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方君荐电影
方君荐电影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32
  • 关注人气:3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皮2》:掀起魔幻的皮相来

(2012-07-02 11:02:15)
标签:

娱乐

  “观众的眼里,只有电影的皮相。”——乌尔善
  
  上面这句话当然不是乌尔善说的,但《画皮2》给我的感觉是,乌尔善一定对这个道理深信不疑。
  
  《画皮2》的映前宣传很吊人胃口,预告片和概念画中,宛若仙境的绝美景致,一群服饰奢华、飘逸出尘的男女用慢动作传递着高贵而耐人寻味的情绪,再加上“轮回”,“转生”等故作玄奥、含义暧昧的词眼轮番轰炸,给人感觉仿佛是虚无缥缈的仙境中,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眷侣,谈了一场令凡夫俗子高山仰止的恋爱,无比空灵高洁,俨然要把华语神话片推向新的高度。再看一看那大军压境、神兽出动、万箭齐发的恢宏阵势,那东方伏地魔口中念咒、挥手作法的高深莫测,又是出类拔萃的史诗范儿,即使攀不上《指环王》,《宾虚》的巅峰,起码也能跟《三百勇士》《权力的游戏》一较高下。
  
  可上映后才发现,《画皮2》唯一能傲视群雄的,就是创造了华语片宣传噱头和成片质量差距的新纪录。虽然比起第一集的家庭伦理剧格局稍有进步,但剧情仍围绕那三瓜两枣的人物打转,来势汹汹的十万大军彻底沦为酱油军团,放了一次烟火后就烟消云散,一同褪尽的还有预告片中羽化登仙般的神话格调,一个身份低微的武将,一个为爱痴狂的公主,因身份悬殊而不能相守,这个套路在银幕上的历史比第一集的“小三插足”还要古老,可以追溯到卓别林和基顿的年代,要说有那么一丝超凡脱俗的味道,也就是乌尔善用时尚杂志插图般的风格,把男女缠绵的镜头拍的比较唯美。什么魔法、妖术,什么战争、武打,什么换皮、转生,都是一个男人和他被毁容的情人的陪衬,妖也好,捉妖师也罢,王子也好,国师也罢,都各司其职的当了一回大媒人,帮助愈合这一对男女各自的伤痕,将一段绵延八年的姻缘修成正果。
  
  真爱能让男人摆脱外貌协会吗?这是《画皮2》重点探讨的命题,也是几乎被爱情片拍滥的话题。本片的结论没有提出一丝新的见解,若将这个故事搬到现在,不到半小时就能演完,只有加上魔幻这层皮相,才能生出撑满两小时的波折。试想,若陈坤没有受到妖术蛊惑,那么周迅口中“男人只爱皮相”的伪命题不到一分钟就会被推翻——陈坤一定会将前去投怀送抱的周迅狠狠推到一边,口中大义凛然的说出“你把我当什么人了”之类的台词——只有在他意乱情迷的前提下,才有赵薇连串的误会和纠结,进而加大恋人间的缝隙以制造百转千回的纠葛。要没有魔幻元素,这个故事的收尾会格外考验导演功力——让大将军与公主冰释前嫌吧,后者脸伤难愈,俊男配上不靓女,不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光明尾巴;当然也不能安排他和貌美如花的小三远走高飞,那太有违人伦,乌尔善会被骂死——但通过魔幻世界中超现实的“合体”,这对矛盾迎刃而解。综上,笔者认为,《画皮2》不是往魔幻背景中加人物,而是在人物格局上空中楼阁般构筑魔幻成分。既然是魔幻,当然怎么编都合理,就好像倪匡写科幻小说,随意编织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到最后一概揭示为外星人所为,都是偷懒的一种。
  
  当然,观众大夏天的进影院,要看的是大场面,大特效、千军万马和浮出银幕的樱花,不是痴男怨女哭哭啼啼的写实作品。从片商的角度,两者的商业价值也有天壤之别,陈凯歌的《搜索》好评如潮,但票房能和他当年口碑完败的《无极》相比吗(记得算上通货膨胀哟)?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并不是随便炮制些妖啊魔啊填塞进剧本里,就能诞生一部魔幻大片。西方的《指环王》《哈利•波特》,我国的《西游记》《封神榜》,之所以能成为魔幻经典,是因为它们确实能摆脱想象力定势的束缚,创造出自成一体的非凡世界,继而演绎神魔人妖诸角色在这个背景下的爱恨情仇,而不是如人傻钱多速来的国产大片一样,给俗套的正邪对抗和儿女情长套上超自然元素的外衣就完事。陈坤饰演的大将军尚可以在真爱的感召下,自残双目,透过皮相去感知爱人的灵魂,明辨妖和人的区别;可进影院消费视觉的观众要如何阉割感官,去洞察魔幻大片幌子下的空洞无物呢?
  
  文/方聿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