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8年《咬文嚼字》就刊登一篇署名宁静的“共叔段的得名”文章,这应该唯一一位将“共叔段”之名,解读为“有讥讽意味”的史学研究者,也就是讲“共叔段”并非姓共。
《左传》称之为“共叔段”,深含贬义是无疑的。如果再读《谷梁传》,那简直令段氏无法接受了。
据《春秋谷梁传》解读:“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看见没有,史家“贱段”都能直书,难道他姓“贱”?
因此,史家怎么称“共叔段”,那都无可非议,无非是给段起了个侮辱性的绰号,只要段氏中有自称是其后人的,谁也改变不了自己出身。
关键问题不在此,而在段氏中自称是其后人的,竟然也愚昧无知,不加考证,受史家的影响,随同史家一起这样称自己的祖先,这完全是因为《左传》“共叔段”远比《谷梁传》单称一个“段”字影响力大造成的,这种现状从南北朝时期的《后汉书》,延续迄今达一千多,在祖谱上、在碑文上、在宗祠里直书“共叔段”,甚至延伸到企业。最不可理喻的事,是有的地方甚至达到可以任意改变自己的先祖,就因为“共叔段”三字名气大,岂不知作为他的子孙,你也随史家一起“共叔段”长,“共叔段”短的,你就是大不敬,天下没有一个姓氏,无不尊称自己的先祖,唯我段氏中出现奇葩。
更为悲哀的是,段姓一直以“共叔段”这一历史负面人物,作为自己的祖先,烧香磕头,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当今,有个别段姓试图为“共叔段”翻案平反,改编《左传》、《史记》,简直是可笑至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