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下滑的20亿级溪木源,还要继续上市吗?

标签:
清扬君消费者投资溪木源过敏 |
分类: 快消品舆情分析中心 |
护肤赛道寒冬未散,资本市场却已春意萌动。5月29日,林清轩同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6月26日,颖通控股在港交所敲响上市钟声。6月27日,深交所披露植物医生主板IPO申请,化妆品行业的资本动作接连不断,让清扬君不由想到了“美妆独角兽”溪木源。
这个曾被沙利文认证“复购率第一”而奠定行业地位的20亿级国货美妆品牌,在完成7轮融资、估值突破40亿后,面对业绩增长放缓与渠道管控挑战的双重压力,是否该继续冲击资本市场呢?
20亿级“美妆独角兽”
公开资料显示,溪木源(Simpcare)是诺德溯源(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功能性自然护肤品牌,创立于2019年8月。该品牌首年即实现销售额破亿,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爆发力。
2021年成为溪木源关键发展节点:8月全网月销售额突破1亿元,企业估值达40亿元;9月母公司入选“广州未来独角兽创新企业”;双11期间全渠道GMV创1.85亿元纪录,全年GMV突破8亿元。
2022年溪木源持续发力:3月签约女足门将赵丽娜为防晒代言人,7月邀请朴树担任品牌代言人。双11全渠道GMV达2.8亿元(同比增长150%),全年GMV飙升至15亿元。
2023年溪木源取得里程碑式进展:母公司诺德溯源成为美妆行业唯一入选“全球未来独角兽企业榜”瞪羚企业;5月官宣王源为首位面膜品类代言人;全年GMV超23亿元,企业估值突破70亿元。
2024年溪木源动作频频:5月升级王源为全品牌代言人;8月获沙利文认证“全肤质敏感肌护肤品全国销量第一”;全年GMV超20亿元。
虽然GMV增速放缓,但可能因为线下分销和线上复购,致使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在2024年真格年末LP大会上,溪木源创始人、董事长刘世超称,2024年分红加主动回购达到7000万元(分红5000万、老员工回购2000万),这个数字超过近90%A股上市公司23年全年的净利润。
渠道建设方面,截至2025年3月,通过分销模式快速扩张至超15000个销售网点,较2024年10月的10000家增长50%。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25年3月后,溪木源变得相对低调,相关媒体也大幅减少了溪木源在3.8、4.18、6.18等电商大促中的报道。
行业观察人士分析称,溪木源近期媒体曝光度降低,或与其业绩增长乏力、缺乏足够亮眼的营销素材有关。据相关测算,该品牌2024年实际营收约为12亿元,而2025年营收规模呈现明显萎缩态势。不过,这一市场推测尚未获得企业官方证实。
【注:营收(即实际销售额)与GMV存在本质差异。营收需剔除待支付、已取消及退货订单等无效交易数据。根据清扬君舆情分析中心行业调研显示,在美妆领域,若品牌营收能达到GMV的50%,即表明其经营效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7轮融资的上市压力
企查查显示,溪木源自创立以来共完成7轮融资:种子轮、天使轮、天使+轮、Pre-A、A轮、B轮及 C轮,累计融资金额达数亿元。真格基金连续出手4次,是最早的坚定支持者;弘毅投资与 Coatue 在品牌高速扩张期先后跟进3次,其中因后期估值抬升,单轮投入尤为可观。
2021年8月,溪木源完成3亿元C轮融资,估值攀升至40亿元。这一成绩在短短三年内达成,即便放眼整个创投领域也实属罕见。尤其是在前期发展中,溪木源以平均每四个月一轮的融资节奏(共计6轮),创下行业融资速度新纪录。这种高效的资本运作不仅为品牌在电商爆发期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更使其得以全面落地各项营销战略布局。
任何一个品牌的崛起,背后都站着一位灵魂人物,溪木源也不例外。
刘世超在大学毕业后,进入了广州宝洁公司,曾主导过产品开发和品牌运营。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离开宝洁公司之后,刘世超还涉足过服装行业,但最终负债千万时,还是选择了自己熟悉的美妆个护行业进行创业。
