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教育美国教育美国家庭教育德育母亲 |
分类: 美国教育 |
在前天,我在微博上偶然看到一则消息,国内一个十来岁男孩为了买玩具,大街上当众撕母亲的头发,掐住母亲的喉咙--------看得我头发根都“竖”了起来,心理隐隐作痛,逆子就是这样炼成的,网上原话:“中国式教育掐住母亲的喉咙,也掐住了社会的喉咙”------------该微薄评论“无语”“可悲”“逆子”等等,我不知道看见这篇博文的网友是什么感觉?看看原文截图吧?
http://s11/mw690/892344fagd8eff6db310a&690
在情感上,稍微安静之余,我们不妨帮助这位母亲梳理一下情绪:
首先:母亲对待孩子的任性,不能这么纵容,养育孩子,不只是给他(她)吃喝穿戴。管在先,教在后,管他错误的行为,教他(她)学会做人,而不是迁就,可悲的是,母亲不是严厉管教批评,竟然央求和屈服。从婴儿时,就得把规矩做好,越长大越后患无穷。养不教父之过,孩子成为今天的当众飞扬跋扈,父母有绝对的责任。
其次:这孩子十来岁,应该懂得最起来的尊敬长辈和尊重旁人,故事中根本不懂什么是尊重长辈,并且大逆不道,惟所欲为,为达到自己目的不惜一切手段,今天可以抓母亲头发,掐母亲喉咙,明天他可以成为社会的败类、父母身边的刺客和一名罪犯。在他心中,已经种下了“大逆不道”的种子。
用“悲哀”、“无语”“愤怒”,已经苍白无力。如果这类事件频繁发生,将是十分危险的未来。
看看美国这里主流家庭针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一、从小就教会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对别人的礼貌。
每天当父母做好早餐和晚餐,孩子们吃完,必须要和父母说“thank you Mom”感谢父母做的美餐,无论父母帮助孩子做了什么事,都必须要说感谢。久而久之感谢父母的付出成为一种习惯。
父母养育子女,本来就不容易,培养孩子的感恩之情,从点滴做起。
二、美国家庭给孩子们买玩具不是随意就买的。
尽管美国孩子的玩具多得玩不过来,通常都是过生日时,亲友赠送;圣诞节时,在感恩的前提下,得到来自长辈的礼物;取得优秀成绩时的奖励;还有就是特殊纪念日的礼物及孩子积蓄零花钱买玩具。家庭会教育孩子,自由是在感恩的前提下。
三、关于零花钱的买玩具。
美国家长通常不会随意地给零花钱,如果想要零花钱,必须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赚取,这种劳动,可以是帮助父母做家务,帮助父亲割草整理院子。一些美国的家庭已经把这样的“赚家人的钱”视为落后,有本事到外边去赚。
四、对于不遵守纪律的孩子,家长会严厉管教。
让孩子学会尊重父母和尊重他人,是一种德育。在美国打孩子违法一说,实际上我们有一种误区,无辜地虐待孩子肯定是违法,但是有的家庭也打孩子,但是再打之前明告诉他,为什么要打,因为你错了,要为此承担责任。打完之后,再拥抱,“谢谢你的理解,希望你做得更好”,我见过多个生活例子。
在儿子boyscout 俱乐部,有位白人男孩,特别淘气,去年一次的活动中,所有的小朋友在一起做活动时,他一直是调皮地手舞足蹈,上蹿下跳,他的母亲,当着众人的面,一脚踹了他的后背,必须坐好,“你的举动已经影响大家”。也许你无法想法这位白人辣妈的心情,但是她的确让这个孩子变得安静了,活动结束时,妈妈拥抱着儿子,并夸奖他,表现不错。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也无法想象这位白人母亲的“辣”。
五、回到上边的主题,在美国,如果一个孩子表示出对母亲的不尊敬,发生肢体冲突,家长完全可以请警察来教育孩子。这是违法行为,从几年的实际生活中,以及美国学校的目睹,还没有见过,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对父母如此的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