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谈日常生活中的几点养生常识(五)

(2014-01-18 21:41:05)
标签:

杂谈

              
      上面我们谈了饮食方面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这里再对“打嗝和放屁”这个问题补充说明一下:现在人们对于打嗝放屁的认识,可能只是局限于:那是食物在肠胃里面发酵所产生的气体。但是,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食物发酵产生的气体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由于身体各脏腑都有气脉跟胃部相连,故随时都会有一些气流进入胃里面,这些气流集聚到一定程度了,就会在中气旋转的作用下辨别清浊,清气上升由口里排出来就形成了“嗝”,浊气下降经肠道由肛门排出就形成了“屁”。以前道家修炼典籍记载中经常提到修炼有一定层次的人在打坐中会出现嗳气,打嗝放屁的现象,就是因为他体内脏腑的气脉通过修炼被开通并增强了气流的排放。所以我们并非是要吃饱了饭才会打嗝,而当身体出现了要打嗝放屁的反应时,也绝不能强行抑制。民间有句话说:“放屁逍遥,忍屁生痨”,就非常深刻的指出了身体排放废气的重要性(“嗝”虽然是一种“清气”,但它也是身体运行中所产生的废气)。而正常的打嗝放屁是没有什么气味的,只有当消化系统有一些问题时,由于食物在胃肠道里面停留过久,食物发酵异常,才会伴随着一种刺鼻的味道。可笑西方竟然有一种所谓的“礼仪”,认为人打嗝放屁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那实在是一种严重不懂生命科学,“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礼貌”啊。
     好,我们接着今天的话题。
五,午休的重要性
     我们一般都有个常识,就是在中午吃饱饭后,都会有一种想要睡觉的感觉,而早餐或是晚餐后却不会有这种感觉,人们通常都把这种现象称为“饭饱神虚”。
     其实,不管你有没有吃饭,吃饱还是没吃饱,都会在中午这个时候出现一个“神虚”的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这里面就牵涉到我们人体里面的另一套高级生命体系:神魂系统。
     有关人体神魂系统具体的描述,因为太琐碎太繁杂,这里我就不详细介绍这个系统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熊春锦先生著的《道医学》一书,那里面有相当详细的介绍。我这里只就本文涉及到的“心神”给予一个简略的介绍。
     中医有一个说法,叫做“心为身之君”,这里所提到的这个“心”,其实指的就是心神。我们的先祖在探究人体生命奥秘的时候,发现人体内存在着一整套的神魂系统,它们直接领导着我们身体里面的各种生命活动,包括各脏腑的正常运行,各组织系统的相互协调运作等,这些生命内部的活动,它们都是不受我们后天意识控制的,无论我们是清醒状态,还是睡眠状态,它们都只按这套神魂体系发出的指令运行。而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们发现是一个名叫“丹元”的心神。在人们清醒状态下,它一般都是退居幕后,在深层指挥协调身体的各项机能的运行,而只由它的副手,一个名为“识神”的体元在起作用。
     这个心神的副手“识神”是谁呢?原来它就是我们俗称的“意识”。它可以控制我们的日常行为,让我们对一些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思考,做出判断等,但是它控制不了生命本身的运作。人们发现,虽然在人清醒状态下都是由心神“丹元”的副手在操控人体的活动,但是当生命本身碰到危险时,心神“丹元”往往就会自动收回对身体的控制权,而人们就会在一些危急状态下出现一种不受“意识”控制的“下意识”的行为使人体规避这种危险的发生,这其实也是生命本身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的作用,因不涉及本文的范畴,这里就不多谈。
     虽然“识神”不能直接控制生命本身的运作,但是它毕竟是心神“丹元”的副手,就是好像是一个国家的副总统一样,如果它自己要胡作非为的话,还是会给身体带来间接的损伤,这就是我们俗常所说的“情志病”的由来,而由于人放纵自己的七情六欲所给身国带来的伤害,很多时候比自然界的外邪入侵所带来的伤害要严重的多。
     关于情志方面对身体的影响,我以后又专门写文论述吧,因为这也是个很庞大的体系,不是几句话说得清的,现在还是回到我们的主题。我们的身体是一个高度有序统一的有机体,每天在我们身体内部发生的生命活动复杂到无法言说的地步,以前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如果人类想要造一个电脑出来能让这个电脑像人的大脑一样的运作,那这个电脑要造的有地球那么大才行!但是这才仅仅是人体的大脑的功能而已,事实上人体内其他部位的运作的复杂性并不亚于大脑的运作。我随便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这种复杂性吧。
     伸出你的左手来,仔细看看你的小指头,试着弯曲一下,再把它伸直,你会比较满意你的这个小指头能活动自如,它也不疼不痒的,可能还比较美观什么的。但是你知道吗,你的身体为了维持这个小指头的正常生理功能和你能随意的操控它,你的身体得要完成多么复杂的一个生命活动才能做到这一点啊!
