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宗师的印象

(2013-03-23 20:17:07)
标签:

影评

叶问:终极一战

娱乐


  黄秋生的叶问不像甄子丹英武,有将打擂上升到维护民族尊严的豪迈气,不像梁朝伟写意,有睥睨宇宙人生的洒脱精神气,因为是暮年英雄,则连杜宇航的蓬勃朝气也踪影难觅,如果说这个《终极一战》的叶问有什么特点,大概是生活气。 
   
  叶问初到香港,耳闻目睹世道之艰难,没有担保工作难寻,餐桌上四菜一汤被碟头饭取代,有人家竟要卖孩子维生,警察受贿成风,正直小警员独善其身不易,间中还交代周末学英文练枪准备升职,劳资矛盾激化,罢工四起,警民冲突频繁,此外还有“供水时间调整”,广播播报彩票和台风消息,一点一滴拼凑着上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的印记。此前几位叶问的世界里,武林只和国恨家仇瓜葛,与市井的联系未见如此紧密,少了这份烟火味。影片做旧人物发型和装束,并非时下常见那种复古的“潮”,倒是实实在在有几分简单朴素的质感,几处画面像是脱胎自老电影。 
   
  镜头在复原的有滋有味的香港城和九龙城寨中穿行,人车纵横,牌匾林立,不经意揭晓一幕幕香江印象,连带着,连宗师头顶的光环也变淡了。曾志伟的角色说“掌门人压力大”,确是大实话。叶师傅身体欠佳,胃病缠身,经济窘迫,师母来港探访时连大被子都没有一床,找个红颜知己,遭到徒弟冷落,听闻亡妻噩耗后竟当街昏厥,醒转后神志恍惚,若放在别的功夫片里,这哪一样都跟武功过人的主角扯不上关系。邱礼涛注意细节,比如叶问授武的地点是徒弟提供,一旦徒弟落选工会主席,天台就得挪作他用,类似种种,前因后果都有衔接,不论是否史实,都给人历史真实感,而不像甄版《叶问》,只是说他中落,有过潦倒时分,之后就全神贯注于民族大义,不交代生计问题了。所以甄版说的是叶问传奇,黄版讲的是叶问生平。 
   
  既然讲生平,算是半部传记,胡乱夸张就使不得,连甄子丹上圆桌,梁朝伟击脱铁门那样的“适度夸张”都没有,节制的有板有眼。“武侠小说”台词的出现,叶问和夫人开“输内力”的玩笑,一下子和天马行空划清了界限。无良记者乱弹帮派争斗的一篇报道,颇有反讽意味,“鬼哭神嚎,风声鹤唳”怪力乱神扯一通,配上黄秋生形如《笑傲江湖》的临空退敌,有叫人喷爆米花的功能。熊欣欣的“地头龙”一角塑造离奇,直如狂魔悍徒,不眠不休打出地盘,离谱的很,所以这段人物介绍通过广播道出,画面特地渲染,表明是艺术夸张,以区分“正史”,最后和叶问一交手,勇力毕竟有限,是肉体凡身。说到动作,咏春、白鹤都不讲究起高腿、大劈叉的童子功,因此黄秋生、曾志伟等有武术根基的演员,足可打得似模似样,并与熊欣欣等练家子过招。只有一点,众所周知1954年太极掌门吴公仪与白鹤掌门陈克夫在香港擂台比武,怎么片中白鹤掌门竟叫吴忠呢。 
   
  本片和邱礼涛导演近年的《叶问前传》,《秋瑾》可算作他的“时装功夫片三部曲”。邱导多拍小制作,比那些华语大片,最大的优点是不荒唐、不雷人,剧情也许做作,台词可能乏味,但顶多消耗观众耐心,不会侮辱观众智力。比如本片黄秋生的多番说教,陈小春的义正词严,虽然听的耳朵起茧,总算不太反感,漫不经心间故事顺的下去。邱导这三部功夫片都有个特点:前面打得比较将就,直到最后一场才毫无保留,火力全开,《前传》是杜宇航搏杀樊少皇,《秋瑾》是杜宇航与熊欣欣狭路相逢,这次则是一路波澜不惊,直到黄秋生风雨夜撞正熊欣欣(从演员阵容也可看出笔者这个“三部曲”排的有点道理),才找回一丝“宗师死磕恶煞”级别的传奇式观感。 
   
  但大战过后,江湖事仍以警察逮捕作结,这不是放映体制下的和谐之举,而是爽快淋漓后不得不落回现实。《终极一战》中已没有独立(甚至凌驾于)官府的江湖,新时代的武师蜕变为一种职业,影片多次强调武师为了生计开馆收徒,或如地头龙般成了黑社会性质头目。宗师也好,掌门也罢,逃不了生老病死,改不了人世悲戚,武功再强,修为再深,也敌不过时间,往生后,能有那么一段打木桩的视频流传于世,已经足矣。 
   
  文/方聿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