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的共同特征
(2011-09-06 14:54:4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 |
鸟类的共同特征 |
|||
主备人 |
刘 |
周次 |
第一周 |
修订 |
《鸟类动物的特征》是建立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进
《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能说出常见鸟的名称。 (2)能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喙对鸟类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科学家对鸟类起源的看法。 2.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外在形态结构和行为等方面设计不同的观察项目。 (2)能根据各种资料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点。 (3)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4)能科学地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5)能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 3.情感目标 能把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激发学生爱鸟的情感,懂得保护鸟的意义。 二、教学方法 (1)综合法。 (2)启发讨论法。 三、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出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教学课件,各种鸟的影片,激趣引新)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天蓝草碧,鸟语花香,我想每个同学对小鸟都情有独钟,心儿常常随着飞翔的小鸟展开无穷的遐想。现在我国已经知道的鸟类有1260种,他们默默地为人类做着许多事,瞧!这些鸟多漂亮,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它们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鸟类动物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落实目标:本节课我们重点要寻找鸟在外形和繁殖等方面的共同特征。 1.出示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认识鸟的共同特征。 (1)谈话:首先我们共同来认识鸟的共同特征,要想知道鸟的共同特征可以像认识哺乳动物那样,先对鸟进行观察、比较,找出它的外形,繁殖方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然后就可以推想出所有的鸟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我们首先来观察鸟的外形。 (2)观察:下面请大家看屏幕,说一说这是什么鸟?(鹰、孔雀、鸵鸟、家燕、喜鹊、大雁、啄木鸟) (3)讨论:这几种鸟的外形有什么相同点?(把学生提出的相同点简要地写在黑板上)在这些相同点中,哪些是所有的鸟都有、其他类动物没有的? (4)推理:从这几种鸟在外形上的共同特征,可以推想所有的鸟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你是怎样推想的?(要求学生表述思考的过程,应该采用归纳推理的方法) (5)比较: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哺乳动物身体表面有什么?(毛)鸟的身体表面有羽毛,鸟的羽毛和哺乳动物的毛有什么不同? ①出示教学课件和鸟的羽毛、哺乳动物的毛,进行观察比较。 ②汇报观察结果。 ③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观察、研究,我们知道在外形方面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鸟的羽毛与哺乳动物的毛不同,哺乳动物的毛是一根一根的,鸟的羽毛(正羽)是一片一片的。 (6)引导学生观察鸟在繁殖方面的共同特征。(出示教学课件) ①观察:下面我们观察电视屏幕,说说屏幕中出现的是什么鸟?这些鸟在干什么?(有的在孵蛋,有的在喂鸟)
②讨论:它们喂的这些小鸟是从哪里来的?(从鸟蛋里孵出来的)那鸟蛋又是从哪里来的?鸟蛋怎样才变成小鸟的?(鸟生出来的,鸟蛋要经过孵,才能变成小鸟)这几种鸟在繁殖后代方面有什么相同点?(用蛋繁殖后代)那么,各种小鸟都是从蛋里孵化来的吗?(都是从蛋里孵出来的)谁愿意按照推想鸟的外形共同特征的方法 (7)总结鸟的共同特征: 通过以上的观察、分析、推理,谁能完整的归纳一下鸟有哪些共同特征? ①出示教学课件:鸟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②然后填写课文中关于鸟的共同特征的结论。 2.引导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鸟。 (1)讨论:通过刚才的观察、研究,我们知道了凡是身体表面有羽毛、用蛋繁殖后代的动物都是鸟,下面请大家判断书12页中出现的动物都叫什么名字?是不是鸟?为什么?(出示教学课件。) (2)思考:如果有人说:“它们不会飞,不是鸟,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3)为什么蝙蝠不是鸟? 教师小结:通过讨论我们知道多数鸟都是善于飞行的,但也有少数鸟不善于飞行,甚至不会飞,只要符合鸟的共同特征的动物,无论它们会不会飞,无论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都是鸟。 3、引导学生观察鸟喙 (1)仔细观察鸟喙并根据形状和功能的特点,将图中的工具与鸟喙对应起来。 (2)模拟实验,体验不同鸟喙与其取食方式。 讨论: (1)我们在实验中所取的物品相当于实际环境中鸟的哪些食物? (2)要想又多又快地“吃”到某种食物要选取哪种工具最方便,为什么? 4、阅读“科学在线”,谈谈得到的启示。 5、小结 (1)学生简单地概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教师总结:(略) (三)课后作业 (1)身上长毛的动物是什么动物?身上长羽毛的动物是什么动物? (2)收集各种鸟的图片。 探究不同鸟喙的优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