     我不知道构成这个小指头一共需要多少个细胞,但是我估计总的来说怎么也不会低于十亿这个数字吧?那我就假设(注意:我这里只是假设,包括下面的各个部分的数字的多少也只是假设,大家可别因此而拿一些科学上的数据来驳斥我)组成这个小手指的细胞数就是十亿吧,这其中假设组成骨头的有六亿个细胞;组成筋脉的细胞有一亿个;组成毛细血管的细胞也有一亿个;填充在骨头周围的肌肉细胞也是一亿个:构成表面的皮肤的细胞也有一亿个。好,跟下去我们就来看看身体是怎么样来操控这十亿个身体细胞的生命活动吧。
     首先我们知道,人体每一个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由血液中一种叫做红细胞的所携带并输布供给的,正常情况下,当红细胞把所携带的养分和氧气释放出来后,就会由身体的一个什么自动化机制均匀的,并且是逐一的分配给这十亿个细胞中的每一个!我自己没有多少现代医学的知识,所以我不知道现在人们有没有对这个“自动分配能量”的机制开始进行研究了,但是,我知道这个分配机制一定是在“肾主骨肝主筋心主血肺主皮毛脾主肌肉”的范畴内进行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五脏都是健康的,那么组成这个小手指的“筋血肉皮骨”就一定会得到同样足够的养分供给;而如果其中哪个脏腑的功能弱了,就势必会让它领导下的组织争不过其他的身体组织,从而逐渐的表现出一定的病态。比如说,肾主骨,如果肾的功能弱小,则直接影响“肾气”在全身骨骼组织的输布,而缺少了正常分量的肾气滋养的骨头,势必就缺乏足够的能量来跟身体的肌肉组织,皮毛组织等争取正常的能量供给。长此以往,就出现了一个“弱者更弱”的自然现象,然后一些骨骼方面的疾病就开始产生了。
     由此我们就知道,即使在区区一个小指头上面,也必须要人体五脏既配合又斗争的生命活动在里面支配着,而这十亿个细胞的能量供给,身体必须要无分多少的一一输布到位!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不要说去分配了,单用嘴来数一下这十亿个细胞,估计得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吧!
     但是这还只是个小指头而已,扩大到一只手掌呢?一只手臂呢?整个身体呢?而我们这里谈的还只是一个简单的能量输布的问题,各个脏腑自身的运作呢?身体各种腺体的分泌量的多少呢?胃肠道在各个不同时间段蠕动的速度的调节,血液在什么情况下要加速运行,什么情况下又要慢下来,呼吸频率的调控,等等等等……这些在我们看来毫不稀奇的生命活动,其实里面包含了多少我们不知道的神奇啊!
      所有这些发生在人体内的生命活动,是谁在控制着它们呢?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人体内的“神魂系统”,而支配这套神魂系统的,就是我们的心神----“丹元”!
