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攀登多枝尖游纪

(2019-06-21 14:18:45)

攀登多枝尖游纪

 

多枝尖,地处皖鄂两省三县(岳西、霍山、英山)交界处安徽岳西县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721.2米,为岳西县第二高峰,大别山第三高峰,与1774米的白马尖、1751米的驮尖比肩,多枝尖的山顶,有多枝杜鹃林,故而得名。山顶终年云雾缥渺,四季变幻无穷。自然风光优美、森林植被保存完好。远处的群山和山下的村落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若仙境,美不胜收。

 

2016724日上午9时许,我和祝传启先生、朱庆香先生一行3人乘车到达多枝尖脚下的红二十八军军政旧的停车坪,与随蚌埠、马鞍山旅行团一行五十余人,沿军政旧址傍的泥土小路开始了攀登多枝尖入顶峰的行程。沿着一条若明若暗的崎岖小路奔向多枝尖北侧的缓坡山脊,该段山路约3公里多,海拔从1130米到1550米。此后右转延山脊向南行800多米就到达奇峰多枝尖。最后的一百多米攀岩而上,险峻陡峭。

一开始我们结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进入森林的深处,在草丛、荆棘、箬竹叶中穿行,脚下是成片的野生萱草,还有长着圆形叶子的玉簪,仰头是树林遮蔽了阳光。穿行在湿漉漉的山路上,不时就听见有人被蚂蝗叮上后的惊叫声。不到半个多小时的时候,部分老同志、女士、小孩们气喘吁吁,汗如雨下,坚持不了,开始陆续下山。连向导一共只剩下九个人,其中有一位40余岁的女士,继续向目标前进。爬一程就喘口气休息片刻又继续攀爬。

越往上走,山越陡,路越窄,婆娑的灌木和缤纷的野草覆盖着盘旋而上的小道,在林间时隐时现,合抱粗的松树杂树漫山遍野。穿过一段金钱松树林,转到一个山沟,流水汩汩作响,似弹琴、似吟唱,和山林中不知名的鸟啼,汇成一幅大自然和谐的图景。一片齐腰的簝篛把路已遮得严严实实,穿行其中,沙沙作响。

此地生长着大别山独有小乔木杜鹃,民间即以多枝命名,后经林学专家鉴定多枝杜鹃学名为“都枝杜鹃”。此树只适合生长于海拔千米高山之上,四季长青,初夏开花,花似玉兰,雍容华贵,属国家二类保护植物,弥是珍贵。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攀登,我们到了山脊,主峰离我们越来越近。沿着江淮分水的冈脊前进,来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靠人肩挑背扛建的原省“702”电视转播台遗址处,数十间石头砌成的高过人头的墙,高低错落散布在山脊北侧和前方山梁,有的已经开始坍塌。更让人增加几分此山的神密之感。当时的热闹与繁荣,让这座沉寂的山一下子远近出了名。如今只有这断墙残壁,一任风雨雷电洗涮劈击的石墙,向我们诉说数十年前的山上发生的那段故事。穿过石墙遗址,主峰就在西南咫尺处,两边是万丈深壑,顺着石阶,拾级而上,小心翼翼,10时半,我们终于攀上峰巅。 

 

山顶是一块平台,容得下二三十人落脚,看远处众峰林立、重峦叠嶂、树木峥嵘、云雾成海。

人们来不及擦去汗水,疲劳为兴奋替换。举目环眺,头上湛蓝的天空,空旷高远;空气如水晶般透明,纤尘不染;四周起伏的群山,象拥动的绿色海洋,北边的白马尖、天河尖,西南的驮尖、明堂山,大大小小,高低错落的山峰尽收眼底;连一百多里外的天柱山也清晰可见。从此峰向下看,众山匍匐在多枝尖脚下,远处的保护区管委会和鹞落坪村,仿佛火柴盒似的积木块垒成的。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站在山顶,目之所极,空旷辽远。置身于群峰垂拱不足几间屋的峰巅,仿佛进入人间仙境。

经过了半天的行程,大家虽然还有叫不上名字,可是彼此都熟悉了,一起在山顶留影纪念。

 

11时左右,我们开始由原路返回,12时半到达山下。

 

我虽是鹞落坪人,但是上多枝尖尚是首次,多年的宿愿今天实现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古人登高怀远,舒发情怀。若我一个近70年轮老者,轻松登上1721米的山峰,眺望家乡美景,更加热爱家乡、热爱鹞落坪、热爱我的祖国。全无“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之暮气,陡生“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之豪情,虽无能耐回报家乡,报效祖国,且凭一腔热血为祖国、为家乡呕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