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栋楼下水道堵了后的事

标签:
杂谈 |
分类: 社会生活 |
我们住的是“房改房”, 一个单元六层楼,共住十二户居民。在“房改” 前,由各居民的工作单位分给职工的福利性质住房,职工按月付极少的房租,只有居住权,房产权属各单位。十二户居民中,有市化工局职工六户、化工部第十六化建公司职工四户、市总工会职工一户、市建委职工一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各单位职工高高兴兴地搬入居住。邻居们都相互认识,和睦相处,有一些小事,大家就聚在一起商量解决。楼房是1985年建成的,是圈梁预制楼板结构房,有三室二厅、四室二厅两式,会客厅饭厅较大,在当时是属居住条件较优的布置,居民们安居乐业,愉快地生活着。
在上世纪末,国家实施“房改” 政策,按房屋居住面积,丈量作价,按职工工作年限等条件给序优惠折扣,将房屋卖给职工居住,福利房变成商品房,职工们出钱买房,拿着房产证,成了房屋的主人。从无产者变成有产者,这一改革,在老百姓生话中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只说:房产改革后发生的万千事件中一个小问题,即是本文的标题,《我们这栋楼下水道堵了后的事》。
下水道堵了,污水漫上地面,行走发生困难,进进出出的居民都埋怨,就是无人管这事。如果在房改前就很容易办好,居住者只需告诉工作单位,单位就会派人把下水道疏通了事。现在情况不同了,工作单位改性,不管这住房的事,下水道堵了应由住房的主人们管。在房屋卖买中提成的一笔“公用房屋的维修费”,听说是房管局收的,现在不知道储在那里?也不知道怎么取出来使用?现在的房屋主人,是无能力管这类事,有很多实际问题:往房的主人在搬进来的时候,都是体力健壮,精力充沛的中年人,现在已变成体弱的老年人,有这里不舒服,有那事不愉快,生活能自理已不差了,是没有精力管这类下水道堵的事。再说:数十年来,户主变化很多,已有三位户主走了,有五位户主搬迁了,仍住在这栋楼的户主,多是八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最高令户主已八十八岁,很少下楼漫步,所以再也不能聚在一起出主意想办法了。
问题很多:在不足五米阔的楼前空地上,由于上水管、下水道、天然气管等检修等,因工作方法不同,施工马虎,造成地面坑坑诖洼,凹凸不平,有居民占地乱搭乱建,造了二间小屋,又有居民乱植树养草,使人行道狭窄不平,再有污水溢流,就不能走了。老年人只得在铁窗铁门(家家都有防盗门防盗窗)关闭呆在家里,嗅着阵阵臭气生闷气。
下水管道经常堵,去年下水管堵,今年下水道又堵了,这是与文明生活习惯有关,在下水管道里捞出来的污物中,有抹布、毛刷、钢丝球、还有尿不湿、月经带及性工具等,看到这些堵塞物,再有请人疏通费用的分摊向各户收取的麻烦事,主愿者也不愿再管这事了。
http://s5/mw690/8912bb44xd45572a8e994&690
http://s12/mw690/8912bb44xd455751abf1b&690
我这个已是八十多岁的老头在瞎吵心,我思忖着,随着时光消迟,这房改房发生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多,房改房在全国各地都有,已是一个社会问题,是否可依照新建住宅物业管理的办法,逐步向物业管理靠垅,居民们也要交管理费,由居委会和社区管起来。这也是城市改造城市建设应该做的事。对社会治安,美化城市,百姓文明生活……都有好处。请有关部门重视,我这个想法,未知妥否?成文后不知送到何处?就在新浪博客发表,请网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