     古人老早知道了这里面包含的奥秘,他们发现人体内的这套“神魂系统”对于身体的管理和控制,就好像人们管理控制一个国家一样,他们因此把人的身体称为一个“身国”,老子在《道德经》里面就深刻的阐述了这个“身国”内部的运作和管理机制,后人不懂他只是做的比喻,以为他真的是在谈关于“国家”的治理,但其实上,被孔子喻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老子,哪里会有什么心思去研究世俗间的东西,那也只是后人牵强附会的自圆其说罢了。
     好了,扯了这么多,也只是大略的说明了下人体内“神魂系统”对于人体操控的冰山一角,但是我们基本上明白了一点,就是“心神”在这个体系里面是处于核心的位置(当然,这里谈的只是神魂系统在人体进行生命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如果是谈到人的“性”与“命”的范畴中则是另外一回事了,这里略过不谈)。它直接领导着身体其他脏腑和组织器官的体元,共同完成各项深层的生命活动。
     但是,前面我们说,在人清醒的时候,这个心神“丹元”基本上是被屏蔽了的,而只是由它的副手“识神”来负责主持人的各种社会活动,虽然说两者功能各不相干(即一个负责人体的生命活动,一个负责人体的社会活动),但也同样存在一个“此强彼即弱”的关系在里面。即使在人睡眠中,后天“识神”被屏蔽的情况下,心神“丹元”的活动也较少为人们所知。
     (这里我岔两句说一下关于“梦”这个问题。现代心理学对于梦的研究也不能不说很广泛也很深入了,但其实我们的先祖们老早就知道梦的形成机制及原理了,那就是人类心神“丹元”在人的后天意识被屏蔽的情况下,其所组织的深层生命活动被它的副手“识神”所捕获到,从而在我们的意识层面反应出来的一种现象而已,现在的人们受西方那种“实验科学”思想的影响,只知道用这个后天“识神”去思考,却妄想去弄明白超越于这种认识范围以外的东西,那永远只能是盲人摸象,永远只会得出似是而非而又“不知所以然”的结论出来。)
     前面我们提到,人的身体就像一个国家一样,有各种器官组织,并且还有一些控制着这些组织的体元在身体内操控着我们的生命活动,而心神“丹元”是它们中的领导者,是“一国之君”,而一个国家的君主要做的事,就是要在一个固定的时候召集他下面的大臣们开一个会,来传达一些指令,或是听取下面传上来的意见什么的,古时候的皇帝都会在每天清晨的时候组织一个叫做“早朝”的聚会来完成这个工作。那么,心神既然被称为“一身之主”,它是否也有这个功能呢?
     是的!心神“丹元”也同人世间的帝王们一样,它要每天按时组织身体各路“大神”们开这样的一个会议,而且会议的程序和要解决的问题一点不比人间帝王们的“早朝”逊色。
     心神“丹元”每天组织开会的时间就是在中午11点到13点这个“午时”心经当令的时候,它的“金銮殿”就在人的胸口下面中庭穴跟鸠尾穴之间道家称为“黄庭”的这个位置,参会的有“首相”肺神“皓华”;“总司令”胆神“龙曜”;“将军”肝神“龙烟”;“能源部长”肾神“玄冥”;“运输部长”脾神“常在”等,心神要认真听取各路大神们的工作报告,哪个部位的工作出现了什么问题,需要怎么加以改正;谁的工作又做的过火了,需要怎么调整一下;谁跟谁又在工作中产生矛盾,导致整个身体的运行出问题了,等等,心神就要在这个短短的“上朝”的时间里对所有这些问题给予协调和解决。
     好吧,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为什么在中午这个时候会有一个短短的时间里出现一种思维迟钝,昏昏欲睡的“神虚”的现象,我们就容易理解了:原来那是心神“丹元”在组织开会来着。
由于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心经只有在这个时候是最活跃的(详见我前面提到的十二正经的子午流注体系),所以心神“丹元”也就只有借这个时候来完成人体一天所有生命活动的调控和安排,而为了能很好的完成这个过程,心神“丹元”就会自动减弱其副手“识神”的活动能力,以尽量减少后天意识的活动对“会议”造成的干扰,直到它“散会”为止。
     而现在我们也就能明白,中午的时候进行下午休是有多么重要了。
     中午适当的进行下午休(主要是在十二点半到一点之间,时间不能太长,只要控制在二三十分钟,最多不能超过一小时,否则又会适得其反),哪怕只是短短的“打个盹”就醒来,你都会发现你立刻就变得精神奕奕了,而如果当倦意袭来时,你只是强行挺过那阵困意的话,可能你整个下午都会没精打采的,而更重要的是,由于你没能把这个后天意识给屏蔽掉,可能直接影响了心神对于体内各项工作的调控和安排,如果长时间都是如此的话,则可能就会直接影响到身体的健康了。
