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成长,哪些需要"童子功"?

(2014-07-10 11:37:06)
标签:

育儿

美国教育

美国育儿

美国教育环境

童子功

分类: 美国教育

妈妈们见面,交流的话题,始终离不开孩子教育的话题, 不管是华人还是美国当地人。谁家宝贝在什么领域中取得优异成绩,谁的宝贝除了文化课,又学了什么特长,怎样提升更为合理的教育方式等等,这种用心交流和信息沟通,似乎胜过一切宣传媒体。

 

“传说”中,美国当地的学生很悠闲,在“玩”中培养创意和自信,其实美国孩子和家长不是表面的休闲,他们很忙,忙着学习才艺、忙着锻炼身体、忙着提升技能,只是在过程中,用玩心学、用快乐心去感受,有句话怎么说呢?---创意来自于大量实践。

 

和一位老师兼友人谈起了,孩子们学什么特长班,她的宝贝女儿10岁,妈妈照顾得学习、心智和体育全面地快乐发展,女儿的性格因为父母正确的关爱,性格非常阳光,问起我儿子暑期学什么乐器?十来岁的孩子,练小提琴已经晚了,玩玩大提琴吧,也是美国中学里乐队的需要。好友随意地来一句,是的,小提琴需要“童子功”。这引起我的好奇,哪些技能需要“童子功”?

 

一、语言类

其实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使用过“童子功”——开口讲话,从呀呀学语时,父母不停地对宝贝们讲话,从模仿到正确发音,孩子们(包括我们自己)有意、无意地不知道练了多少遍,试想想,一个孩子不用“童子功”说话,等到十来岁再学讲话,是什么情况?所以在23岁时,可以增加一门语言,培养语感,尽管家庭中可能没有第二语言,可用广播、电视、音乐等有声媒体去熏陶。

有位教育专家指出,一般正常人在14岁时口音定型的时候,即14岁以后再学一门语言的时候,往往带着母语的口音,(虽然不是全部)。这就是14岁以后学习另外一种语言,总是搞不过母语的同学们。这种论点越来越引起家长的广泛关注。

 

二、音乐类

以前,我们不科学的认为,孩子把重要文化课搞定,学音乐、学乐器有点浪费时间。其实这种观念落伍的,援引相关资料: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证实,接受音乐训练儿童的智商明显高于其他同龄儿童;日本幼儿开发协会的母亲们证明,给宝宝听莫扎特小夜曲能使他们的孩子更加活泼聪明;美国国会议员及五百强企业的高级主管中,有近九成的人在少年时受过音乐教育。音乐的神奇力量确实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育,并对其一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法国文豪雨果,谈音乐与人类智慧的关系时说: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一是数学,一是语言,一是音符,数学使人学会思维,语言使人获得知识,音符使人富于想象。

而当代一系列的科学实验表明,从小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使他们受到艺术美的熏陶,还对其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音乐能够刺激大脑皮层的活动,并对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产生直接影响,调节大脑功能,促进大脑和感觉器官的发育,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强和恢复记忆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和提高

 

据美国国际音乐表演艺术学校负责人、著名小提琴制作师张克林先生说:“如果想在小提琴领域达到专业程度,一定在34岁开始练,到10来岁再练,似乎难以具备“童子功”的造诣。事实上,很多美国家庭在孩子34岁时,学习小提琴、学习弹钢琴,长大后,音乐是很easy 的事,对事务的创新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没有“童子功”的孩子们在“室内乐队”里,就很难去演奏小提琴主旋律,只能是“边缘配角”。

http://s6/mw690/002vHSAigy6KkIuDtnT65&690
 

三、运动类

看看参加国家体育赛事、国际体育赛事的专业选手们,和专业的舞蹈演员,无一不是“童子功”,尤其是技巧性很高的运动项目。例如:一般情况下,体操苗子选拔,从5岁开始,事实上美国的孩子们从23岁时,家长就到孩子们到运动中心、俱乐部开始持续基本的训练,其中很多都是美国当地的家庭。每到周末的开班时,家长们都在大厅观摩孩子开心地训练。据不完全统计,华人家庭更加倾向于让女孩学习舞蹈,增加体能、塑造体形,56岁是“开骨”的时候,基本功往往在这时候形成,大部分家庭都送女孩去专业的舞蹈学校学习专业舞蹈。

http://s3/mw690/002vHSAigy6KkINDpnk62&690
 

我在陪伴儿子游泳时,看到很多3岁、4岁的baby们,在父母的陪伴下,练习游泳,当他们长大,本地区涌现几个游泳奇才健将,也不足为奇了。类似武术班、跆拳道培训班,也有很多孩子们在练习“童子功”。尽管很多孩子拥有特长,但是未必走专业路线,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背着沉重负担去“出人头地”,家长们还是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但是会一样专业的技能总比不会要强。

http://s13/mw690/002vHSAigy6KkIC5lHSac&690

“童子功”是源自中国武术学习的用语,但是在美国,却看到“童子功”被广泛运用在学习技能、提升能力、增加特长、甚至德育、待人接物等各专业领域之中。反省自己怎么意识得如此晚,如果早几年,也让儿子练练除了语言之外的“小童子功”!

Helen 稿,媒体和个人博客转载,须经本人同意,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