实人就是耍滑头)想偷懒,以为花钱参加我的培训就能学会我的东西?做梦吧。(解释耍滑头的表现,再次强调和唤醒读者回到现实,光花钱是不行的)我的现场培训,只是强行的帮你剥皮---剥去你虚荣无知,自我满足,自我逃避的外皮,让你看到自己的愚痴。(告诉你花钱现场学习的真正价值在于强行剥皮,外力所能起的作用是让你面对现实)假如你们学会了“自我扒皮”,就可以节省下来不菲的学费,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这里没有秘密,只要努力就可以得到你们想要的一切。(告诉读者真正出路在于要有自我扒皮的心和行动,才是真正的学习,没有秘密)不努力,想偷懒,我的学费将来就会越来越高,直到你们承受不起为止,这样你们就只好自己来帮助自己了。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与别人无关,与学费无关)
一,本段要达到的目的?(扮演作者)
作者:真正的学习是要从自我扒皮开始,花钱,花钱只能让别人给你扒皮,是学不到真东西的。
二,为了实现目的,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式?(分析文章思维体系)
破掉读者心里认为花钱就是学习的幻想,指出花钱上课的本质是在课上强行扒皮,但这不如自我扒皮,上课和花钱与否都不是学习,真正的学习是自我扒皮。
三,读者会出现怎样的情感反应和思维反应?(扮演读者)
花钱上课就是学习的观念被破掉了,开始思考,我怎样才能自我扒皮?
花钱的好处,就在于你会认真地听我的结论(不会像免费的人一样喜欢站得高高的对我评判)。会谦虚一些,这样才会高效地吸收一些东西。(花钱学习的人,可能比不花钱又喜欢评论的人,更谦虚一点)这些东西其实不花钱,用心也可以得到的。希望各位会员,不要误会,以为好东西是必须花钱才能得到的。(说明学习与否,与花钱与否无关,学习与是否用心有关)你应该去想想:我学到这么多的东西,可没有这样花钱的。我没有上过今日学堂,但我可以创造出一个今日学堂。你并不需要上今日学堂才能得到智慧,才能够提高思维。(以自己的真实经历说明学习不是必须花钱)这种“推理结论”是错误的。就因为我愿意为自己负责,我才能做这些事情。你们也能的。(真正学习的心怎么来?就要为自己负责)
一,本段要达到的目的?(扮演作者)
对自己负责任的人,不用花钱,也能学习到好东西好思维
二,为了实现目的,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式?(分析文章思维体系)
用自己的故事来说明,是因为对自己负责任,才认真学习有了今天的成就
三,读者会出现怎样的情感反应和思维反应?(扮演读者)
学习是对自己负责任,我有没有用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学习呢,如果没有我要警醒和改变
下面,就把学堂朱老师带领学生改写文章的内部方案公布出来,供大家参考:
请注意:如果你踏踏实实地去做了,把【清一教育文集】的31篇文章好好的改写了,哪怕只有一半的内容,你也可以超过花几万元参加我的清心培训的效果。(告诉读者,真正不花钱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写清一博文)
如果你参加了我的培训后,还是不愿意去做这些“很辛苦”的事情,花了钱也是白搭的。你可能比没有参加课程的人强一些,但是永远学不会我的真本事。(告诉读者,参加培训只是一个起点,真正的学习还是要,做一些看上去很辛苦的事情,踏踏实实地去做练习,改写文章)
因此,还是一句话:自助者天助!
一,本段要达到的目的?(扮演作者)
作者告诉我们,改写博文是提高思维的最好方法。
二,为了实现目的,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式?(分析文章思维体系)
直接说明。并且举出例子来,就算参加了培训,也要踏踏实实改写博文。
三,读者会出现怎样的情感反应和思维反应?(扮演读者)
原来上了课,也要踏踏实实改写博文,那如果我没钱上课,我就先改写博文,也能提高思维水平。
学堂朱老师给我的来信:
注意:改写文章的第一步。是搞清楚我每一句话的目的,对象,以及表达的方式。(把改写博文的具体方法告诉读者)如果连我写文章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都不知道,怎么可能提高呢?(普通人是想到哪说到哪,根本没有目的可言)。(普通人和高级思维的人差别就在于做任何事情都有目标)搞清楚我的目的,你再用你的方式来达到我表达的目的,这就是博文改写,否则就是抄写。(改写的是什么?是方式不是目的,搞清楚作者的目的再用自己的方式去达到)
一,本段要达到的目的?(扮演作者)
改写不是抄写,改写是先搞清楚目的,再用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这个目的。
二,为了实现目的,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式?(分析文章思维体系)
直接说明。为了引起读者对“要搞清楚目的”的意义的重视,还做了和普通人的对比。
三,读者会出现怎样的情感反应和思维反应?(扮演读者)
太好了,终于知道怎么做了。
改写文章,最好是用纸质书。如果没有,打印出来也行。但是不要泡在电脑屏幕上。两者的心态是不一样的,效果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一,本段要达到的目的?(扮演作者)
提醒读者改写时用纸质书而非电子产品。
二,为了实现目的,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式?(分析文章思维体系)
直接说明。
三,读者会出现怎样的情感反应和思维反应?(扮演读者)
细心有爱的山长,同时自己也去体会一下两者的不同。作为读者我的感受是“当下”更强一些,更容易专注一些。
第四部分:部分学员学习改写博文的感受
要全方位地去了解作者。思考作者的价值观(身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写作文章的背景,他写作的目的、他达成目的的高效方式。
学习东西,必须要学会踏实。要学会与老师“心心相印”,也就是学会用心,去琢磨和思考老师所说的每一个东西。
逐段逐句的帮大家分析、解读博文。新教育的标准是在读过某一段之后,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能带来什么收获,这样的回答才是“落地”的回答,是对自己有所启示的回答。(读书心得,参考我的读书报告)
要用心体会每段的内容。由于人的五官会分散特定器官的感受,采取闭眼专心听同学朗读博文的方式,然后再用角色代入的方式,想象山长就在对面跟我说这一番话,这时就更能体会山长所要传达的意思。
改写博文就是建立在体会山长的基础之上的。接下来就要体会山长每一句话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句话是对谁说的以及以什么形式来达到目的。只有在这些都搞懂的情况下,才能算是改写。
对于模仿山长,现在的理解是要通过分析山长的博文,找出自己错误的思维模式。在博文中管这一步骤叫做“自我扒皮”。也正是这种不断的扒掉束缚在思维上的皮,才能使思维更清晰、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