     好吧,这个问题我们就先谈到这里,关于身体神魂系统深层次的阐述,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熊春锦先生著的《道医学》,我这里所论述的,也不过是点皮毛罢了。
     稍微午休一下醒来后,我们又要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了,只要你不是什么“官二代”和“富二代”,就几乎都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工作来开创自己的天地的。而努力工作的结果,却也并非都能得偿所愿,盖因有个“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说法在那里作怪,所以我们最正确的做人的态度应该是:我努力工作以争取成功,但是最后即使失败了也没什么了不起,大不了重头再来就是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人生绝不会走一辈子上坡路,也一定不会一直都走下坡路,只要你的心态始终积极向上,就总有你成功的一天的。
     所以,我们整天说“养生”啊,你这样不能干,那样做也是错误的,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玩……这些“养生”的概念,跟“心理养生”一比较起来啊,就都是浮云了,都太“小儿科”了。
     一个平实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实在是比什么都更重要的多。一方面,你不能有一种“听天由命”的消极心态,因为那只会导致你变成一个纯粹“混吃等死”的无用之辈;但另一方面,你又不能做那种只懂得“勇往直前”的莽夫。很多时候你失败了就是失败了,不能在那个问题上一直纠结,我花了很多年,才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命里无时莫强求”!而按照古人说的:虽然你活到四十岁时可以做到“不惑”了,但你却要到五十岁才能做到“知天命”。要到了那时候,你才会真正明白“命里的有无”。
     这其实也就是个简单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问题,有很多东西我们平时能看的很清楚很透彻,也能够拿来劝说别人“教导”别人,但是当我们自己碰上的时候,“事到临头”了,我们绝不会比当时我们劝诫或是“教导”的人强多少。即如我在这里夸夸其谈的跟大家讲一半天的“日常养生”的知识,但是我自己会真正做到都去按照我所说的去实行吗?答案是否定的,我当然不可能做到真正完全按我说的去做,因为如果那样的话,我就完全生活在一种教条刻板的方式下了,而我的人生,也势必将比“嚼蜡”更加无味的多。
     但是,一些连我自己都未必能真正做得到的养生理念,那我说了还有什么用呢?原来,我真正想要达到的目的其实只有两个:一是告诉人们真正的养生不是需要你走进养生馆去花多少多少钱才能达到,也不是需要你去购买什么养生产品营养品补品来“享用”才能达到,真正的养生只是生活中一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如此而已!二是告诉了你这些理念,你脑子里有了这个概念后,当生活中出现这些事情后,你会“下意识”的有一个选择:“我这么做的话对身体是有好处的,那样做呢就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 。而当这个理念深深刻进你脑海里后,你以后的一生中的每一天每进行了一次这样的选择,就可以说进行了一次“养生”了,那么,我写这些东西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事实上,真正理解了我上面那段话,也就真正理解了“养生”这个话题的精髓了。
     好了,这个养生系列的东西写到这里本来可以收收尾结束了,但是因为还有个晚上睡觉的重要问题要谈,所以也还收不了尾,跟下去我就谈几个独立的专题吧。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