对于溪木源为何能获得资本市场的持续青睐,刘世超曾向央视记者打趣道:“我们最早的雏形,就是个价值6000万的PPT。”他笑着解释,“人类发展方向无非两极——要么向高科技要未来,要么向天然要答案。而溪木源要做的,就是让‘自然的力量超乎你想象’。”这份承载着品牌核心理念的PPT,不仅成为资本认可的起点,更奠定了“自然与科技融合”的差异化定位。
有知情人坦言,溪木源之所以能持续融资,既得益于刘世超本人的履历与操盘能力,也因为他曾担任某准上市企业高管,提前积累了深厚的资本人脉。
私募股权基金通常设有5-7年的投资退出期,在此期间可通过IPO、股权转让或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实现项目退出。部分基金基于项目特性可能将退出期延长至7-10年。需要强调的是,被投企业的持续成长性是实现投资回报最大化的关键前提——只有企业保持良性发展态势,投资方才能获取理想的资本增值收益。目前投资溪木源的最佳方式是通过上市实现,尤其是选择港股上市。与A股相比,港股的监管环境更为宽松。但溪木源尚未启动上市辅导,这可能给投资机构的退出带来一定压力。
高管频繁离职
企业的稳健发展,离不开优秀团队的持续赋能。而溪木源近期业绩承压,或与其核心管理层的频繁变动存在关联。
有知情人士向清扬君透露,自2024年11月起,溪木源的供应链、质量、法务、采购及产品线等多位核心高管相继离职。不过,该说法尚未获得溪木源官方回应。
一般而言,理念分歧、信任裂痕或业绩压力往往是高管出走的主因:有人难以适应扩张后的高强度管理,也有人因战略方向不合而主动退出。若高层持续动荡,其负面效应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反复显现。
多款产品遭过敏投诉
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溪木源,有124个投诉信息。除价格保护、售后推诿外,“使用后过敏”成高频关键词。
2025年8月4日,有消费者称拼多多购入的溪木源层孔菌水“用后过敏”,商家拒绝退款。
2025年7月21日,有消费者表示抖音购买的溪木源精华水致“脸部烂脸”,停药十余天未愈,因无法化妆误工数日,只能整天带口罩,但商家仅退货退款补偿55元优惠券。
2025年6月15日,有消费者称,买套水乳因过敏被退回,商家却拒退款。脸被整得满是红疹,索赔医药费,对方直接拉黑。退回的未拆封水乳和洗面奶后,商家又以“中样开封三分之一”为由驳回退款。退货前明明承诺中样无需退回,如今却拿它当挡箭牌,真是搞笑。
2025年6月8日,有消费者投诉称,在溪木源官方旗舰店购买的水乳套装使用后出现过敏反应,申请退货时被要求自行承担14元运费。目前商家已收到退货商品,但不仅拒绝退还全款,连垫付的运费也未予返还。
2025年6月7日,有消费者称,使用溪木源产品后,出现明显不适:脸出现大面积泛红、起疹子。
2025年6月37日,有消费者称,使用溪木源洗面奶后,面部过敏、找售后,敷衍不与理睬。
......
溪木源在官网宣传:溪木源一直以“自然的力量超乎你想象”为品牌理念,汲取森林、高山、水流的自然之力,将山茶花、药用层孔菌、愈创木、极光黑云杉、氧白因、芋螺环肽等自然功效成分以科技之力融入产品之中,产品覆盖干敏肌、油敏肌、痘敏肌、敏肌美白等全肤质敏感肌各细分板块。目前,溪木源已发展为全肤质敏感肌专业护理市场第一品牌。
在溪木源很多产品的电商页面,也有在宣传“全肤质敏感肌护肤品全国销量第一”,溪木源愈创木精华液等产品还宣传类似“无酒精、无色素、无激素、无传统防腐剂、致痘成分、孕妇禁用成分”等内容。
知情人士指出,溪木源以“敏感肌专研”自居,反复强调“无酒精、无色素、无激素”等卖点,暗示其优于未做同样声明的竞品。然而现行法规并未禁止使用上述成分,且溪木源多款产品中仍含微量酒精,只是浓度较低而已。但该行为,已经涉嫌不正当竞争。更关键的是,其所谓天然功效成分仍需借助合成技术才能稳定起效,最终配方与市面同类产品差异有限,这可能也是溪木源遭过敏投诉居高不下的核心原因。
但截至发稿前,针对上述问题(包括前述多个问题),都未收到溪木源方面任何回复。
清扬君点评:
从品牌发展历程来看,溪木源至今仍可称得上是成功的国货美妆品牌。然而,当前其面临着业绩增长乏力、管理层动荡以及持续的产品过敏投诉等多重挑战。在此背景下,若此时选择启动上市计划,恐难以获得理想的估值水平,建议暂缓推进资本化进程以待经营状况改善。
图源:企查查、黑猫投诉平台、天猫