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驿路梨花》《最苦与最乐》复习要点

(2017-05-12 10:54:42)

《驿路梨花》复习要点

一、写作手法

悬念和误会的使用及作用

课文课文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线索,围绕“小屋主人是谁、”设置三次悬念,两次误会——误认为瑶族老人为主人,误认为梨花的妹妹为主人,展开情节,使文章结构紧凑,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二、写作顺序

插叙的使用

本文不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写的,而是将十多年时间跨度的事件,集中在一个夜晚和清晨,在順叙我和老余的所见所闻中,运用两段插叙表明过去的建屋者和照料小屋的人。这样安排,使情节紧凑,回环递进,波澜起伏,吸引读者。

 

三、人物形象及描写手法

1、正面描写人物:

瑶族老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他的朴实、淳朴、热情助人、知恩图报

梨花的妹妹——外貌、动作、语言描写,表现她的美丽、可爱、活泼,朴实、实在,助人为乐。

2、侧面描写:

对解放军和梨花进行侧面描写,表现他们的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

 

四、课文主题

通过记录大山深处一所小茅屋的故事,表现了雷锋精神的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歌颂了互帮互助的社会风尚,赞颂了边疆少数民族淳朴、热情的民风。

五、环境描写

自己抄上环境描写的句子,下面写上分析

 

六、课文标题的含义作用

自己写上

 

《最苦与最乐》复习要点

、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参与“戊戌变法”,思想家、学者。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作品合编为《饮冰室合集》。本文是一篇议论文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文章中心论点

负责人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三、本文论证结构

 

一、(1-3自然段)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二、(4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三、(56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四、论据

1、事实论据

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

2、道理论据

古语说得好, “如释重负’;

俗语亦说, “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孔子所以说, “无入而不自得”

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

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五、论证方法及作用

第一部分1-3

1、对比论证:2段贫、失意、老死的不苦等与未尽责任之苦对比。

2、举例论证:3段开头举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表现未尽责任最苦。

3、道理论证:3段中从生活中的现象到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自己,更加深入全面地论证未尽责任是最苦的。

第二部分4

4段:

引用论证:引用成语、俗语,突出尽责任是最快乐的。

对比论证:不尽责任的苦和尽责任的乐对比,突出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尽责任是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

5段:

引用论证,引用孟子和曾子的话,突出人们应勇于承担责任,不要逃避责任。

 

六、语言特色

庄重又轻灵,流畅又简洁。平实有略带书卷气的语言风格。

庄重是作者语言的一贯风格,本文谈论的是人生观的大问题,自然多了一份庄重与深思。

轻灵表现在多种句式(设问、反问、反复、排比、感叹句等)和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略带书卷气表现在古语、名句的引用上,平实表现在口语化的语句中。(请大家按下面要求举例)

1、写出一个设问句

2、写出一个反问句

3、写出一个排比句

4、写出一个反复句式

4、写出两个口语化的句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短文两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