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中培养中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实践》课题论证报告
(2016-07-23 08:10:37)分类: 课题开题报告 |
《区域活动中培养中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实践》课题论证报告
盐城市大丰区大中镇中心幼儿园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研究目标:
1、幼儿能主动与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如“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好”等)
2、愿意接受同伴的邀请,并与同伴一起游戏并感受其中的快乐。
3、在分配角色时能商量,在发生冲突时能够尝试解决,对同伴的无意过错可以原谅。
4、自己喜欢的玩具不抢先、不独占,能够懂得谦让。
研究内容:
1、丰富区域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提供适宜的中班幼儿的区域活动材料和环境。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幼儿善于倾听并乐于表达。
3、挖掘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探索中班区域活动同伴交往的有效策略和指导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由课题组人员设计观察记录表,通过观察,了解幼儿与现有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
(2)比较法:通过比较前后测幼儿与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从理论角度分析幼儿如何更好地与之互动,为教育的实践奠定基础。
(3)行动研究法:以实践作为研究的起点,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采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研究,从而不断探索出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一系列教育方法的研究策略。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验教育过程的回顾、反思、总结,将教育措施、教育观察、教育效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6.3—2016.6)
1、收集相关资料,按计划研读书籍。
2、初步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确立研究重点。
3、观察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同伴交往的表现。
(二)实施阶段(2016.7—2016.11)
1、整理收集好的资料,分析制定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交往的指导方案。
2、进行理论学习,听专家的讲座指导,与相关书籍的研读反思。
3、与小组老师进行访谈,研讨。
4、在探索中不断反思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5、做好研究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和原始资料的积累。
6、开展各种区域活动,检验阶段性成果。
(三)总结阶段(2016.12)
1、整理研究过程中的论文,案例。
2、撰写课题研究结题论文。
五 预期研究成果形式:
1、读书心得,教育随笔和案例分析。
2、活动集锦
3、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